愛伊米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史學界對大清王朝一直存有這樣一種公論格調,說:“大清無昏君,大清無奸臣”。歷史的事實真是這樣嗎?如果是的話,那晚清和洋人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又是何等來頭?所以,由此看來,這是一件十分矛盾的事。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晚清風雲:不堪回首的大國往事

在晚清統治期間,所發生的種種荒謬現象,確實是中國歷史上一種特殊的存在,尤其是“國無昏君,朝無奸臣”並不能特別等同於國富民強,國泰民安,而且在那個時期還是相當的不安,在各路西方列強的手撕下,幾乎都快要將華夏民族拖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了!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晚清時局圖:被列強瓜分的七零八碎

那個時期,晚清王朝的皇帝們個個都是昏頭昏腦的君主嗎?晚清王朝的朝臣們之中是否已經在孕育著一幫奸黨在暗暗窺視帝位呢?如果不是的話,大清王朝緣何那麼輕易就走下歷史舞臺?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大清國無昏君:皇帝個個果敢向西方列強“宣戰”!

祖上,善於騎射,能征善戰的大清王朝,自從打進山海關統一中原後,在乾隆皇帝鼎盛時期,其疆域之廣空前,史贊:

“漢、唐以來未之有也”

它東到東海,東北到庫頁島,北到貝加爾湖,西到蔥嶺,西南到喜馬拉雅山脈和越南北部的廣大區域,面積達1316萬平方公里。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清朝鼎盛時期疆域全域性圖

清朝末期,在西方各路列強的瓜分下,直至1908年的清光緒34年,這一疆域縮水至1135萬平方公里。

匪夷所思的是,大清國土縮水這麼快這麼嚴重,難道是晚清的皇帝們個個忘了祖宗遺訓,或者貪玩,或者不成氣候一代更比一代昏庸所致呢?

實際上,翻開歷史,客觀一點地說,在晚清時期,無論從道光到光緒,還是再到最後的女性掌權派的慈禧太后,在治國理政的作風上,他們都不曾昏庸怠政,而且也還都曾作出過一項看起來十分勇敢的事,那就是——拒和主戰,向外部洋人宣戰!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晚清皇帝,個個果敢向西方列強“宣戰”!

1、道光皇帝

(1)道光皇帝在位期間,勤儉節約,勵精圖治,而且常常穿著打了補丁的褲子。他整頓吏治、大力反腐、改革經濟。如,罷免一些年老多病而又貪戀權威的官員,改革漕糧,允許民眾開礦,大力清理陋規陋習,指出:

“各省的陋規,如舟車行戶、火耗平餘、雜稅存剩、鹽當規禮,其名不一。有此地有而彼地無者,有彼處可以裁革而此處斷不能裁者。雖然明令禁止,照樣巧取豪奪,上司藉此恐嚇屬員,小民為此控告官吏。”

(2)平定回部、穩定邊疆、維護統一,平定了張格爾叛亂。

(3)1837年,道光皇帝任命林則徐為湖廣總督,開始在兩湖禁菸,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歷程就此開啟。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勤政節儉的道光皇帝

1838年11月,道光皇帝在北京8天8次召見了林則徐,並給予他“紫禁城騎馬”的優待,又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節制廣東水師,赴廣州查禁鴉片。虎門銷煙的烈火由此燃起,此事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索,也開啟了中國近代史上反對外國侵略者的英勇鬥爭。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林則徐虎門銷煙

(4)1841年1月27日,道光皇帝勇敢向英國宣戰!

2、咸豐皇帝:

(1)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勤奮不輟,除弊求治,並以:

“防土木之漸,防宴安之漸,防壅蔽之漸。”

這樣的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以勵防微杜漸,居安思危。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力求除弊求治的咸豐皇帝

(2)對內,面對清末掀起的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運動,從穩定內局考慮,咸豐皇帝果斷重用漢族官僚曾國藩等人進行平亂。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清末爆發的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運動”

(3)對外,面對西方列強得寸進尺的貪婪,咸豐皇帝啟用林則徐等主戰派人物。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不滿此前侵略的既得利益,又提出了開放通商口岸,鴉片走私合法,外國公使進駐北京等無理要求……這些均遭到咸豐皇帝拒絕,也由此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4)1860年9月12日,咸豐皇帝勇敢向英法宣戰!

3、光緒皇帝

(1)在位期間,厲行改革措施,“戊戌變法”圖強,他召見康有為,頒佈“定國是詔”,開啟“百日維新”。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厲行改革:變法圖強的光緒皇帝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光緒皇帝召見康有為開啟“百日維新”

(2)1894年8月1日,光緒皇帝勇敢向日本宣戰!

4、慈禧太后

(1)晚清的實際統治者,儘管她是作為一代女性掌控晚清最後政局,但在她的一生,慈禧曾領導過兩次變法新政,“洋務運動”以及“清末新政”。也算是一位以付出實際行動來企圖挽救國運危亡的晚清實權領導者。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慈禧太后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洋務運動時期:慈禧派出的120個赴美留學兒童

(2)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代表清廷頒佈《宣戰詔書》,勇敢向英、俄、德、法、美、奧、意、日、荷、比、西11國同時宣戰!

綜合來講:

晚清時期的這幾位皇帝,以及實權派的慈禧太后,他們都曾勵精圖治,變法維新,甚至毫不畏懼地向洋人宣戰!因此,在他們的身上,可以說幾乎找不到“惰政”的影子,甚至還可以捕捉到面對強敵立志抵禦外侮果敢的一面——拒和宣戰!於是,在史學界流傳著的“大清無昏君”這一公論格調,客觀來講,也是有它合理性的一面。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大清國無奸臣:沒了吳三桂和洪承疇,倒來一批“末世忠僕”

在清朝之前,大家都知道,明朝滅亡的最終導火索 ,是幾個肱骨重臣對王朝的背叛,終於徹底斷掉大明王朝還可以繼續苟延殘喘的最後一絲希望,而清朝的滅亡卻與明朝不同,不但沒有出類似背被判主子而投降洋人的大奸之人,反倒來了一批“末世忠僕”。

大明第一背主人物:吳三桂的國恨家仇

吳三桂,《圓圓曲》中如是記錄他背主降清事件: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

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相見初經田竇家,侯門歌舞出如花。

公元1644年,在率關寧鐵騎回京師的路上,吳三桂突然聽聞大明皇帝崇禎自縊,又聽聞愛妾陳圓圓為李自成手下將領劉宗敏所奪,一念之間,在“國仇”與“家恨”的權衡之間,衝冠一怒的吳三桂的抉擇是:投靠多爾袞,直接開啟城門將清軍大大方方地迎接了進來。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吳三桂:這種兩難境地叫人怎麼收場?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吳三桂引清軍入關

大明第二背主人物:洪承疇的惜身如惜衣

另一個洪承疇,在松錦之戰後徹底背叛了王朝投降清軍。

松錦戰役後,洪承疇為清軍俘獲,他起先絕食數日,拒不降清。皇太極派去所有能言善勸的人都被洪承疇罵了回來。可是,皇太極依然不打算放棄,最後,他特命最為寵信的吏部尚書范文程前去勸降。這次,儘管洪承疇面對來者,和之前一樣的咆哮,表面看似意志堅定,但有一個舉止,卻為范文程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正當談話之間,樑上突然落下來一塊灰塵,不偏不倚剛好掉在了洪承疇的衣服上。這時候,洪承疇一面說著說話,卻一面用手將其“屢拂拭之”。於是,范文程不動聲色地回去稟告大清太宗皇帝皇太極道:

“承疇不死矣。承疇對敝袍猶愛惜若此,況其身耶?”

皇太極了知其意,隔日,由皇太極親自出馬,親臨太廟,當時洪承疇依然立而不跪。直到皇太極看到洪承疇衣服單薄,將自己身上的貂裘脫下來給洪承疇披在身上時,這時候,洪承疇才願意投降。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皇太極勸降洪承疇

提及大明王朝的隕落,如若不是出了像吳三桂或者洪承疇這些看著王朝沒了希望,然後就立刻站隊敵營的話,估計大清入關實屬易事,大明王朝自崇禎此後的命運,要麼明朝再立新帝些許還能苟延殘喘一陣子,或者又是另一個新的中原王朝的崛起和替換,這些,一切都極有可能發生……

大清覆亡:一幫“忠實”臣子紫禁城內上演“死而後已”

仔細研讀歷史,你會發現,在大清官員中,並沒有找到類似於明朝滅亡時像吳三桂、洪承疇那樣的“王朝叛逆”之臣大的事件發生,而且相反,在大清大廈傾覆的瞬間,居然還出現了這麼一種與大明王朝滅亡時的對比極其反差的情景:

城外的學生和人群在高喊著“民國萬歲”,而城內的大清一批“忠實”官員們也在紫禁城內跪拜高喊著“大清萬歲”,喊完,一批官員紛紛跳河殉國。

這似乎,真讓人感覺大清的末世忠僕們也還真有點為王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蒼涼感。也許有人覺得他們愚頑不化,不通時務,但至少也算為大清帝國忠心不二了。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紫禁城:大清覆滅,紅牆內外的極烈反差

於此,也可以肯定,“大清無奸臣”這句話其實也是相對有一定的客觀依據的。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晚清的皇帝們:“敢戰”≠“敢贏”

大清晚期,既然“朝無昏君,朝無奸臣”,那晚清的皇帝們和慈禧,他們果敢的對敵宣戰的最終結果又怎樣了呢?

1、1841年1月27日,道光皇帝對英國宣戰,最後換來的結果是: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於1842年,清朝政府與英國政府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其主要內容,割讓香港島、開放5個通商口岸、賠款2100萬兩白銀。開啟中國割地賠款的歷史先河。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1842年,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

2、1860年9月12日,咸豐皇帝對英法宣戰,最後換來的結果是:

在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委任欽差大臣奕訢,作為談判及簽約代表,在北京禮部衙門(即今天安門廣場東南角),分別與英國、法國、俄國簽訂了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包括《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中俄北京條約》)。另外,英法聯軍還將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洗劫一空,並燒燬。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現存英國國家檔案館的《北京條約》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八國聯軍焚燬的皇家園林——圓明園

3、1894年8月1日,光緒皇帝向日本宣戰,甲午戰爭爆發,最終的結果卻是:

換來了又一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1895年4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馬關(今山口縣下關市),清朝政府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大致內容規定:

(1)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後因其他原因未能得逞)、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2)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

(3)中國還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並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

這又是一系列的割地賠款,清政府也因此負債累累,國力日漸衰微,從此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中日《馬關條約》

4、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向英、俄、德、法、美、奧、意、日、荷、比、西11國同時宣戰,而且宣戰的前奏也曾為表決心而殺掉了反對宣戰的五位大臣,結果換來的是:

八國聯軍的兇惡反撲,最後再多了一個新的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

1901年9月7日,在義和團運動失敗,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後,清朝政府委派代表奕劻、李鴻章,與英、美、俄、法、德、意、日、奧、比、西、荷11國在北京簽訂了《辛丑條約》。

特別是,其中的內容,除了賠款4。5億兩白銀(計息合計實際超過9。8億兩)外:其一,劃定了“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而不允許中國人在界內居住。其二、還拆毀了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線所設防炮臺,允許列強各國駐紮在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其三,清政府禁止人民參加反帝運動;其四,懲辦”首禍諸臣“。其五,改總理各國事務的衙門為外務部,而且列於六部之前。除此之外,還有一條,就是清政府還要對德國、日本道歉等等。

可以說,慈禧太后掌權期間,清政府與11國列強簽訂的《辛丑條約》,徹底將清朝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使得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此,中華民族開啟了任人宰割和魚肉的歷史至暗時刻。

當然,隨著這一條約的簽訂,大清末期實權的操控者慈禧太后,也徹底由之前有著豪言壯語:

“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

而一夜之間變成為完全向洋人臣服的: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儼然,慈禧太后,從一個高高在上的女強人實權派,一夜之間跌落至一個完全向洋人卑躬屈膝的獻媚者。

也正因此,此後,慈禧因此而招致的罵名世代流傳,甚至也會有不少人覺得,似乎大清的滅亡,實質就是由慈禧一人造成,而她慈禧太后,幾乎在歷史上被認定為大清王朝滅亡直接的罪魁禍首,以及造成中華民族遭遇列強“手撕瓜分”的助推者。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晚清帝君愈奮愈挫:“宿命”與“內傷”共釀的辛酸!

既是“大清無昏君,大清無奸臣”,這樣的歷史公論格調沒有問題,那大清的朝堂緣何會滅?為何屢戰屢敗,以至於不但葬送了大清王朝,甚至差點斷送了華夏民族的根基,這主要原因又在哪裡呢?

第一點,晚清官僚之間彼此勾心鬥角,各為其利,終飽私囊,文官貪腐,武官怯戰。

晚清時代,儘管“大清無奸臣”,然而,大清官僚體系卻“貪腐嚴重”,互相傾軋自私貪婪之間,直接掏空了大清的底氣。

比如我們常常看影視劇,都知道和珅的貪腐之鉅富可敵國。如果,大清王朝只是出了和珅這麼一個大貪官的話,那興許還好點,畢竟一隻官家耗子不可能會糟蹋完整個“大糧倉”,然而,除了和珅,這種風氣存在並不少,和珅無非只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比如,當時總理海軍的醇親王,為了自己兒子光緒皇帝能討得慈禧歡心,不惜挪用海軍軍費來孝敬慈禧。再如,李鴻章,還有主戰派的帝師、戶部尚書翁同龢等,他們儘管當時都反對甚至嘲諷慈禧修建頤和園,但為了自保,李鴻章挪用軍費討好慈禧,翁同龢又為了削弱漢族的封疆大吏(翁同龢等人與李鴻章之間),又將海軍的購置費用給停支等。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翁同龢與李鴻章二人之間的叫板

這些都直接導致了清末朝廷官員之間的內部失和,人人各為各自的小算盤打得歡,直接導致了清廷內部力量上的不統一,尤其是對軍費的各種挪用與停支,更加間接使得朝廷軍隊對外作戰力量的進一步弱化。

第二點,“不知己”又“不知彼”,也不懂得調動民心力量還百戰。

清朝晚期的皇帝們,他們個個果敢對外部勢力宣戰的勇武表現,表面看似英武一時,實則,他們幾乎都是在沒有充分的準備下就輕易發動了戰爭,而且既然發動了戰爭,但作戰必勝的決心卻又不夠堅定,尤其官員之間的傾軋,內部的團結力度壓根就不夠,同時,也沒有充分將民心的力量調動起來一致對外。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晚清人心動盪,請願不斷。

正是在這麼一種內部環境下,那麼,縱然每次都確實無畏地開戰了,但戰果,最終導致每宣一次戰就多背一個不平等條約,直到割地賠款式的節奏持續將整個國力徹底“賣光”,從中國的主子徹底變為可供列強利用的奴才。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康有為打算向皇帝進諫萬言請願書

第三點,歷史宿命使然,落後腐朽的封建主義制度已經走到了歷史的盡頭。

在新生的資本主義面前,沒落腐朽的封建官僚體系已經走到了歷史的盡頭,縱然晚清的皇帝們和掌權者也相應作出了一些“維新”圖強的舉措和改變,但終歸與國際社會脫節的太過嚴重,實在是積重難返。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腐朽沒落,不思進取,就要”捱打“!

第四點:大清王朝一貫奉行的“閉關鎖國”徹底將自身發展鎖死。

清朝長期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導致其與國際化的軍事水平嚴重脫節,在作戰時武器的大大落後,也是其挫敗很大一個致命因素。

大清王朝與其它王朝最為不同的一個特色,就是“閉關鎖國”政策的實施。而這一政策,則是在從清順治帝與康熙帝統治時期,就開始逐步實施的。這兩位皇帝實行了“海禁政策”。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清朝海禁:禁掉了華夏文明與世界的接軌

到了乾隆皇帝手裡,海禁政策更加嚴苛,1757年,乾隆皇帝下令制定了“一口通商”政策,除廣州一地外,停止廈門、寧波等港口的對西洋貿易。從這時候開始,正是大清早先奉行的“閉關鎖國”政策走向全面的開始。

再到了清朝末期,大清王朝完全與世界發展步伐脫節……最後直到慈禧太后這個一介女流,為此背上了歷史沉重的“黑口大鍋”為止!

客觀來講,從大清立國開始,大清王朝一直奉行的“海禁政策”,徹底禁錮了華夏文明與世界文明的接軌,使自己一步步地,最後完全成為固步自封的“井底之蛙”。直到有一天,當西方列強來敲門,他們才猛然被驚醒!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晚清王朝遭遇西方列強殘酷“手撕”

於是,縱然晚清的皇帝們,他們看上去個個節儉勤政,做派英武果斷,甚至有幾位已經在嘗試改革維新,窺望世界,特別是慈禧太后,她更加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將國內天資聰穎的一批兒童送出國門去留學,學政治、學知識、學技術,學先進……以此挽救大清危局。

這些政策無可厚非,然而,實際的情況是,縱然大清末期皇帝們和實權操控的政客,他們的思想比之前確實有所長進,但後來的一系列“維新”和“洋務”的開放性舉措,在積弊良久,病痛已深入大國骨髓的情況下,又豈是一點小打小鬧“刮骨療毒”就可以徹底治癒和挽救整個國運的!

總的來講:

在“大清無昏君,大清無奸臣”的大清王朝,它滅亡的主要原因可歸納為如上四點,其中第一點和第二點,是從大清的內部問題來說,而第三點,則是從歷史的客觀因素來談,第四點,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屬於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的結合。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晚清危局:談判桌上給後人留下一堆爛攤子

於是,在西方列強剛剛發動對中國侵略之時,縱然都是在第一回交鋒晚清王朝的皇帝們都實行了果敢的決戰反擊,然而,清朝的綜合國力,軍事力量,實在是遠遠被世界拋在了身後,因此,晚清王朝想要徹底擺脫此種“列強入侵-開戰-簽訂不平等條約”歷史弧線的魔性邏輯,一切變得是十分的不易和不大可能。

結語:

從道光到光緒,到慈禧,個個果敢向列強宣戰,奈何晚清危局無人破?

民族危亡,豈止是“叫停”可以了事!

整體來說,縱然“大清無昏君,大清無奸臣”這一論斷似乎也有它的合理之處,而歷史的車輪從來都是滾滾向前,在社會歷史的發展中,如果從一開始方向錯了,步伐跟不上,而內部還不團結,還在各自為戰,並一路糾結著自己的小九九,那麼,就這麼走著,走著,鬧著,鬧著,然後,就掉隊了,落伍了,迷失了方向……自然就免不了最後的被動與捱打,打不過,當然就會輸的很慘了。這正是大清亡國的根本因由。由此,面對一個積弱已久的王朝,就算有很英明的一代君王突然現世,也終究很難挽救晚清於危亡,拯救萬民於水火,更何況走到最後還是一屆女流的慈禧太后給撐著!

時也,運也,悲哀也!歷史的血淚教訓,千秋不可忘懷!

參考文獻:《清實錄》、《清史稿》、《清文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