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假如穿越到明清,怎樣做才能成為縣令?

在很多網路小說裡,主人公(或男或女)穿越後往往成為割據一方的諸侯、權傾朝野的大臣、統一天下的皇帝,亦或者是名門望族、皇朝王室的貴胄,彷彿穿越過後智慧與才情、權利與金錢是與生俱來的,不需要經過努力就可以得到。實際上,在網路小說創作中,仍然需要尊重歷史,不能夠毫無根據的憑空臆想。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縣令的形象往往出現在小說、戲劇或者電視演繹當中。他們的一些特徵被肆意地誇張,不能說毫無根據,但絕不等同於歷史的真相。

那麼,假如以一個平民身份穿越到明代,如何才能成為知縣或者縣令?

假如穿越到明清,怎樣做才能成為縣令?

首先,你要透過考試,成為進士。

想要成為縣令,你必須透過院、鄉、會、殿四試。但想在古代科舉遊戲中出人頭地,首先就得要先有錢氪金,然後才是會讀書。如果出生在貧困之家,明天的飯都是一個大問題,還想脫產讀書,這個不可能的。其次,你要真的會讀書,如果不會讀書,最多過了院試這關,就卡死在鄉試這關了,大家不覺得難,可以去考個北大試試看,北大比舉人好考多了。

當然,晉升為進士有兩條路:

一是中央國子監,學生叫做監生,總共分為六堂,分別是率性、修道、誠心、正義、崇志、廣業;監生可以直接參加鄉試、會試等科舉考試,其考錄程式與標準等同於地方府州縣學生員。

二是地方的府州縣學,經過童生考試選拔各級學校生員,通過了童子考試而被錄取的人就獲得了學校生員的資格,按照入學後考試的成績又分為:廩膳生員,後來因為士子的數量越來越多,名額不夠,又增加了增廣生員,再不夠繼續增加了附學生員,根據每次考試成績隨時變動。

假如穿越到明清,怎樣做才能成為縣令?

明清的地方行政系統實行“省——府——縣”三級規劃,正式的地方行政機構只設到縣一級,縣衙是中央王朝的基層單元。在明代官員分為九品十八級,縣令是正九品,是官員等級中最低的一級,因此在一些小說和戲曲裡,縣令也被成為“七品芝麻官”。

能夠當上縣令,並非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明清兩代,只有擁有進士資格才能做縣令。雖然明清時代進士已經“擴招”,三年一度的三甲發榜,總計也只有二三百人左右。

假如穿越到明清,怎樣做才能成為縣令?

成為了進士之後,你還要透過考核。

第一甲三人是可以直接被皇帝點進翰林院,以後可以比較快速地進入三省六部。其他人都必須經過再考,獲得翰林院“庶吉士”的資格,才能進入明清官員的“預備隊”。庶吉士經過三年後,考試合格的人,一部分會被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職位,進入研究室等地方工作。另一部分人會被分配到三省六部,擔任御史、給事中等職位。第三批進士才能被授予知府、知縣等職務。

經過考試選拔後的縣令,在文化修養、眼界和藝術能力等方面都要比一般人要高。那時讀書只有做官能夠光宗耀祖,出人頭地,這是一種動力。另一個動力是中國古代的讀書人受傳統儒家教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不了官,“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就不能實現。

假如穿越到明清,怎樣做才能成為縣令?

此外,你要在朝廷進行的考核中透過。

在明清時期,縣令的“教科書”是“官箴書”。雍正時期,他曾責令大臣編寫《州縣事宜》,要求縣令等官員晨夕誦讀;這說明了,封建王朝的皇帝也知道縣令這個職位的重要性。

“官箴書”主要講述知府、縣令等各級官員的為官之道,其文章主要由曾經擔任過知府、縣令的老人等撰寫,包括怎樣處理老百姓的事務、怎樣應對王朝官吏的考核、怎樣徵收賦稅、怎樣興修水利等內容。身為縣令應當對這些瞭如指掌。透過這套叢書,可以看出,從皇帝到基層縣令,都不會不重視知縣這類地方官員的價值,強調他們職能的重要性。

在《州縣事宜》頒佈後,雍正曾敕令頒佈給全國州縣縣令、知府人手一本,要求反覆誦讀,治理不好,要反思為什麼。縣令一職並不是容易擔當的,一旦做不好,就會被皇帝派出的官員免職。

當然,縣令也有一些“秘籍”,例如山東縣令黃六鴻的《福惠全書》。黃六鴻在康熙三十二年,退休後編寫了一本書,取名為《福惠全書》,主題是宣傳只有造福於地方、讓百姓得到實惠,才能算得上稱職的縣令。黃六鴻在《福惠全書》中批評了那些看輕縣令的言論,一個地方的縣令能夠做好,每一個地方都能夠做好。

假如穿越到明清,怎樣做才能成為縣令?

同樣被視為秘籍的還有明代官員呂坤的《新吾呂先生實政錄》。明代萬曆年間的呂坤曾在地方和三省任職,他的書中儲存了大量的他在地方任職縣令期間的給百姓的講話文稿。這本書成為以後縣令的必讀之書。

可見,即便穿越到古代,能夠成為縣令,也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