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劉賀的野心:不甘心當侯,曾試圖埋葬帝王之制

這兩年考古界最熱的新聞恐怕就是海昏侯墓的發掘,自2015年以來,熱度不減,持續走高,《探索發現》的《海昏侯大墓考古發掘現場》更是更新到了第十集,如今都變成了年更了,更是被網友戲稱“年羹堯”,著實讓人追的難受。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我們就來說一說在海昏侯墓中體現的劉賀死後什麼樣的野心。

劉賀的野心:不甘心當侯,曾試圖埋葬帝王之制

首先我們先從他的墓葬的平面結構來說,如果我們仔細去看海昏侯墓的平面圖,我們會發現,其在槨室內圍繞棺室的一週保留了一圈過道,據專家推測,當時這一圈過道可能是為黃腸題湊而預留以來的空間。劉賀當時寄希望於西漢朝廷為他頒賜黃腸題湊,然而遺憾的是,中央朝廷並沒有為這個廢帝破例頒賜“黃腸題湊”,所以便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者一圈過道。

劉賀的野心:不甘心當侯,曾試圖埋葬帝王之制

“黃腸題湊”在漢代時帝王之制,任何人不得僭越,除非得到中央政府的特殊允許,才能使用。那麼何為“黃腸題湊”,古文獻史料對於黃腸題湊的記載最初見於《漢書霍光傳》:“

光薨,上及皇太后親臨光喪……賜給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樅木外臧槨十五具

”。三國時魏人在對《漢書·霍光傳》黃腸題湊的注詞中說到:“

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黃腸;木頭皆內向,故曰題湊

”,即“黃腸”是指墓葬的材料和顏色(柏木黃心),“題湊”是指墓葬的形式和結構(木頭皆內向)。

劉賀的野心:不甘心當侯,曾試圖埋葬帝王之制

“題湊”墓起源於秦國,我們都知道秦國的王級墓葬的規模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各諸侯王墓中是最大的,例如在陝西鳳翔縣發掘的秦公一號大墓中就出土了“題湊”的葬具,據推測這是春秋時期秦國國君秦景公,這座墓葬的面積達到了5000多平方米,是目前發掘的前秦時期最大的墓葬。“題湊”的最初作用是充當木槨室的承重牆,因為墓葬的規模過大,一般的槨板根本承受不住槨室上方的填土的重量,所以要增加一組“題湊”來進行稱重。

劉賀的野心:不甘心當侯,曾試圖埋葬帝王之制

漢承秦制,題湊墓也成為漢代帝王的專屬葬具。我國最早發現的黃腸題湊墓是1974年在北京發掘的大葆臺漢墓,這是漢代之後世人首次發現“黃腸題湊”的例項,之前只是在史書中見到過這種葬具,卻始終不知道其為何物,大葆臺漢墓的發掘讓人們開始認識到這種特殊的葬具。

劉賀的野心:不甘心當侯,曾試圖埋葬帝王之制

至此我們可以看出海昏侯劉賀還是希望自己死後可以僭越侯爵,用黃腸題湊之制,以帝王的身份埋入地下,然而事與願違,他並沒有霍光那樣的權勢和地位,中央政府更不會破例為一個廢帝頒賜如此隆重的葬禮。公元前59年,劉賀薨逝,葬於南昌墎墩山。對於劉賀的逝去,《漢書》中僅僅以“後薨”二字輕輕帶過。這個前朝廢帝,就這樣暗淡如同秋天飄零的一片枯葉,墎墩山成為了他最後的歸宿。

劉賀的野心:不甘心當侯,曾試圖埋葬帝王之制

海昏侯最後的“野心”,也隨著他的逝去,永遠的埋進黃土,陪伴著贛江水靜靜流淌了兩千餘年,如若不是這次的考古發掘,恐怕世人永遠也無法窺探他的內心深處的“野心”,只能在鄱陽湖畔做著他的未盡的帝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