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忽必烈為何不能阻止蒙古帝國的分裂,背後原因顯而易見

文/四季文史

如題,忽必烈一世梟雄,卻未能阻止蒙古分裂,很顯然,不是他不阻止,某種程度上說,反而是他加速了蒙古帝國的分裂。

忽必烈為何不能阻止蒙古帝國的分裂,背後原因顯而易見

忽必烈

一、忽必烈的野心

公元1259年,蒙古帝國正式分裂為元帝國(蒙古本土)和其它四大汗國(金帳汗國,伊爾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

在分裂前,蒙古國大汗蒙哥讓忽必烈分管漠南,因為他看到忽必烈的雄才大略,為的是讓弟弟進一步南攻南宋做準備。

忽必烈為何不能阻止蒙古帝國的分裂,背後原因顯而易見

劇照:蒙哥

忽必烈為了完成這個目標,就在琢磨如何以最快的速速攻下南宋。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他先後找來姚樞、劉秉忠、廉希憲等人商議,這些人是在金國的漢人,他們熟悉漢人的心理及風俗習慣,佔地先攻心,必須“漢化”才是最快的佔領。忽必烈覺得他們說的有道理,就在漢化措施上花了一番功夫,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都採取了一些措施,不得不說忽必烈很有遠見卓識。

二、忽必烈與大汗之間的利益衝突

然而,忽必烈此舉在蒙古國本部卻引起不小波瀾。他們對於忽必烈這種一個國家多套制度的政治舉措尤為懷疑和不滿,也不支援忽必烈這麼做,甚至一度懷疑他要降宋,因此這些大臣紛紛在蒙哥面前讒言誣告。

蒙哥作為一國之君,在聽到有人反映忽必烈的做法以後,覺得此事非同小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查,必須好好查查忽必烈。不查不要緊,一查忽必烈更說不清了。最後,蒙哥革了忽必烈的職,把他閒置起來。自此以後,忽必烈與中央也算針尖對麥芒,與帳下一些王公大臣怒眼橫對。

忽必烈為何不能阻止蒙古帝國的分裂,背後原因顯而易見

劇照:忽必烈

三、忽必烈“促成”蒙古分裂

在南下進攻南宋的幾次戰役中,蒙哥接連失利,這種情形下,蒙哥不得不重新起用弟弟忽必烈,畢竟忽必烈跟漢人打交道時間比較久,熟悉漢人的打法。

對戰沙場之中,蒙哥突然去世。此時蒙古上下一團亂麻。中央政權一直在為重新立汗而大傷腦筋。按理說,讓弟弟忽必烈當大汗比較合適,要功有功,要手段有手段,要勢力他也是獨大一支,但大家一致不同意。原因是忽必烈不受大家待見,再者,按照蒙古的傳統,“幼子守灶”來說,應該讓蒙哥最小的弟弟阿里不哥來主政,而且他也一直恪守蒙古傳統,不像忽必烈搞漢化政策。最終,在大家的一致擁戴下,阿里不哥當上大汗。忽必烈與大汗之位失之交臂。

忽必烈為何不能阻止蒙古帝國的分裂,背後原因顯而易見

劇照:阿里不哥

對此,忽必烈怒由心生。抽調攻打南宋的軍隊轉而掉頭,攻打自己的小弟,攻打蒙古中央政權。就這樣忽必烈在分裂蒙古的道路上,不由自主地越走越遠。忽必烈輕而易舉地佔領蒙古本部(建元),但始終得不到其他四大汗國的擁護。自此,蒙古國正式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