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明朝忠臣黃道周就義後,人們在他衣服裡發現7個大字

明朝是中國歷史長河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作為常被人惋惜不該滅亡的朝代,在滿清入關之時,仍尚有一戰之力。

末代,面對著眼前內憂外患的嚴峻局面,明朝卻始終保持著強硬的態度,拒絕和親也拒絕賠款。而吏治腐敗作為滅朝的根本原因之一,在後期眾多臣子倒戈滿清中足以得見。但儘管如此,也有眾多為明朝鞠躬盡瘁的忠臣寧死不降、以身殉國。

其中,有一位令劊子手也不禁心生敬意,在囚車邊跪下,他叫黃道周。

他到底做了什麼,讓後朝也歎服不已?他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如何的氣節?今天,讓我們走進這位明朝忠臣。

明朝忠臣黃道周就義後,人們在他衣服裡發現7個大字

劇照

雖死猶生,忠臣有家無國

清順治二年,明朝老臣黃道周抱著匡復明朝的決心,幾番流轉,最後在接受了在福州稱帝的唐王(即隆武帝)的招安。但朝廷無可作為,他不甘只為朝中尚書,抱著力挽狂瀾之心,黃道周決定率師北伐。

明朝忠臣黃道周就義後,人們在他衣服裡發現7個大字

此番雖使隆武帝大喜,但皇帝手上卻無實際兵權。掌握實際兵權的鄭芝龍又養兵自重,不願發其一兵一卒。1645年12月,黃道周因寡不敵眾,不幸被俘於婺源,送至南京獄中。

失敗被俘,不降便死。被俘時,黃道周的隨從紛紛表意,皆請命於其同死。黃道周卻一再推卻:“作為明朝之臣,成仁取義是本分,而眾人不必如此”。

即使這樣,還是留下了七人誓死不離的佳話。當時的清朝有一條政策:針對堅決不肯順服清朝的明朝遺臣,必請示朝廷後才可行刑,不可隨意處置。因此,黃道周和他的隨從者都不得不在清獄中等待發落。

明朝忠臣黃道周就義後,人們在他衣服裡發現7個大字

貝勒爺知道了捕獲黃道周的訊息,不禁大喜。他深知,得一忠義之士,勝過數州土地。於是立即派人勸降,但幾番都無功而返,又使其鄉人洪承疇前來勸降。

面對舊人苦勸,黃道周不僅不為所動,還提筆寫下:“史筆流芳,雖未成功終可法;洪恩浩蕩,不能報國反成仇”。

他把洪承疇同史可法作對比,令洪承疇羞愧不已,同樣遭其呵斥的不止洪承疇,還有陳謙。一方面,清廷不準下屬上疏免除黃道周的死刑;另一方面,清廷利用各種手段誘降他。但黃道周都只是回以絕食,代為反抗。

明朝忠臣黃道周就義後,人們在他衣服裡發現7個大字

黃道周確是一進獄中便開始絕食,足足十二日未進。期間,黃道周之妻蔡氏還來信一封,對他說:“忠臣有國無家,勿內顧!”

但清軍生怕他未刑先死,只好用盡各種方法勸其進食,然而黃道周卻是一個眼神也不給。清軍又找來在當地做生意的漳州同鄉前來,試圖以鄉情勸慰他,還是不通。

清軍無法,只好讓同鄉陪其一起上街,先進了飯館、再強勸他吃飯,然而黃道周還是拒絕。於是只好進了酒店,讓大家倒滿酒來敬黃道周。此時的黃道周只好說:“酒是來慶祝相聚的,我們老鄉聚在一處,一起喝點,不過僅限三杯。”

大家同聲應諾,但喝完三杯後便又換店,再飲三杯。由此一來,才使黃道周不至於直接餓死。

明朝忠臣黃道周就義後,人們在他衣服裡發現7個大字

節義千秋,大明孤臣黃道周

1646年3月5日,隆武二年,黃道周就義。

臨至就義那日清晨,兩位受清朝降服的官員按禮進門拜見了黃道周,並說:“為您道喜。”黃道周對他們的用意瞭然於胸,只是笑了笑:“確實是可喜的事情,但你們怎能理解?”

接著,他便把面前兩位官員從祖上受到的朝廷恩賜講了一遍,又對二者對朝廷的背叛痛斥一通,兩人便灰溜溜出去了。眼見即要就義,黃道周的老師從不禁悲從中來、淚流滿面。黃道周此時還安慰道:“吾為正義而死,是為考終,汝何哀?”

明朝忠臣黃道周就義後,人們在他衣服裡發現7個大字

有七人同黃道周乘車至刑場,途中一回眸,眼見在場七人都心驚膽戰、嚇得面無血色,他卻是笑了笑:“害怕了嗎?再忍忍便可成千秋之業了。”

幾人聞之一振,精神好了些,忍不住應道:“對!”

行至西華門,黃道周突然從車上掉了下來。一個清軍指揮官過來把他扶起來,告訴他:“不要害怕。”

黃道周聽了,瞪大了眼怒道:“你說的這是什麼話?我黃道周是怕死的人嗎?你可是知道這是皇帝的車走的嗎,我又怎能坐在車上過這裡?我不過是連日絕食腳下無力,下車才會摔倒,什麼時候害怕了?”

明朝忠臣黃道周就義後,人們在他衣服裡發現7個大字

劇照

黃道周雖是前朝舊臣,但氣節仍令滿清之士敬佩不已。清軍指揮立馬下跪賠禮,說:“這裡有成千上萬人瞻仰您的風貌,您也很疲憊了,先生請在這裡成就大事好嗎?”

黃道周應允,就地設席,至東華門刑場之上向南行禮。期間,待僕上前請求他為家人留下絕命書,僅僅猶豫一會兒,黃道周便撕下衣襟、咬破手指,血灑薄布:“綱常萬古,節義千秋。天地知我,家人無憂”。臨刑前疾呼:“天下豈有畏死黃道周哉?”

七人隨同寫下一封血書:“師存與存,師亡與亡”。

明朝忠臣黃道周就義後,人們在他衣服裡發現7個大字

此時的黃道周再次挺起贏弱的身軀,昂起下頜就刑。面容凜然,連劊子手的指尖也不住微微顫抖。第一刀砍下,未決。行刑者大驚,再次連忙跪下,請求黃道周坐下就刑。黃道周挺起被砍得鮮血淋漓的頸部,從容端坐頷首就義。

至死頭已斷而身兀立不僕,在場者無不動容。死後,人們還從他的衣服裡發現了“大明孤臣黃道周”七個大字。而黃道周下門人蔡春落、賴繼謹、趙士超和毛玉潔也在這日就義,後人稱其為“黃門四君子”。

赤誠君子,敢言他人不能言黃道周,今為福建省東山縣銅陵鎮人,成年之後號石齋,後世之人為表尊崇稱其為石齋先生。他的仕途生涯可謂一波三折,令人嘆惋不已。

明朝忠臣黃道周就義後,人們在他衣服裡發現7個大字

早在天啟年間,黃道周便頗得天啟帝賞識,並被其任命為庶吉士。然而天啟年間正是明代閹黨禍害最為盛極之時,以魏忠賢為首的閹宦禍及朝政、橫行左右。

而黃道周性格尤為剛直,對魏忠賢濫用職權、禍亂朝綱的行徑十分不滿,但幾次上書無果,他便決定棄官回家。

崇禎三年,黃道周重新被啟用,得以官復原職。然而此時崇禎帝正懷疑當朝的袁崇煥通敵不忠,於是將其處死,流放其族人千里之外。

而當朝大學士錢龍錫在閹黨分子的挑唆下,作為袁崇煥在朝廷上的支持者,遭到了崇禎的猜忌。崇禎決定以其黨羽的罪名下令死刑,黃道周十分不滿。

明朝忠臣黃道周就義後,人們在他衣服裡發現7個大字

劇照

崇禎雖算勤政之帝,但其個性執拗,難以纏辯,所以眾臣在此事上皆為敢怒不敢言。在舉朝無人敢言的情況之下,黃道周言辭激烈,直指君王:你這樣做,有損於國家!崇禎帝一氣之下,“以詆譭曲庇”著令回奏。然而在黃道周仗義再辯之下,最終遭官降三級。

不過,在黃道周的據理力爭之下,錢龍錫得以逃過一劫。而沒過多久,黃道周便因病決定請求歸休,將要離京時又再次上疏,其用詞大膽,並直白地建議崇禎:“退小人,任賢士”。這激怒了皇帝,當下令貶為民。

自此,世人對黃道周可謂佩服至極,好事者稱其為赤誠君子。

黃道周回鄉後,雖身在江湖,但心繫朝堂。在撰文著述、教書講課之時,還在歷史中選十二名賢、在當代擇賢良之士,將其事蹟編著成書,供給學生閱讀學習,使之習得治理國家根本,明辨是非真理,理解綱常大義。

明朝忠臣黃道周就義後,人們在他衣服裡發現7個大字

崇禎九年,皇帝下詔令黃道周復官。而黃道周初心不變,才到京便申明自己此次復官並不為個人功名利祿,也不為改變從前的立場與想法而來,但隨之而來的數次真諫仍令崇禎感到冒犯。

崇禎十一年時,黃道周便因指斥大臣楊嗣昌等人行事為人,並三疏並進,言論凌厲辛辣,從而受到了崇禎帝專是針對他來召開的“平臺召對”,

這場“平臺召對”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君臣分庭抗禮“。場上,黃道周有理有據,能言善辯,崇禎帝卻對楊嗣昌有所袒護,甚至痛斥道:“一生學間只辦得一張佞口!”

而道周則回:“忠佞二字,臣不敢不辯”並厲聲質問道“忠佞不分,則邪正混淆,何以治?”言辭之犀利,令在場宦官為之汗顏。自此,黃道周被連貶六級,調任江西。

明朝忠臣黃道周就義後,人們在他衣服裡發現7個大字

後有江西巡撫解學龍有感於道周的才幹學識,向朝廷舉薦他:“我明道學宗主,可任輔導(相)。”

崇禎勃然大怒,下令逮捕二人,本欲以“偽學欺世”之罪懲治他們。但在幾位大臣力諫之下,最後令年過半百的黃道周廷杖八十。崇禎長久對其怨氣難解,令其永戍廣西。而又有傳“天下稱直諫者,必曰黃石齋”。

明朝忠臣黃道周就義後,人們在他衣服裡發現7個大字

幾番流離,回朝出征盡忠烈

如同從前走向窮途末路的王朝一般,明朝雖在後期大勢已去,但仍有官員不願降清,黃道周也是如此。

明朝忠臣黃道周就義後,人們在他衣服裡發現7個大字

明朝滅亡時,本辭官告病在家的黃道周被南明弘光皇帝任命為禮部尚書。愛國心切的道週上書《進取書》,然而周遭貴族皇族只顧爭權奪利、皇帝昏庸,黃道周憤然離開,而弘光朝廷只不過一年,也被清軍打垮。

依舊不願降清的黃道周隨後又奔赴福建、投奔隆武朝,被任命為兵部尚書。

實際上,在南明諸多藩王建立的小朝廷中,這位隆武皇帝已算是最有雄心的一位,剛繼位就下詔北伐,試圖恢復明朝江山。但隆武朝的兵權實權被鄭芝龍牢牢掌握著。

而這時清廷正頒佈了剃髮令,南方人民只得求救於南明朝廷,鄭芝龍為求自保,不肯動用一兵一卒。黃道周無奈,不甘於無為於朝廷的他只能自行招募門生,返鄉籌軍籌糧,以求抗清復明。

明朝忠臣黃道周就義後,人們在他衣服裡發現7個大字

隆武元年九月十九日,在黃道周的號召之下,其旗下兵數已籌至千人。他帶著馬匹十餘頭、整個月的糧草,出兵仙霞關,抗擊清軍。次月抵達廣信後,又募得三個月兵糧,盛極時聲勢浩大。然而底下指揮有誤,派兵分三路,向清軍進攻。

黃道周始終勇往直前,但不久後,全軍大敗,黃道周也被俘。

明朝忠臣黃道周就義後,人們在他衣服裡發現7個大字

黃道周臨刑前更衣,取得一副紙墨後,他提筆畫下一幅長松怪石贈人,並給自己的家人留下了遺言:“為仁義雖死猶生,為國為民忠貞不渝。”

黃道周殉國後,其妻與門客將遺體從南京運回了北山,葬於父母墓側。隆武帝賜其諡號為“忠烈”,贈文明伯,並在其家鄉福州為黃道周立“閔忠”廟,又於在漳浦立“報忠”廟。

清乾隆時,欽佩其忠烈氣節,以其忠節,改諡為“忠端”。後在道光四年,旨準黃道周從祀孔廟。

明朝忠臣黃道周就義後,人們在他衣服裡發現7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