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劉邦對韓信的態度很複雜,他忌憚韓信的能力,但是也非常欣賞他

有人說,歷史上的韓信做事確實很囂張,之前韓信請求封王而不出兵,還有害死酈食其,都是讓其他功臣也很氣的,劉邦還真不是小肚雞腸之人,換你來說,你不是劉邦,你只是集團裡的一個人,韓信為了封王不來援助,你怎麼想?為立功害死起義早期的核心人員酈食其,這不是噁心人嗎?

劉邦對韓信的態度很複雜,他忌憚韓信的能力,但是也非常欣賞他

後面造反也是很離譜,韓信人倒是不壞,就是腦回路很氣人,劉邦念舊情又覺得這人做事太張揚。他自己想一展才華施展抱負,劉邦來回兩次直接拜大將。這種主公實屬打著燈籠難找。韓信始終不明白。他是給劉邦打天下的。主動求分王,還是在劉邦被動挨打的時候。劉邦當然不放心了。更別說之後的騷操作了。歷史上的很多權臣不知道邊界在哪裡,總是覺得老闆對自己會無保留的信任,同僚都支援自己,人民兜愛戴自己。他們總是沉迷在正面情緒裡,卻忽略了負面情緒。

劉邦對韓信的態度很複雜,他忌憚韓信的能力,但是也非常欣賞他

老闆會因為你權力過大而猜忌你。同僚會因為你得到很多榮譽和賞賜嫉妒你。後浪會因為你擋了道怨恨你。當你的地位越高,賞賜越多,權力越大,你就越處於矛盾的中心。當矛盾激化到非常大的時候,就需要解決,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你幹掉,所有矛盾隨著你和你的集團的消亡而消失。地球離了誰都轉,沒什麼捨不得殺的。

劉邦對韓信的態度很複雜,他忌憚韓信的能力,但是也非常欣賞他

蕭何自汙是大智慧,自汙可以讓老闆處罰自己,老闆會對你更放心。你受到了懲處,嫉妒你的同僚會出口氣。這就會降低自己的風險。當然自汙是要有技術含量的,必須有配套的組合措施,劉邦處在戰國諸侯分封制過度到秦漢大一統制的過渡期。項羽開歷史倒車想回到分封制被劉邦幹掉了,劉邦自然要吸取教訓。所以韓信英布彭越這些人有沒有反的意思其實根本無所謂,他們在那個位置劉邦肯定要滅他們的。

劉邦對韓信的態度很複雜,他忌憚韓信的能力,但是也非常欣賞他

張良用行動表示不會給劉邦造成威脅,也不會給漢朝造成威脅,開國元老都有奪權的能力,張良當然不會就這樣就被劉邦放過,我們不在當時,以劉邦的性格肯定多番試探,張良都能好好應對的結果,能人不能己用就必須殺,這是韓信用行動告訴他的。其實更根本的原因是,劉邦和呂后的胸懷不一樣,兩個比較冤的,彭越和韓信,都是呂后殺的。

劉邦對韓信的態度很複雜,他忌憚韓信的能力,但是也非常欣賞他

而事實上,劉邦的意圖,就是控制起來,排除他們的造反能力就算了,人極有可能還是要用的,比如,韓信,平陳時,劉邦還邀請他一起去,而呂后就不同,絕殺,也不知道她殺性為何這麼大,不管是誣告還是正告,她都要殺,只要有一點點苗頭。彭越,本來是不必死的,結果去找呂后說情,把自己送上了死路。因為掌控力的不同啊。就好像為什麼李世民就不怎麼怕底下人造反,他自己就是隋唐第一名將,又掌握天下最多的兵馬,你造反一個給我試試?

劉邦對韓信的態度很複雜,他忌憚韓信的能力,但是也非常欣賞他

劉邦也基本上是楚漢時期除了韓信、項羽之外第一檔的統帥了,手下又有一幫能征慣戰的將領,自然有底氣放別人一馬。而呂后也就是靠著呂家那點人加上一個劉盈的太子名分,軍事勳貴們不服她,她又沒什麼帶兵能力,所以那些謀反的諸侯宿將對她來說都是致命的威脅,當然是要斬草除根了。我覺得劉邦對韓信的態度是很複雜的,他的確忌憚韓信的軍事能力,但是他也非常欣賞他,不捨得下手。太史公那句“且喜且憐之”真是神來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