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思恩府試院 結構之雄 足冠通省

思恩府試院 結構之雄 足冠通省

思恩府試院外觀。

思恩府試院 結構之雄 足冠通省

▲思恩府試院內景。

“於人何所不容,告牧長師儒,多備輶軒三歲選;有本是之取爾,先詩書禮樂,須知根柢六經來。”這是龔聯壽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中華對聯大典》收錄的清代名儒李彥章所作的楹聯,這副散發儒學典雅之氣又具“敦品勵學、篤志允能”的奮發進取精神的名聯精品,就出自清代廣西規模最大的試院——思恩府試院。

清代的試院,為舉行府、州、縣級儒學考試的地方性科舉考場(省級考場則稱之為“貢院”),又名校士館、考棚等,兼具文教和政務職能。如今的思恩府試院舊址,位於南寧市賓陽縣賓州鎮三聯社群的賓陽縣思恩民族中學校園內。此為清代思恩府下轄的州、縣、土巡檢司的童生為考取諸生(即俗稱的秀才)功名參加院試,以及諸生參加歲考的科舉考場,當時賓州、上林、遷江三地的小試及思恩府的府試也設於此。此遺存堪稱廣西自古以來重視文化教育的忠實記錄。

凡是說到思恩府試院,必然要提及清道光六年(1826年)至道光九年(1829年)擔任思恩府知府的李彥章(期間有兼任和加銜)。李彥章為福建閩侯人,在思恩府任上大力推行儒學教育,重視興修水利,倡導種植雙季稻,實施保甲法穩定社會秩序,打擊侵佔土地弊端,以實務贏得百姓愛戴。關於其于思恩府試院之功,陳衍主纂《(民國)閩侯縣誌》“卷六十九·列傳五·下·侯官·清·李彥章”記載:“李彥章,字則文,一字蘭卿,守思恩日又自號榕園……郡試院在賓州,屋久浸頹,人浮於地。調任慶遠時,道過賓州,相度策調,而後行歸,則試院告成。”

不過,李彥章並非思恩府試院的倡建者,只是下令實施修繕、擴建工程並督造而已。思恩府試院始建於何時?試院今存《闢建思恩府試院記碑》,碑文即為李彥章所撰,他在文中無奈地寫道:“院以右江道行署改建,而年月無可考。”

原在賓州的右江道行署何時廢止?清候選知縣吳光升纂輯《(乾隆)柳州府志》“卷十四·廨署·右江道署”記載:“右江道署,原設賓州,康熙六年裁。二十一年復設,遷於(柳州)府學東街。”由此可推斷,思恩府試院是在康熙六年(1667年)之後,利用廢棄的原右江道行署改建而成,倡建者待考。後又多次修繕:乾隆六年(1741年),賓州知州宋允升修補傾塌之處;乾隆八年(1743年),接任的阮維璋重修;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賓州知州徐尚忠重建試院東部的文場;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思恩府知府梁居震更新號房,有所擴建。

思恩府的行政區劃在清代變化較多。李彥章任知府時,思恩府下轄賓州,武緣縣、遷江縣、上林縣,以及白山、興隆、定羅、下旺、那馬、都陽、古零等土巡檢司。思恩府治所(知府官署)在武緣縣(今南寧市武鳴區),為何思恩府試院卻遠在賓州?《闢建思恩府試院記碑》給出瞭解釋:“思郡試院不在府城而在賓州,蓋賓為衝途,學使者三年兩臨,駐節於此。而郡守以時往試賓州及上林、遷江二縣之士,亦就為考棚焉。”原來是為了方便歷任提督廣西學政大人從省城桂林府下到地方來巡視學風、考核師生時走較為直緩的官道,特地如此設定的!武緣縣學生參加縣級考試不用到思恩府試院來,在武緣縣試院(今已不存,舊址在今武鳴區人民政府大門東面的小東街至解放路、農壇路一帶)即可。

思恩府試院原有考試號房(號舍)一千二百間,隨著儒學教育的興盛發達,應試童生、諸生大增,原有規模和設施已遠遠不能滿足應考所需。李彥章為此率先捐金,積極發動各方力量,籌款僱工,下令翻修、擴建。其開工於道光八年(1828年)五月,落成於道光九年(1829年)六月,全由思恩府下轄各州、縣、土巡檢司的百姓出錢出力而使之大功告成,未動用一分一釐公款。

李彥章除了向廣西巡撫蘇成額呈遞《稟闢建思郡考棚全工告竣》,還在《闢建思恩府試院記碑》中興奮走筆:“(試院)地倍以前,號增於舊。凡夫臺門聽事,前阿後堂,杧椽皆良,繩墨有法,丹青塗暨,翼然煥然。老樹百年,風日不到。院中規制儀式,殆與朱學使前記相仿,而加閎以深焉。有官吏自賓來者,為餘言:‘其結構之雄,足冠通省;而今而後,其庶幾有!’以釋餘心也已。”他還將此文視為得意之作,收入其個人文集《榕園文鈔》“卷一·記”中。

李彥章工作之餘喜歡創作對聯,除了本文開頭那副楹聯,他還欣然為思恩府試院撰寫了《新建思恩府試院大門》《試院二門》《試院大堂》等楹聯,均收入其楹聯作品集《榕園楹帖》中。

李彥章振興教育、廣佈儒風之舉,對廣西士林影響深遠。李彥章之子李宜麟撰《皇清誥授中議大夫山東鹽運使司鹽運使顯考蘭卿府君行狀》記載:“試院告成,昔之布席七丈二尺者,今已拓為十四丈五尺;昔之敷坐千二百人者,今容至二千四百人。府君去郡數年,好學之士尚或負笈,不遠數千裡從府君遊。”思恩府試院在李彥章離任後至清末,又進行過多次修繕改建,但在百姓口碑相傳中,說來說去仍是關於李彥章主政時期的趣聞軼事。

今存的思恩府試院,坐北向南,磚木結構,三進院落式佈局,佔地面積1304。5平方米,建築面積671。7平方米。依次為前、中、後殿,之間前、後天井相隔,東西設兩排廂房,以天井與主殿相隔。在建築形式上,主殿均面闊三間,通面闊15米,硬山頂,人字脊封火山牆,小式飛帶垂脊,正脊兩端及垂脊盡端有脊飾。思恩府試院的建築佈局形式,一定程度代表了清代試院建築的制式規格,對於研究古代該類官式建築形制具有稀有的樣本價值。其建築佈局嚴謹有序,建築古樸雅緻,脊飾優美,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許建和、全峰梅、蔡響著,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年12月第一版《南寧歷史建築與傳統聚落》寫道:“思恩府科試院(即思恩府試院——本報記者注)……監考官殿立於考棚前面,居高臨下,對考棚一目瞭然……陪考教師房在殿的正右方10米開外,設施配套齊全。思恩府科試院的青磚、碧瓦、石階給科試院增添了幾許古樸和肅穆。思恩府科試院在廣西本地有著深遠的影響,對促進社會進步和教育的發展發揮著關鍵的作用,現存遺址對研究清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都有重要的價值。”

思恩府試院是廣西唯一現存的院試建築,是清代科舉制度和區域科舉組織形式珍貴的實物遺存,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1998年,思恩府試院被公佈為賓陽縣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7月,思恩府試院被公佈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來源:南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