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李振聲丨不應被遺忘的貢院——“靈動濟南”系列散文之二十一

李振聲丨不應被遺忘的貢院——“靈動濟南”系列散文之二十一

不應被遺忘的貢院

——“靈動濟南”系列散文之二十一

作者/李振聲

在濟南大明湖南岸,曾有一處很有名的建築群叫貢院,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考場。考場叫貢院,自然與皇帝有關,不過從這裡貢獻給皇帝的不是物品,而是透過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人才。

科舉考試是我國從隋唐到清代考選官吏及後備人才的一種制度,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分為中央、省、縣(包括府州)三個層級:最下一級由府、州、縣組織名曰院試,考中者稱為生員俗稱秀才;具備了秀才資格就能參加鄉試,鄉試是省一級的考試,考中者稱舉人也叫孝廉,頭名稱解元;透過鄉試的舉人於次年三月再赴京參加由禮部主持的會試,取中者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考中貢士便可緊接著參加四月份的殿試,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錄取名單分三甲出榜,又稱“金榜”。一甲三名分別叫狀元、榜眼和探花,二甲、三甲數量不定,凡進入三甲的統稱為進士。清朝對讀書人有特殊照顧,秀才可以不出公差、免納糧稅、見了縣官不用下跪;舉人可以在家門口懸掛匾額、豎立旗杆,一旦成為舉人就具備了做官的資格;考中進士的一律封官晉爵授予官職,從此便吃上了皇糧,等於端上了響噹噹的金飯碗。

濟南很早就是山東省的省會,為全省秀才們的鄉試之地,建設貢院自然是一件大事。濟南貢院始建於明朝洪武初年,位置選在大明湖南岸。最初的考棚只有五千間左右,規模不算太大,但隨著考生人數的不斷增加,此後的數百年間又經過多次改建、擴建,到光緒年間考棚便猛增到了一萬四千五百餘間,在全國名列前茅,山東由此也成為了赫赫有名的科考大省。

貢院坐北朝南,大門是牌樓式建築,正中懸掛的匾額上刻著“貢院”兩個大字。左右還有兩座對稱牌坊,分別寫著“明經取士”和“為國求賢”的題詞,點明瞭貢院的要義。大門進去還有二門,也叫“龍門”, 其寓意是祝願莘莘學子們都能躍過龍門鯉魚翻身。進入二門後便是整個考場了,共分三個院落:第一進院落是考生應試之處,面積最大約佔貢院的一半,中間有一條甬道,兩邊是一排排考棚,每間考棚僅搭一高一低兩塊木板,白天作為考試的桌凳,晚上並在一起便是睡床,朝南敞開的一面有道木柵欄,考生入棚即被鎖住;第二進院落是監臨、掌卷、提調、監試等被稱為“外簾官”們辦公、住宿的地方;第三進院落則為正副主考官以及同考官、內監試、內掌卷等“內簾官”們辦公居住的場所。貢院的四周建有兩道三至五米高的圍牆,牆上插滿了荊棘,四角豎有望樓。因此,有人也把貢院稱作是“棘闈”。

明清時期的鄉試每三年一次,每次考三場,每場應試時間為三天兩夜,農曆的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分別為三場的起始日。考試當天一早,考生需帶一隻內裝筆墨、食品、臥具的考籃到貢院外按府縣順序聽候唱名入場,入場時要嚴格搜身,防止夾帶小抄。考生入場完畢就要關門落鎖叫做“鎖院貢試”,自此門口有官兵站崗,望樓有官兵瞭望,高牆內外有官兵巡邏,整個貢院便進入了戒備森嚴的臨考狀態。

科舉考試從出題到監考到閱卷每個環節都相當嚴格,比如鄉試的試題由中央擬定,先由典試官擬出幾套方案,呈送皇帝選定封固,再交由殿試官帶到鄉試考場當場拆封刻印;考官和閱卷官都由京城來的翰林及進士出身的官員擔任,地方官員只能做一些輔助工作;監考官要對收上來的考卷進行保密處理,除顯露考棚號碼,其他的考生資訊一律隱去;批卷之前要由錄謄官用硃筆對每份答卷重新抄錄一遍,交給閱卷官的是錄謄卷,意在防止在批閱環節核對筆跡或用其他串通手段作弊。閱卷工作就在貢院的三進院落進行,閱卷期間院落封閉,內外簾官相互不準接觸。

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朝政府批准了袁世凱、張之洞關於“廢科舉,立新學”的奏請,在中國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壽終正寢。濟南貢院完成使命也退出了歷史舞臺,考棚及大部分附屬建築被拆除,南半部分改建成了提學使署,北半部分則新建了一所濟南府中學堂,即濟南一中的前身。後幾經變遷多次易主,解放後統一交由山東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管理,其中的大部分歸入了省府大院。

濟南貢院雖已成為了歷史,可它不應該被人們遺忘,從明初到清末它共存在了六百多年,對促進山東的人才流動和公平競爭發揮過積極作用,在濟南悠久的人文歷史上留下了別具色彩的一頁,是不可多得、值得回味的寶貴文化遺產。

李振聲丨不應被遺忘的貢院——“靈動濟南”系列散文之二十一

【作者簡介】李振聲(男),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東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山東老幹部詩詞學會會員,退休前供職于山東省財政廳,曾任黨組成員、紀檢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