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三國的甄宓姿容絕色,被曹丕賜死,下葬時還要以發遮面、用糠塞口

這就牽扯到三國時期曹氏家族一段難以啟齒的往事了。

三國的甄宓姿容絕色,被曹丕賜死,下葬時還要以發遮面、用糠塞口

甄宓初嫁袁紹之子袁熙,再嫁曹操之子曹丕,變的不只是丈夫,而是人生。

甄宓是河北無極縣人,家中是官宦世家,出生於183年。甄宓小時候十分聰穎,尤其喜歡讀書,而且為人孝順,對天下大事十分關心,跟一般的女孩很不一樣。

有一次,一個相面師看到甄宓之後大為震驚,便對她的母親說,此女貴不可言!這話後來確實應驗了,但只猜到了開頭,沒有猜到結尾。

甄宓稍稍長大之後,正是漢末天下大亂之時,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甄宓的母親不救濟窮人,反而將糧食都藏起來,還趁機低價購買了很多寶物放在家中。

那時候甄宓的父親已經去世了,家中是母親和哥哥做主,但甄宓十分可憐窮人,便勸母親不要搞這種投機倒把的買賣,只有廣施恩惠救濟窮人才是正道,家族才能發揚光大。

“今世亂而多買寶物,匹夫無罪,懷璧為罪。又左右皆飢乏,不如以谷振給親族鄰里,廣為恩惠也”。

甄宓的母親和哥哥都覺得她說的話有道理,便拿出錢財和糧食救濟窮人,甄家也因此贏得了很好的名聲,在當地的威望很大。

甄宓十四歲的時候,哥哥去世了,只留下嫂嫂和一個侄子。甄宓十分可憐嫂子,便充當了幫手的角色,時常幫助嫂子照顧孩子,贏得了鄉里人的讚歎。

由於甄宓聰明懂事,還十分有學問和見識,再加上她長得也十分貌美,所以引起了袁紹的注意,他做主讓自己的次子袁熙娶了她。

三國的甄宓姿容絕色,被曹丕賜死,下葬時還要以發遮面、用糠塞口

袁熙和甄宓的婚姻生活,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只知道在建安三年(199年)的時候,由於袁紹擊敗了公孫瓚,袁熙被任命為幽州刺史,甄宓沒有跟著一起去,而是留在鄴城侍奉婆婆劉氏。

根據推測,甄宓或許是十五歲的時候嫁給袁熙的,到建安三年袁熙去幽州,二人只過了不到兩年夫妻生活,而且沒有孩子。

建安中,袁紹為中子熙納之。熙出為幽州,後留養姑。

建安九年,曹操率領大軍攻克鄴城,甄宓和婆婆劉氏成為俘虜,不久甄宓就成為了曹操長子曹丕的老婆。

據《資治通鑑》記載,由於甄宓貌美,其名聲天下皆知,曹操和曹丕十分心動。

在攻打鄴城的時候,曹操更是說出了“今年破賊正為奴”這樣的話,可見他對甄宓垂涎欲滴良久,勢必要得到她。

鄴城被攻克之後,沒想到曹丕搶先一步進入袁府。

曹丕在袁府看見一個少婦披頭散髮,臉上很髒,穿著破舊的衣服坐在劉氏旁邊哭泣。

曹丕便問劉氏哭泣者何人,劉氏說是袁熙之妻甄氏,曹丕便讓人拿來一塊溼布,然後將甄宓的頭髮順到後面,還給她擦拭了臉頰。

曹丕見甄宓果然美貌絕倫,十分驚歎,便有意娶她為妻。劉氏看出了曹丕的心思,便做主將甄宓嫁給他,以此來保全自己。

太祖下鄴,文帝先入袁尚府,有婦人被髮垢面,垂涕立紹妻劉後,文帝問之,劉答“是熙妻”,顧閴髮髻,以巾拭面,姿貌絕倫。既過,劉謂後“不憂死矣”!遂見納,有寵。

曹操得知曹丕已經得到了甄宓,因此十分生氣,但又不好發作,便乾脆做主讓曹丕娶甄宓為妻。

三國的甄宓姿容絕色,被曹丕賜死,下葬時還要以發遮面、用糠塞口

或許是因為這件事,曹操才久不立曹丕為太子,當然曹丕當時是不知道這件事的。

曹丕得到甄宓之後,對她十分寵愛,兩人很快就生育了長子曹叡和女兒東鄉公主。

而甄宓也十分賢惠,不但孝敬公婆,還對人友善,跟曹丕的妾室相處得十分融洽,贏得了曹家上下一致好評。

據記載,甄宓在曹丕爭奪太子之位的時候貢獻良多。

就比如說,曹操最寵愛的是繼配卞夫人,也就是曹丕的親生母親,甄宓就對她就特別孝順,卞夫人稍微有點不舒服,甄宓就要侍奉在側,還親自煎藥喂藥,卞夫人因此非常喜歡她。

久而久之,曹操也覺得甄宓是個好媳婦,一定會輔佐好曹丕,因此開始傾向於立曹丕為王太子。

曹丕成為太子之後,有一次舉辦宴會,按理說賓客們在拜見甄宓的時候要低頭,但一個叫做劉楨的官員卻沒有向甄宓低頭。

曹丕和甄宓都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但曹操後來得知甄宓被冒犯了,就將劉楨給貶黜到外地任職去了。

三國的甄宓姿容絕色,被曹丕賜死,下葬時還要以發遮面、用糠塞口

由此可見,甄宓不僅得到卞夫人和曹丕的寵愛,就連曹操也覺得她很不錯,處處維護她的尊嚴。

甄宓這麼受待見,她未來的命運想必不會差,但誰能料想,曹丕篡漢為帝不久,就派人將甄宓賜死,還在她下葬的時候以發遮面、用糠塞口,這是為何呢?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去世,曹丕繼位為魏王,丞相;六月,曹丕率軍出征,將甄宓留在鄴城;十月,曹丕篡漢自立,建立魏國。

曹丕稱帝之後,曾舉行過一次朝會,討論立誰會皇后。

大臣們覺得也該立甄宓,因為她是正妻,理應為皇后;但曹丕卻堅持不同意,因為他想要立他最心愛的郭女王為皇后。

大臣們都說妾室不可為皇后,作為一種妥協,曹丕先是封郭女王為夫人,不久之後又封她為貴嬪,地位僅次於皇后。

至於說甄宓,曹丕則對她沒有任何冊封。

這件事就十分奇怪了,曹丕不是很喜歡甄宓嗎,為何不冊封她為皇后呢?

三國的甄宓姿容絕色,被曹丕賜死,下葬時還要以發遮面、用糠塞口

原來,這一切都是因為郭女王的緣故。

郭女王出生於184年,年紀比曹丕大三歲,大約在213年到216年之間成為曹丕的妾室。

因為郭女王貌美,曹丕非常喜歡她,但因為她沒有子嗣,因此地位跟甄宓相差很大,她本人也很十分沉得住氣,一直在等待上位的機會。

後來,在曹丕爭奪太子之位的過程中,甄宓的表現雖然不錯,但郭女王卻出了很多很好的計策,對曹丕獲勝起到了關鍵作用,因此得到曹丕的喜愛,風頭逐漸蓋過甄宓。

“後有智數,時時有所獻納。文帝定為嗣,後有謀焉。”

曹丕被立為王太子之後,郭女王的親戚犯了法,被曹操知道而立,曹操因此對郭女王的印象不是很好,處處壓制她,還刻意做一些事來抬高甄宓的地位。

事實上,隨著時間的流逝,曹丕越來越喜歡郭女王,甄宓也逐漸失去寵愛,但因為曹操的存在,甄宓的地位一直比較穩固。

但在曹操去世之後,甄宓的地位就開始接受郭女王的極大挑戰了。

三國的甄宓姿容絕色,被曹丕賜死,下葬時還要以發遮面、用糠塞口

郭女王是個極為有野心的人,她想要取代甄宓成為皇后,因此在曹丕面前講了很多甄宓的壞話,曹丕就開始冷落甄宓。

甄宓跟曹丕夫妻恩愛十幾年,兩人還育有兩個孩子,自己年齡也不是很大,卻遭到曹丕的嫌棄,心裡因此很不舒服,就說了一些怨恨曹丕的話,被郭女王得知並告訴曹丕,曹丕當時非常生氣,就開始越發冷落甄宓。

220年9月,曹丕便不顧眾大臣的勸阻,執意冊封郭女王為皇后,甄宓則徹底失寵。

不過郭女王雖然笑到了最後,但她並未打算放過甄宓。

221年6月,郭女王再次向曹丕進甄宓的讒言,也不知道她究竟說了什麼,以至於曹丕怒火中燒,竟然下令讓人去賜死甄宓。

甄宓沒有選擇反抗,而是將兒子曹叡交給曹丕另一個妃子李氏撫養,然後自殺而亡。

曹丕還覺得不解氣,竟下令將甄宓薄葬,並讓人將她以發遮面、用糠塞口,讓她的靈魂既見不得人還無處伸冤,這可以說是最悲慘的一種下葬方式了。

三國的甄宓姿容絕色,被曹丕賜死,下葬時還要以發遮面、用糠塞口

曹丕為何非要賜死甄宓呢?

主要原因當然是因為郭女王的讒言,但根據推測,可能還有另外一些原因。

第一個原因,曹丕稱帝后得知,當初曹操之所以久不立他為太子,就是因為他捷足先登將甄宓給弄到手了,因此惹惱了曹操。曹丕因此將怒氣發在了甄宓身上,所以想要殺掉她。

曹丕在奪嫡之爭中可謂是歷盡艱險,他如果得知自己之所以久久不被封為太子,是因為一個女人的話,想必他當初也不會娶甄宓為妻的。因此當曹丕得知事情緣由之後,產生報復甄宓的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個原因,曹丕懷疑曹叡是袁熙的遺腹子,稱帝后更加確定這件事,為了掩人耳目,所以殺掉甄宓。

這個說法並非空穴來風,許多學者都進行過仔細研究,結果發現曹叡在很多方面繼承了袁紹家族的許多基因,他極有可能是袁熙的遺腹子,而不是像是曹丕的兒子。

第三個原因,曹丕感念於郭女王對自己爭奪太子的功勞很大,為了穩固她的地位,也只有選擇殺掉甄宓了,不然大臣們肯定還得鬧。

這或許就是愛情的力量吧,曹丕雖然跟甄宓結婚很久了,但因為郭女王的出現,曹丕開始移情別戀,不再喜歡甄宓了。

不管怎麼說,甄宓之死跟郭女王是脫不開干係的,這件事就留下了極大隱患。

甄宓去世之後,曹丕將曹叡從李氏那裡抱來,過繼給郭女王為子,並立他為太子。曹丕去世之後,二十二歲的曹叡繼位為帝,是為魏明帝。

三國的甄宓姿容絕色,被曹丕賜死,下葬時還要以發遮面、用糠塞口

甄宓去世的時候,曹叡已經十七歲了,所以他對母親之死因也十分清楚,因此一直十分痛恨郭女王,但礙於郭女王是他的嫡母,因此不好發作。

但對於母親甄宓,曹叡表現出了深深的思念。

正如曹叡所言,“念母之不見也,我見舅氏,如母存焉”,她因為看見甄家人會想起母親甄宓,所以對甄家賞賜就特別多,累計達到萬兩金之巨,甄家人因此都飛黃騰達,成為朝中高官。

不僅如此,曹叡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思念之情,還給祖母修建了一座豪華宅地,併為之取名為“渭陽”,出自於《詩經·秦風》中“我送舅氏,曰至渭陽”一句,同樣表達的是對母親的深深思念之情。

但是,曹叡不可能一直隱藏對郭女王的恨,郭女王對此也很清楚,因此時常憂心忡忡,擔心自己有一天被曹叡殺死。

根據曹叡的態度,我們也可以反推出,郭女王確實對甄宓之死負有責任,正是因為她向曹丕進讒言,才讓曹丕下定決心殺掉甄宓的。

但曹叡也是個十分有耐心的人,他知道自己根基不穩,而且朝中許多大臣都很支援郭女王,所以他沒有貿然採取行動,而是一方面積極收攏權力,另一方面對郭女王的家人進行封賞,以此來麻痺眾人。

三國的甄宓姿容絕色,被曹丕賜死,下葬時還要以發遮面、用糠塞口

隨著時間的流逝,曹叡的對母親的思念日深,對郭女王的痛恨則日盛。

終於在236年的時候,曹叡的地位稍微穩固了一些了,在他的逼迫下,郭女王在憂懼之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歷史上真實的郭女王,雖然害死了甄宓,但她卻是有名的賢后,她勤儉節約,溫穆恭靜,胸有大愛,且十分有才幹,在歷史上的評價很高,但最後還是死在了曹叡的仇恨之下,真可謂是有因必有果。

當初,郭女王在收曹叡為養子的時候,一是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考慮,二是對曹叡也有憐憫之心。

事實上,若不是郭女王收曹叡為養子,曹叡也不太可能被曹丕立為太子。

甄宓死後,曹叡時常對郭女王說一些怨恨之話,曹丕得知後很不高興,他擔心曹叡未來對郭女王不利,就打算立徐姬生的孩子京兆王曹禮為太子,但因為曹禮是庶子,因此他十分猶豫,就一直沒有立太子。

後來,曹叡在高人的指點之下,不再刻意針對郭女王,反而假裝很孝順的樣子,還認真學習努力讀書,禮賢下士,與賢德之人為伍,他的名聲逐漸傳播開來,曹丕對他的印象也因此大為改觀。

三國的甄宓姿容絕色,被曹丕賜死,下葬時還要以發遮面、用糠塞口

據記載,有一次曹丕去打獵,看見母子兩鹿,曹丕射殺了母鹿,又讓曹叡去將小鹿也給殺了,曹叡不從,還對曹丕說,母鹿已經死了,我不忍心射殺小鹿,說完還大哭起來。

曹叡看到母子兩鹿,自然是想到了母親甄宓和自己,曹丕也明白了其中意味,覺得自己對不起曹叡,於是有意立曹叡為太子。

222年,曹丕封曹叡為平原王,郭女王又適時要求收曹叡為養子,得到了曹丕的同意。

曹丕見郭女王喜愛曹叡,曹叡人品才學過硬,對郭女王也十分孝順,因此在226年的時候立他為太子。

很明顯,曹叡之所以能夠成為太子,郭女王是居功甚偉的。但曹叡的所作所為其實都是裝出來的,因為他知道自己只有成為皇帝,才有可能找郭女王復仇。

果不其然,曹叡最終在236年的時候向郭女王復仇了,那時候距離甄宓去世已經足足十五年了,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大概就是如此吧。

不過,曹叡倒是將郭女王給厚葬了,且沒有報復性地將其以發遮面、用糠塞口,這或許是因為他對郭女王尚且心存一絲感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