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從多因素聊聊漢末三國並立的原因:天時還是人謀?

今天的我們一直在探究東漢末年天下為何會三分,形成三國?但是這的確不是一個可以簡單說清的問題。

從多因素聊聊漢末三國並立的原因:天時還是人謀?

如今學術界所流行的說法是經濟均衡論導致了三分,即北方經濟遭破壞、南方經濟發展形成南北均衡而成為三分的立國基礎的說法。

但我認為這只是歷史的原因之一,而絕非必然的決定性因素。因為封建的自然經濟以獨立的小農經濟為基礎,無需均衡也可成割據態勢。

從多因素聊聊漢末三國並立的原因:天時還是人謀?

早在春秋戰國之際,長江流域就有巴、蜀、楚、吳、越的割據。至漢末,割據長江上游和中游的劉璋、劉表,甲兵資實,不弱於孫吳,更不減於劉備,何以要待劉備來建立蜀漢而與曹、孫成鼎立之勢呢?可見三分有著複雜的歷史原因。

從中國封建社會兩千年曆史發展的軌跡看,王朝興衰,軍閥混戰,群雄割據,南北對峙迭次出現,而三國鼎立卻是歷史上不可多得的一次歷史存在,可見這一局面是歷史上的一個特例。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發展的必然規律。當然也可以將此看做是封建地主階級經濟發展的一種週期性運動。

從多因素聊聊漢末三國並立的原因:天時還是人謀?

因為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即使在統一的中央集權政治下,“在某種程度上仍舊保留著封建割據的狀態”,中央集權力量一旦削弱或解體,就要出現群雄割據的局面。而割據混戰破壞生產力,給人民帶來無窮無盡的災難,所以它是不能持久的。

天無二日,人無二王,人心思統一。所以秦、西漢、隋、元、明等封建王朝解體後,很快就走向了統一。但中國歷史上有東晉與北方十六國之對峙,有南北朝之對峙,有北宋與遼之對峙,有南宋與金之對峙。這些現象都有比較複雜的原因,而不能單純用“經濟均衡”加以解釋,更何況三國鼎立。

從多因素聊聊漢末三國並立的原因:天時還是人謀?

三國鼎立有著多方面的歷史原因,是經過極其複雜的歷史演變才形成的。概略地說,在東漢末年軍閥混戰走向統一的過程中,出現了三分鼎立的局面,這是由於三分的人才均勢、地理均勢、政治均勢等多種歷史原因的交叉作用才形成的。在這些歷史原因的形成中,“人謀”起了主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