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五代十國時期北方政權為什麼更迭頻繁

上篇文章為大家介紹了五代十國的由來,從文中可以看出五代十國存在時間都比較短:後漢享國時間最短,存在僅僅4年就滅亡了,享國時間最長的是南方的吳越政權,橫跨了整個五代十國時期,存在71年。而且分析資料可以發現中原王朝更迭頻繁,短短53年中歷經五個朝代,存在時間平均才10年,而南方的割據政權雖然實力稍弱,但是存在時間確是北方王朝的數倍。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1。 五代十國時期是武夫當國,後晉大將安重榮曾經說過“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寧有種耶”,這句話的意思呢是指當皇帝和血統沒有關係,只要實力強大就可以了。所以皇帝忌憚掌握重兵的功勳宿將,手握重兵的大將則覬覦皇帝寶座。

2。 清口之戰後南方局勢比較穩定,各路藩鎮勢力範圍已經略定,而且南方割據政權之間實力相差不大,在沒有外力干擾的情況下維持著脆弱的平衡。

3。 北方河東李克用父子和後梁朱溫父子連年征戰,爭奪中原統治權。李克用死後其子李存勖吞併幽州,處死劉仁恭、劉守光父子;北方擊敗契丹耶律阿保機的進攻,解除了後顧之憂。然後和後梁進行了持續十多年的戰爭,公元923年滅掉後梁,建立後唐(923-936)。

五代十國時期北方政權為什麼更迭頻繁

後梁滅亡後李存勖(923-926在位)又派大軍攻滅四川割據政權前蜀;鳳翔割據政權李茂貞畏懼後唐的強大主動歸降。後唐此時控制中國北方和四川等地,對南方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可惜李存勖志得意滿,不理朝政,在位僅僅4年就在兵變中死去,李克用養子李嗣源繼位。

李嗣源(926-933在位)雖然是五代時期少有的明君,實施與民休養生息、整頓吏治的政策,但是在位後期猜忌多疑,濫殺大臣,父子失和,公元933年在兵變中受驚而死。

李嗣源的兒子們爭奪帝位,後唐陷入混亂。公元936年李嗣源的女婿河東鎮守大將石敬瑭以割讓幽雲十六州為代價向契丹借兵南下,後唐末帝李從珂(934-936在位)兵敗自焚,後唐滅亡。

五代十國時期北方政權為什麼更迭頻繁

石敬瑭建立後晉後,在位6年後病死,侄兒石重貴繼位。石重貴(942-946在位)拒絕向契丹稱“孫皇帝”,在位4年後被契丹擊敗俘虜,後晉滅亡。

後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947-948在位)在太原起兵拿下驅逐契丹,建立後漢(947-951)。劉知遠在位僅1年後就病死,後漢隱帝劉承佑(948-951在位)不願受制於人企圖獨掌朝政,雖然成功伏殺顧命大臣史弘肇等人,卻被實力派大將郭威等人擊敗殺死,後漢滅亡。

五代十國時期北方政權為什麼更迭頻繁

郭威(915-954在位)擊敗競爭對手建立後周(951-960),在位4年後病死,養子柴榮繼位。周世宗柴榮(954-959在位)號稱五代第一明君,向南攻打南唐,攻佔了南唐長江以北的領土,迫使南唐稱臣;向西攻打後蜀,奪取大片領土。在收復幽雲十六州中的過程中周世宗患病,不久病死,年僅39歲。次年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驛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北宋,後周滅亡。

縱觀梁唐晉漢週五個朝代興亡,大部分都是開國之君死後繼任者無力掌控麾下的武將集團,最終被掌握兵權的大將廢黜,身死國滅。

而南方的割據政權中,除卻前蜀(907-926)被後唐滅亡,馬楚(907-951)、閩(909-945)兩國陷入內亂被南唐趁機吞併外,其他割據政權都是被北宋消滅的。南方政權相對於北方政權之所以存在時間較長,是因為北方政權更迭換代比較快,無暇顧及。

北宋建立後趙匡胤(960-976)向南方割據政權亮出了屠刀,用了十多年的時間統一南方,然後開始對北方用兵準備收復幽雲十六州。可惜天不暇年,正值盛年的趙匡胤突然死去,留下了燭影斧聲的傳說。

五代十國時期北方政權為什麼更迭頻繁

繼任者宋太宗趙匡義內鬥內行,外鬥外行,連續兩次北伐大敗而歸,葬送了周世宗、趙匡胤兩朝的百戰精銳,從此北宋再也無力發動北伐,對於契丹實施戰略防禦,拉開了兩宋三百年對外戰爭屈辱求和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