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清朝兩百年間最荒唐的親王,傲慢跋扈還有一怪癖,諡號卻極盡褒揚

對普通百姓而言,君臨天下、執掌權柄,似乎是想都不敢想的“罪過”,然而對那些皇子皇孫來說,這卻是一個不太遙遠的目標。雖然自古就有嫡長子繼承製,而且歷朝歷代都將其視作維護封建倫理的根基,然而真要以此標準審查五百餘位皇帝的上位史,就會發現其中的嫡子和長子幾乎少得可憐。最著名的莫過於唐太宗李世民殺兄弒弟,血濺玄武門,最終仍憑其文治武功而名垂青史。說穿了,有誰會在意皇位是怎麼來的呢?在權力面前,兄友弟恭不過是個笑話而已,當不得真。

清朝兩百年間最荒唐的親王,傲慢跋扈還有一怪癖,諡號卻極盡褒揚

紫禁城掠影

然而做父親的,畢竟不願看到兄弟鬩牆的悲劇發生。早在後金時期,努爾哈赤就立下規矩,明令嗣君不可殺兄弟,違者直接逐嗣。不過這沒起到什麼效果,皇太極先後誅殺了幾個親兄弟,就連攝政王多爾袞也沒少沾兄長侄子的血。到了康熙年間,康熙皇帝的皇子眾多,有才華的更是為數不少,幾乎人人都有野心,縱使皇帝早就冊立太子,也擋不住諸位兄弟環伺,大家為儲君之位爭得頭破血流,有人因此被廢,有人被削籍為民,有人幽禁終身。這場“九龍奪嫡”的大戲至今仍受各位編劇的喜愛,其精彩激烈程度令世人看得是津津有味。

清朝兩百年間最荒唐的親王,傲慢跋扈還有一怪癖,諡號卻極盡褒揚

雍正皇帝朝服像

這場爭鬥的最終勝利者——雍正皇帝,自然不願在看到自己的兒子們也是如此。於是他絞盡腦汁,發明了秘密建儲制度,早早就把遺詔放在乾清宮的匾額後面,等到他駕崩之後,眾人取下遺詔開啟即可,倒是有效減少了兄弟之間的紛爭。然而這並非萬事大吉,就算指定的繼承人順利登基,兄弟相處仍然存在許多問題——當年大家平起平坐,今日其中一人為天下之主,有的兄弟在嫉妒之下會搞點兒小動作,而皇帝本人也會對其中一些人心生忌憚。如果想要在皇帝的猜忌之下頤養天年,那真是要下一番功夫的,許多人往往還不按套路出牌。比如雍正皇帝第五子、乾隆皇帝之弟——和碩和親王弘晝。

清朝兩百年間最荒唐的親王,傲慢跋扈還有一怪癖,諡號卻極盡褒揚

雍親王胤禛劇照

愛新覺羅·弘晝,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生於雍親王府,其父胤禛當時還沒繼位。對於這位聰慧過人的兒子,胤禛十分寵愛,登基為帝后於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冊封其為和碩和親王。作為親王,弘晝自然是能過上衣食無憂的優渥生活,況且他與四哥弘曆關係親密,因此在乾隆朝依然備受恩寵。不過他並沒有盡心盡力地輔佐新君,反而倚仗著兄長的厚遇而肆意妄為,傲慢跋扈。在朝會上因為意見不和,弘晝直接把一等公、軍機大臣訥親當場痛揍一頓。乾隆皇帝明明就在龍椅上坐著,對於這種擾亂朝會秩序的行為硬是沒出手阻止,只是輕言細語地勸了幾句——畢竟訥親乃是開國五大臣額亦都曾孫,祖父遏必隆官至太師,還是要給點兒面子。不過此事卻將乾隆皇帝的態度展露無疑,從此再無一人敢惹這位暴躁王爺。

清朝兩百年間最荒唐的親王,傲慢跋扈還有一怪癖,諡號卻極盡褒揚

和親王府大門

有意思的是,弘晝不僅在朝堂上魯莽任性,在家裡更是無比荒唐。在和親王府裡,弘晝的日常愛好不是吃喝享樂,而是拉著府邸中的男女老幼一起大辦喪事。弘晝穿著壽衣,躺在棺材裡打盹,時不時還抓點兒祭品來吃,一副悠然自樂的樣子。對於自己的葬禮,弘晝向來主張風光大葬,所以每次都要置辦齊全,還要附近的文武官員都來弔唁。對弘晝來說,這就是一種享受,所以過不了多久就要來一次,份子錢都收了不少,令人瞠目結舌。

清朝兩百年間最荒唐的親王,傲慢跋扈還有一怪癖,諡號卻極盡褒揚

弘晝撫棺痛哭劇照

如此荒唐過分的舉動,自然有很多大臣看不慣,私底下議論他的人很多,還有人向乾隆皇帝打小報告。然而乾隆皇帝聽完只是一笑了之,不置可否,不僅不批評責罵,反而還將他陸續擢升為正白旗滿洲都統、鑲黃旗滿洲都統、玉碟館總裁、議政大臣等職,並給予豐厚賞賜。慢慢的,一些大臣回過味了,這才是天下第一聰明人啊,太瞭解皇帝的心理了,這才叫活得通透。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弘晝因病逝世,時年58歲。得知皇弟去世,乾隆皇帝發出了“朕弟和碩和親王秉性純誠,持躬端恪,髫年共學,友愛實深……吾兩人者,相規以善,交相勉,相得無間,如是者垂二十年,天倫之樂無過於是”的感慨,下詔賜諡號為“恭”,破例令其子永璧襲封和親王(非世襲罔替爵位本應降等襲封)。

清朝兩百年間最荒唐的親王,傲慢跋扈還有一怪癖,諡號卻極盡褒揚

乾隆皇帝劇照

按照《諡法》中的解釋,能做到尊賢敬讓、既過能改、愛民長弟、執禮御賓之類的人才能獲得“恭”,弘晝與此顯然毫不沾邊。不過這位碌碌平生的大清親王,不僅自己過得富貴逍遙,還保全了子孫後代的榮華富貴,也成就了與乾隆皇帝的兄弟之道、君臣之道。說起來,弘晝也曾是位張揚少年,但當兄長成為皇帝,也許只有他那種荒唐無稽才能讓自己生存下去,而這就是他唯一的選擇。

參考文獻: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列傳七·諸王六(聖祖諸子、世宗諸子)》《清實錄·高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