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1743年的夏天,最高溫度達到了44度,當時的老百姓們怎麼活

夏天,如果天氣太熱,小姐姐們會扇著小手嗔怒道:“哎呀,熱死人啦”。這句話擱現在,頂多就是一個形容詞,但是在古代,還真的有把人熱死的情況,而且不是一兩個,熱死了11400人,這個事就發生在乾隆八年,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最熱的夏天”的那一年。

乾隆八年,也就是1743年。這年的夏天,乾隆坐在宮中,是汗如雨下啊,皺著眉頭說:“這天可是不正常啊”。

1743年的夏天,最高溫度達到了44度,當時的老百姓們怎麼活

天當然是不正常,因為他趕上了史上最熱夏天,據記載,當時熱的北京紫禁城的琉璃瓦被曬化了,宮中燙酒的錫壺被熱融化了,象牙筷子軟成了麵條,連故宮裡15口深井全部見底了。

這一年,有個法國傳教士哥比(A·Gaubli)正好來到中國,也該著他倒黴,一來中國就碰到了史上最熱夏天。這哥比在給家人的信中說到:“三哥,這北京的天兒太熱了,人都給熱死了,熱死的人基本上都是胖子和體力勞動者”。

正好,這個哥比來中國的時候帶了一支老式的溫度計,他把這個溫度計拿到室外一量,乖乖哩,44。4攝氏度!

我們知道,人的正常體溫是37度,超過37度,人體就會感覺到不舒適。如果到了40度以上的天氣,國家就會發布高溫預警,同時停止戶外工作人員的工作。

在乾隆那個年代,哪裡有什麼天氣預報,哪裡有什麼高溫預警,哪裡有什麼空調,為了生活,普通老百姓還是照樣在戶外奔波。

1743年的夏天,最高溫度達到了44度,當時的老百姓們怎麼活

據《浮山縣誌》記載:

夏五月大熱,道路行人多有斃者,京師更甚,浮人在京貿易者亦有熱斃者。

浮山屬於今天的山西臨汾市,從中可以看出,山西也有人在路上曬死,但是北京城更嚴重,有浮山人在北京做生意的,也被熱死了。

民國時期《高邑縣誌》對於這件事也有記載:

(乾隆八年)五月廿八至六月初六日薰熱難當,牆壁重陰亦炎如火灼,日中鉛錫銷化,人多渴死。

到底有多熱?現在的夏天,我們在外面還可以找個樹蔭下,牆角邊涼快一會兒,但是當時,就算你是在牆壁下非常陰的地方,還是感覺到如火灼傷一般的熱。就是熱到你都沒地方躲。

當時可沒有空調,風扇什麼的,就算你在家裡不見太陽,照樣能給你熱死。連鉛都給烤化了,很多人不是熱死就是渴死。

1743年的夏天,最高溫度達到了44度,當時的老百姓們怎麼活

都知道乾隆愛寫詩,國家都遇到這種千年不遇的大旱情了,他還不忘賦詩一首,詩是這樣寫的:

冰盤與雪簟,瀲灩翻寒光,輾轉苦煩熱,心在黔黎旁

這詩的意思就是:雖然我在宮中有冰塊可以消暑,不是那麼的熱,但是我很苦悶,我的子民們啊,你們卻在酷暑中煎熬,我的人雖然在宮中,但是我的心卻是和你們在一起的。

一個憂國憂民的表情包送上。

巧了,也許是心有靈犀。山西巡撫正好上奏說:“皇上,天氣太熱了,很多人都熱死了,河水井水都乾枯了,要不開啟我們官方的冰窖,把我們儲存的冰塊拿出來給百姓們消暑用吧”。

這乾隆剛才還憂國憂民呢,看到這個奏摺,瞬間變臉:“不可能,老子還要用,小凳子,加冰,加冰”。

說到這裡,就要和大家聊聊古代人避暑的神器——冰窖。

曾經就有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古代沒有空調,他們夏天怎麼避暑。其實古代人自然有古代人的智慧,他們在夏天也不是硬抗,古人也有自己的避暑方法。

這個方法就是,在冬天的時候,取大量的冰塊,放置在地下挖好的冰窖中,待到夏天的時候,把冰取出來,放到黃花梨木製成的箱子裡,然後命人在旁邊輕輕地扇動,室內溫度就會降低很多。

這個方法在中國千年的歷史了,在周朝時便已趨於成熟,根據《周禮》記載,當時周王室為保證夏天有冰塊使用,專門設立了相應的機構管理“冰政”,負責人稱“凌人”。

到了清朝的時候,除了在外面取用自然結成的冰,還會主動“製冰”,就是在冬天天氣寒冷的時候,把水質良好的水放置在外面,待到結成冰後取出,儲存起來。

在北京的雪池衚衕、恭儉衚衕還有以前的冰窖,這些都是官窖。民間,也只有少數富賈鄉紳,大戶人家才會有冰窖,一般的普通小老百姓是享受不了冰窖的。

由此看出,不論是古代還是現在,有錢還是王道,即便是碰上自然災害,有錢人的抗風險能力還是要大於沒錢的人。

所以,不多說了,我去掙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