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死前瘋狂的洪秀全:改革,脫險,不和,失敗

洪秀全沒料到,事情轉變得那麼快,誅殺楊秀清竟然會引發韋昌輝叛亂,以及石達開出走。

死前瘋狂的洪秀全:改革,脫險,不和,失敗

洪秀全知道,再不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自己遲早玩完。於是乎,他大致在五個方面進行了改革:

(1)

重用石達開,並封自己的長兄、次兄為“安王”、“福王”。在出了楊秀清以及韋昌輝那兩件鬧心事後,洪秀全終於明白石達開的重要性,但同時也給他提了個醒——沒有絕對的好人!誰知道石達開後來會不會變?所以,派自己身邊人去監視,總能起到點作用;

(2)

高度集權,取消軍師負責制,自己兼任軍師。

(3)

恢復五軍主將制。當年金田舉旗時,正是這個良好的制度使得太平軍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諸多大捷。但是,在五將之二馮雲山、蕭朝貴死後,五軍實際上變成了楊秀清一人的地盤。這下好了,五軍不復,輝煌也漸散。洪秀全企圖以恢復當年的制度,來挽救現在的敗局。

死前瘋狂的洪秀全:改革,脫險,不和,失敗

於是, 他任命金田老將蒙得恩為中軍主將,其餘四位則是後起之秀。

(4)

積極與友軍合作。其實,在19世紀中葉,清朝的地盤上同樣有著一支起義隊伍“捻軍”。不過,二者並沒形成統一戰線,在楊、韋事件後,洪秀全不得不考慮聯合友軍來擴充兵源。

(5)

重用洪仁玕。這位從香港輾轉回京的族弟,接受過多年的基督教教育,洪秀全很是看好他。甚至,他還打破了永不封王的禁令。

事實上,洪秀全的這些做法雖稱不上力挽狂瀾,但確確實實挽救了處於危難之中的太平天國。

僅列舉兩項大捷:

(1)

1858年,江北大營被太平軍攻陷,清軍主將李續賓自殺。

(2)

1860年,江南大營被太平軍打垮。接著,江南提督張國樑、欽差大臣江寧、江蘇巡撫徐有壬等敗亡,就連洋槍隊統帥華爾也被擊斃。

死前瘋狂的洪秀全:改革,脫險,不和,失敗

可惜,洪秀全命不好,他遇到了曾國藩(湘軍創始人)與李鴻章(淮軍創始人)。而且清軍此時已經和外國勢力勾結在一起,隨時準備合攻太平軍。從1862年開始,勝利的天平就倒向了清軍。

而在天京陷落前,主要有三個戰場,分別是李鴻章領導的東線戰場、英法介入的浙江戰場,與最後的天京保衛戰。

其實,太平軍在初期佔據很大的優勢。就拿左宗棠入浙的兵力來說,李秀成、李世賢兄弟的兵力為二十餘萬,而清軍只有三四萬。這七八倍的差距,竟沒被太平軍利用起來。原因就是,李氏兄弟和洪秀全不和,以及外國勢力的介入。

死前瘋狂的洪秀全:改革,脫險,不和,失敗

倘若太平軍上層能同仇敵愾,想必戰況也不至於此。

到了關頭,也就是天京的東、南、西三面盡失時,李秀成曾勸洪秀全面對現實,放棄天京,遷都以保實力。

然而,這些話在洪秀全眼裡那便是妥妥的不忠。因此,他將一切政務都將給洪仁玕,而不讓李秀成插手。二人不和程度,可見一斑。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與世長辭,還不到五十一歲。死前,他還說,“我要去天堂領天兵回來支援。”

死前瘋狂的洪秀全:改革,脫險,不和,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