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石達開被清軍凌遲處死,五歲兒子被清軍收押,要處死時破涕為笑?

翼王石達開,是太平天國中的一位了不起的人,儘管太平天國失敗了,但是翼王石達開卻是一個特殊的存在。20多歲就將清朝名將曾國藩給打得跳河自殺,這樣的戰績註定讓歷史給翼王石達開一些筆墨。

不過石達開的結局不太好,隨著太平天國內鬥開始,石達開就帶著自己的軍隊轉戰各地,一直沒有一個站穩腳跟的地方。最終石達開決定去奪取成都,以成都為根據地,再圖謀大事,只是天不遂人願,石達開最終沒能達成目的,一場大水將石達開阻擋在了大渡河岸邊,給了清軍阻擊的時間。面對河對面的清軍,石達開知道自己大勢已去,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石達開面臨死亡比歷史上許多主帥都要坦然,他沒有選擇最後一搏,為自己贏個好名聲。而是修書一封給到了清軍的統帥駱秉章,大意是希望駱秉章能夠給他一個機會,用他石達開一人的性命去換取他手下將士的性命。

石達開被清軍凌遲處死,五歲兒子被清軍收押,要處死時破涕為笑?

石達開驍勇善戰,即便是陷入絕境,也絕非容易對付之人,這一點駱秉章極為清楚,當他看到石達開的這封信時,儘管內心產生了無數的欽佩,但是他依然是一位清軍的統帥,於是他從清軍利益出發,假意答應了石達開的請求,藉此將石達開騙到了清軍大營,隨後又追殺了石達開的部下,清軍的做法為人所不齒。

石達開被清軍凌遲處死,五歲兒子被清軍收押,要處死時破涕為笑?

石達開死的時候只有32歲,他一生光明磊落,有勇有謀,這最後一次的豪賭也是抱有了一絲僥倖心理,結果還是賭輸了。他來到清軍大營以後,被駱秉章給抓了起來,以謀逆罪論處,並且實施凌遲,據傳石達開被活剮了3000刀,未曾輕哼一聲。也正因為如此壯舉,甚至贏得了清軍的欽佩。

“系以凌遲極刑處死,至死亦均默然無聲,真奇男子也!”

清軍處死了石達開以後,有捉了石達開5歲的兒子,名為石定忠。石定忠雖然尚為幼子,卻頗具其父親石達開的風骨。至於石定忠破涕為笑一事,記載在《石達開在川陷敵及其被害的事實》之中,文中描述,石定忠在清軍獄中哭鬧,由監獄之人上報到了當時的四川按察使楊重雅那裡,楊重雅就命人用布包石灰,捂死石定忠。這件事兒最終落到了獄卒謝福身上,但是這位謝福佩服石達開是一位英雄,就和石定忠直接說了這件事兒,小石定忠一聽要送自己上路,也沒有哭鬧,就問謝福,死後會不會見到自己的父親,謝福一聽這話,眼淚都快掉下來了,就對石定忠扯了句謊,說你死後就會在天上看到你父親石達開了。小石定忠一聽這話,破涕為笑,慨然赴死!

石達開被清軍凌遲處死,五歲兒子被清軍收押,要處死時破涕為笑?

儘管這樣的記載十分感人,但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事實是當時的四川按察使是牛樹梅,不是楊重雅。所以《石達開在川陷敵及其被害的事實》的記載應該不太可信。

我們在來看一下當時駱秉章對此事上報朝廷的奏摺,在《生擒逆首翼王石達開等並剿滅發逆巨股恭摺》中,也有提及到石達開的兒子石定忠的事情,駱秉章當時的意見,是按照大清律例執行,先將石定忠收監,等到了法定年齡在按例處置。

“其子石定忠現年五歲,例應監禁,俟及歲時照例辦理。”

石達開被清軍凌遲處死,五歲兒子被清軍收押,要處死時破涕為笑?

也正因為有這樣的記載,其中的“照例辦理”引來了一些人的揣測,將此“例”視為“石達開被凌遲”,也就是將駱秉章的意見理解為,將石定忠收監,等到多年以後,石定忠到了法定年齡,再進行凌遲處死。乍一看這樣的說法似乎符合我們現代人的理論結構,但是這種說法其實是站不住腳的,畢竟古代對於謀逆來說,可不一定執行類似“未成年保護法”一類的律例。

石達開被清軍凌遲處死,五歲兒子被清軍收押,要處死時破涕為笑?

其實在大清朝的《刑律》之中,對石定忠這樣的情況如何處置有明文規定。像石定忠這樣的“反賊”之子,不知情的情況下,要進行閹割,然後發配到邊疆做奴。十歲以下的等到十歲再執行。石定忠完全符合這樣的情況,所以,駱秉章所說的“俟及歲時照例辦理”正是指這樣的處理,而非等到成人了再執行凌遲。

石達開被清軍凌遲處死,五歲兒子被清軍收押,要處死時破涕為笑?

至於石定忠最後是如何死法,至今仍沒有一個確切可靠的記載。即便如此,一位“反賊”的孩子,在獄中關押等候處置,大清朝的統治者會如何對待石定忠,其實不用非要有什麼樣的記載,只要簡單思考一下即可知道大概。我們只需要知道,石定忠如果活下來,有後人活到今天,一定會自己走出來的,而至今沒人出現,相信石定忠當年死在獄中的機率已經無限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