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代14聖(13):刺客謀士終修仙——謀聖張良的故事

今天來說說謀聖——張良。

張良,字子房,今安徽毫縣人,祖與父相繼在韓國做高官。所以張良的前半生就一直致力於恢復韓國。

古代14聖(13):刺客謀士終修仙——謀聖張良的故事

怎麼恢復呢?年輕的張良想出了一招——暗殺。

於是張良結交了一個大力士,準備在秦始皇出巡的路上設伏刺殺。

哎,秦始皇出巡怎麼淨碰上這種人啊,不是刺客,就是被人鄙視說:“我可以取代他”。怎麼就沒遇上一個獻寶送不死藥的呢?

當時始皇帝規定只有他的馬車可以有六匹馬拉,其他人的馬車最多隻允許四匹馬拉。

本來是講排場,但是在謀聖張良看來這簡直就是自爆嘛,找個大力士,給個大鐵錘,對準六匹馬的車駕,像擲鉛球一樣扔過去,一擊必中,將秦始皇砸得腦漿迸裂,於是秦朝群龍無首,張良便可趁亂摸魚,扶持韓王復國。

古代14聖(13):刺客謀士終修仙——謀聖張良的故事

可是這次,張良草率了!

秦始皇經過多年與刺客周旋,早已練就迷惑敵人的身法。居然命令全體車隊統統用四匹馬來拉車。

望著源源而來、統一著裝的車隊,大力士傻眼了——我王大錘往哪扔錘啊?

張良也傻眼了,但是張良畢竟是張良,他在瞬息萬變之際,敏銳地發現一輛馬車的裝飾與眾不同,簡約中透著豪華,於是朝大力士一使眼色,大鐵錘在天空中劃出一道美麗的拋物線,帶著仇恨,帶著憧憬,帶著風兒,呼啦啦地呼嘯而過,哐當,正中車架,這時從旁邊的車上傳出秦始皇又尖又細的嗓音——弄啥嘞?

原來大鐵錘不幸砸中了副駕,秦始皇倖免於難。

一擊不中,面對蜂擁而上的秦兵護從,張良果斷地選擇——戰略轉移。

經過此次失敗,張良總結經驗教訓——讀書太少。

於是當一個老頭向他扔鞋子的時候,張良拾起鞋,聞出了一絲知識的味道,便恭敬地為他穿鞋,順從地遵從約定,謙虛地向這位黃石公學習,終於打通任督兩脈,成了一等一的謀士。

古代14聖(13):刺客謀士終修仙——謀聖張良的故事

恰逢群雄涿鹿,張良看準時機擁戴原來韓王的後裔,恢復了韓國。並且遇到了途經韓國,西向滅秦的劉邦大軍。

雖然張良只是韓、劉聯合的一個象徵性的參謀官,但是在西進和滅秦的過程中,張良還是出了不少謀,獻了不少策的,很多計謀都是非常英明和重要的。

很快就來到了張良人生的高光時刻——鴻門宴。

古代14聖(13):刺客謀士終修仙——謀聖張良的故事

當時義帝派項羽和劉邦各率一部進攻秦國故地,並相約先入關中者王。

項羽披荊斬棘一路血戰,進入關中,突然發現劉邦早就抄了條沒有多少敵人的小道進入了秦地。

所謂看人挑擔不吃力,劉邦看似兵不血刃進咸陽,其實張良功不可沒,正是他選擇了正確的方針路線,才一路順暢地進軍,而不像項羽只知道殺伐進攻。

項羽是舊貴族出身,所以將面子看得很重,認為劉邦摘了他的桃,要把場子找回來。加之身邊亞父范增的攛掇,所以設下鴻門宴,準備將劉邦一殺了之。

這時,張良的作用體現了出來。

古代14聖(13):刺客謀士終修仙——謀聖張良的故事

當年張良在徐州一帶任俠的時候,結識和庇護過一個逃犯,此人叫項伯,正是項羽的族人。聽說項王要對付劉邦,感念舊情,便偷偷地跑去張良處報信,跟張良說:“兄弟啊,趕緊撒丫子跑吧。”

而張良感念劉邦一路上對自己言聽計從的信任,便將項伯帶去見劉邦,並定下應對策略。

古代14聖(13):刺客謀士終修仙——謀聖張良的故事

針對項羽好面子的特點,囑咐劉邦一定要在項羽面前裝孫子,讓他覺得倍有面兒,再安排樊噲以勇武的形象吸引同樣英武蓋世,對英雄惺惺相惜的項羽,激發他沒落貴族的小情調,從而徹底打消了項羽的殺意,幫助劉邦逃過了一劫,自己也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在其後的楚漢相爭中,又是張良提出了聯合陣線的戰略,聯合所有反對項羽的力量——英布、彭越、田榮等等,使得貌似強大的項羽首尾不能兼顧,疲於奔命,終於兵敗垓下。

古代14聖(13):刺客謀士終修仙——謀聖張良的故事

後來,張良復興的韓國被項羽滅掉了,當劉邦想要開歷史倒車,準備再次分封舊貴族時,張良果斷地提出反對意見——此一時彼一時也,當時立六國後人是為了號召民眾起來反抗暴秦,現在分封舊貴族則會傷了出生入死的將士的心,所以說張良並非愚忠之人,而是審時度勢的真謀臣。

隨著漢朝的建立,劉邦又面臨了新的問題。就是關於接班人的選擇問題。

劉邦不喜歡大兒子劉盈,而想立小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呂后問計於張良,張良覺得太子宜立長君,於是出了個釜底抽薪的主意,找來了四個鬚髮皆白、德高望重的老夫子——商山四皓,這幾位老夫子是劉邦請了半天也請不動的清高人物,讓這四個老人家時時刻刻跟在太子身邊搞行為藝術,劉邦見了,覺得太子羽翼豐滿了,便打消了廢長立幼的想法。

古代14聖(13):刺客謀士終修仙——謀聖張良的故事

相傳,張良自知鳥盡弓藏的道理,急流勇退,漸漸淡出朝政,摒棄人間俗事,專心修道養精,欲輕身成仙。雖然未得圓滿,但也算終老天年。

古代14聖(13):刺客謀士終修仙——謀聖張良的故事

人都想進取,奈何很多人都因為沒有節制的“進取”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又有多少人和張良、范蠡一樣懂得退讓呢?

是故,謀聖之名不虛也。

文 | 雲間大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