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武松殺人出家,魯智深殺人出家,梁山好漢犯了事,為何都喜歡出家?

武松殺了人首選出家,魯智深殺了人,第一反應也是出家。

為啥梁山好漢犯了事,都喜歡出家呢?

武松殺人出家,魯智深殺人出家,梁山好漢犯了事,為何都喜歡出家?

第一,當和尚可以逃避勞役和兵役;第二,當和尚不用交稅;第三,和尚犯了事,可以從輕處理,也就是《續資治通鑑長編》裡寫的“僧尼道士女冠,文武官七品以下者,有罪許減贖。”

那麼,當和尚是不是很容易呢?是不是像電視劇裡演的那樣:某人心灰意冷,便跑到佛門剃度。方丈顧念佛祖慈悲,便收下了這位了卻塵緣的弟子?還真不是。

宋朝人想出家當和尚,剪頭髮是次要的,關鍵是要有度牒,也就是當和尚的身份證。

武松殺人出家,魯智深殺人出家,梁山好漢犯了事,為何都喜歡出家?

這個度牒,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搞到手的。

每年,朝廷都會下發一定數量的度牒,以供有需要的人購買。

這樣,朝廷既增加了國庫收入,也方便了百姓。

因為每個地區的物價不同,度牒的價格也不相同。

如宋神宗時每道度牒官價是130千錢。

但在四川,這個價就翻了一倍不止,約300千錢。

廣西那邊價格更高,被炒到了650千錢。

據《宋會要輯稿》記載,當時的米價每鬥約為七八十文至一百文。

由此推算,一道度牒摺合成米價就是一百三四十石。

宋時1石米約為97千克,這麼算來,一道度牒最低也得要2。5萬斤米的購買力。

武松殺人出家,魯智深殺人出家,梁山好漢犯了事,為何都喜歡出家?

實際上,這個斂財手段,在唐朝就很時興了。

如唐敬宗時的徐州節度使王智興,他在泗州設定戒壇,懸榜招人剃度,給的價格很優惠,每張度牒的費用是2緡。

1緡,就是宋人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價值1000文。

據記載,在很短的時間內,泗州附近就有數萬百姓跑來出家。

後來,江南的蘇州、常州各地的老百姓聽說了,也紛紛渡江北上購買。

到了明朝,朱元璋鑑於和尚太多會影響稅收,便規定度牒每三年頒發一次,而且對剃度僧人數量也做了規定,即大府50名,小府30人、州20名、縣10名。

不管什麼人,一入寺廟便有人供養,又免了勞役稅賦,

許多洞悉內情的權貴,遂將其作為了生財之道。

武松殺人出家,魯智深殺人出家,梁山好漢犯了事,為何都喜歡出家?

洪武初年,一張度牒的購買價是1兩銀子;到了嘉靖時,一張度牒就漲到了10兩銀子。

這是表面上的,背後的層層加碼以及利益勾連,就不說了。反正不可能是表面上的10兩銀子。

1572年,銳意改革的張居正榮升首輔,想處理下濫發度牒的事。

當時,朝廷已經提升了度牒的發放數目,約為每屆1500份。

張居正上奏皇帝,將度牒發放時間,由三年改為六年一次。

為了安撫既得利益者,張居正退了一步,將度牒數量增加到了2000份。

就這樣,蛀蟲們也搬出了信佛的李太后、愛財的馮保太監、內閣老臣呂調陽,和張居正鬧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