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中國“七大古都”六個仍在,唯此城幾近消失……

【文/譚其驤】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曾經做過一統政權或較大的地區性政權的都城的城市很多。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著《歷代宅京記》,其卷一、卷二總序引舉自伏羲至元代歷代首都陪都凡四十六處,卷三至二十列為專篇者凡關中、洛陽、成都、鄴、建康、雲中、晉陽、大名、開封、宋州、臨安、臨潢、幽州、遼陽、大定、會寧、開平十七處。

這個名單一方面不限於首都,也包括了陪都;不單是信史時代,也包括了傳說時代;另一方面則僅侷限於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兩宋、遼、金、元一系列正統王朝的都城,而於先秦列國、五胡十六國、五代時十國等中原分裂時代大小政權,自匈奴、鮮卑以來至後金、準噶爾等各邊區民族政權的都城,多付闕如;所以既沒有包括清以前國史上全部古都,也未能提到這些古都的等差,哪幾個稱得上大古都。

到了20世紀20年代,學術界才有些論著將西安、洛陽、北京、南京、開封並列為“五大古都”;30年代,又將杭州加入,列為“六大古都”。此後六大古都即成為普遍流行的、大多數學者認可的提法,一直沿襲到80年代,如1988年中國青年出版社還出版了《中國六大古都》一書。

中國“七大古都”六個仍在,唯此城幾近消失……

邯鄲臨漳鄴城遺址(圖源自新浪網)

我為什麼要加上一個鄴,說成七大古都呢?這是因為鄴(包括商代的殷)在歷史上的重要性至少不下於杭州。尤其是在公元6世紀以前,它的地位是可以和長安、洛陽相頡頏的。我們講歷史不能只講6世紀以後,所以不能不提它。通常之所以不提鄴,除了因為它作為首都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之久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其他六大首都至今還是著名的大城市,唯有鄴早已成了一片廢墟。但既然是講歷史,就不應該由於今天已經不存在這個城市,就不提它在歷史上曾經幾度作為統治華北廣大地區的首都。所以我認為講中國歷史上的首都,不能再沿襲通常所謂六大古都的說法,應該改提七大古都。

都城是一個政權的政治中心,所以每一個古都應否列為“大古都”之一,主要得看以此城為都的政權疆域有多大,歷時有多久。以此為標準,衡量歷代古都,則無疑此七大古都所統治的地域最廣大,歷史最悠久。這七個古都在歷史上的重要性又有差別,西安、北京、洛陽曾經連續幾個王朝長期作為統一政權的首都,應列第一等。南京、開封作為統一政權首都的時間較短,屬於第二等。安陽、杭州則僅做過較大的地區性政權,屬於第三等。當然前面兩類城市也都或長或短做過大小地區政權的首都。

夏代和商人盤庚以前,都城經常遷移。文獻記載中禹初都安邑(山西夏縣),終夏一代曾遷都陽城(河南登封)、陽翟(河南禹縣)、斟鄩(河南鞏縣)等八次。考古發現的河南登封王城崗、偃師二里頭遺址,都有是夏都的可能。商族自契至湯八易其居,自成湯滅夏至盤庚,遷都五次。可見其時還沒有一個長期穩定的都城。自盤庚遷殷以後至周武王伐紂滅商,殷作為商都凡二百七十三年(後期的約五十年帝乙、帝辛常居離宮朝歌,今河南淇縣)。故周人稱商為殷,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一個長期穩定的都城。商亡而殷夷為墟,後也稱其遺址為殷墟,在今河南安陽市西北小屯村及其周圍。

中國“七大古都”六個仍在,唯此城幾近消失……

河南安陽,殷墟甲骨文碑林(圖來源於視覺中國)

殷墟東北四十里有六朝時的鄴都遺址,今屬河北臨漳縣界。鄴城相傳建於公元前7世紀春秋齊桓公時,前5世紀戰國初魏文侯曾在此建都。兩漢時為魏郡治,東漢末移冀州來治。190年袁紹領冀州牧,不久又兼併了並、青、幽三州,鄴城遂成為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的統治中心。204年曹操破袁氏,繼承了袁紹的舊業而進一步統一了黃河流域。曹操自領冀州牧,繼而自署為丞相、封魏公、晉魏王。此後黃河流域名義上雖然還是漢朝,都城在許(河南許昌),實際上的政治中心則在丞相府、魏都所在的鄴。“洛陽紙貴”的左思《三都賦》,即指蜀都成都、吳都建業和魏都鄴。220年曹丕篡漢,次年都洛陽,鄴才降為陪都之一。

十六國時從335年起至370年,北朝從534年起至577年,後趙、冉閔、前燕及東魏、北齊相繼都鄴,合計共七十八年。北周滅北齊,以鄴為相州、魏郡治所。580年,相州總管尉遲迥起兵討楊堅失敗,堅焚燬鄴城,徙其民人及相州、魏郡、鄴縣於南四十五里的安陽城,改置芝靈縣於故址。590年複名鄴縣,至北宋時省入臨漳。這個千年名都,為楊堅所毀,至此竟然連做一個縣治的地位也維持不住了。鄴的故址今已成為一片廢墟,而城垣遺蹟猶可辨認。有南北相連的二城:北城曹操因舊城增築,東西七里,南北五里,北臨漳水。後世漳水南移,故址遂隔在北岸。南城築於東魏初年,東西六里,南北八里餘,在今漳河南岸。

鄴都被毀後三百四十餘年,五代的唐、晉、漢三代又有所謂鄴都,是當時的陪都之一。這個鄴都已不是魏晉南北朝的舊鄴都,而是今大名縣東的唐魏州、宋大名府城。大名雖在古代鄴城之東約百五十里,其所以被稱為鄴都,當是由於它實際上是代替了鄴城成為河北平原南部的政治經濟中心。

殷和鄴都是安陽的前身,安陽繼承殷和鄴成為河北平原南部太行山東麓的都邑。所以追溯安陽的歷史,應該肯定它是公元前14世紀至前6世紀中國史前期重要古都所在地之一。但殷都時的商朝、鄴都時的曹魏、後趙、前燕、東魏、北齊的疆域都只侷限於中原,所以安陽在七大古都中的地位應列在西安、北京、洛陽、南京、開封之後,居第六,列第三等。

中國“七大古都”六個仍在,唯此城幾近消失……

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長安城

為什麼最早只提五大古都隨後改提六大古都,現在我們又要提七大古都?20世紀20年代之所以只提“五大古都”,是因為西安、洛陽、北京、南京、開封都曾經做過全國性的首都,而其他古都沒有。30年代之所以要加上一個杭州成為“六大古都”,是因為注意了杭州儘管只做過半個中國的都城,其城市的繁榮昌盛程度,卻不亞於甚或有過於全國性的五大古都,並且和五大古都一樣,到今天還是一個大城市。但既然提了杭州作為大古都之一,那就不該不提安陽。安陽之所以30年代以來長期沒人提起,一則當由於偶然的疏忽,再者則由於殷鄴久已為廢墟,近今的安陽又不是一個著名的大城市,一般人往往著眼於今天的大城市談古都,就難怪數不上安陽了。而我們現在之要改提包括安陽在內的“七大古都”,這是因為談古都首先應著重歷史上的實際情況。不應以古都的後身今天的城市的大小為取捨的標準。在6世紀以前的二千年中,殷鄴應該屬於第一等古都。由於近一千四百年來沒有再成為都城,所以在整個中國史裡便只能列為第三等古都了。但它的重要性應僅次於五大古都,比只作為南宋偏安江淮以南的都城杭州應略高一等。

中國的建都史大致可分為前後兩期,從殷周直到北宋這二千四百年是為前期,其時一統政權和統治北半個中國的大地區性政權的首都殷(鄴)、長安、洛陽、開封,都在中原地區(北緯35度左右1度許,東經108—114度),江南的南京只做過統治南半個中國的地區性政權的都城,而位於華北平原北端的北京,則根本還夠不上做較大政權的都城。所以這前期又可以叫作中原期。自12世紀初葉宋室南渡以後至今八百多年是為後期,一統政權和大地區性政權的首都都離開了中原,或向南移到了江南,杭州做了一百五十年的南宋都城,南京做了五十年的明朝初期首都,又做了此後二百二十年的陪都,直到近代還做過太平天國和民國的首都;或向北移到了北京,先還只是北半個中國金朝的首都,隨後又發展成為元、明、清三代的大一統王朝的首都,直到近代還做過民國的首都;今天仍然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杭州、南京、北京在前期四大首都之東,距海不遠,所以這後期又可以叫作東移近海期。

為什麼前期的大政權要選擇中原內地的長安、洛陽、鄴、開封作為首都,後期的大政權要選擇東部近海的杭州、南京、北京為首都?又為什麼前期和後期在各個時代要選擇不同的城市為首都?這需要我們對歷史上擇都的條件和首都在歷史上所發生的作用做一番分析。

歷代統治者主要是根據經濟、軍事、地理位置這三方面的條件來考慮,決定建立他們的統治中心——首都的。經濟條件要求都城附近是一片富饒的地區,足以在較大程度上解決統治集團的物質需要,無須或只需少量仰給於遠處。軍事條件要求都城所在地區既便於制內,即鎮壓國境以內的叛亂;又利於御外,即抗拒境外敵人的入侵。地理位置要求都城大致位於王朝全境的中心地區,距離全國各地都不太遠,道里略均,便於都城與各地區之間的聯絡,包括政令的傳達、物資的運輸和人員的來往。設若地理位置並不居中,但具有便利而通暢的交通路線通向四方,特別是重要的經濟中心和軍事要地,則不居中也就等於居中。所以地理位置這個條件也可以說成交通運輸條件。

當然歷史上任何時候都並不存在完全符合理想、兩方面條件都十分優越的首都,所以每一個王朝的宅都,只能是根據當時的主要矛盾,選擇比較有利的地點。首都的選定一般都反映了該時期總的形勢,反過來,首都的位置也對此後歷史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

中國“七大古都”六個仍在,唯此城幾近消失……

《輿地勾稽六十年》

作者:譚其驤

北京出版社

(本文原載於微信公眾號“大家小書”,觀察者網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