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寫給女兒的中國歷史2-11:春秋戰國時期的縱橫家、名將和美女

寫給女兒的中國歷史2-11:春秋戰國時期的縱橫家、名將和美女

縱橫家們

法家主導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內政和變法、改革,這個我們前面已經說了,這個章節我們重點講講縱橫家和兵家,以及春秋戰國介入到政治中去的美女。

縱橫,是合縱和連橫的統稱。戰國晚期,經過商鞅變法的秦國已經發展成超級大國,實力全面壓倒其他各國,函谷關東方六個大國唯有聯合起來才能對抗強秦,六國之間的聯合就是合縱。而為了破除東方六國合縱,秦國就通過出讓部分利益的方式與六國中的某些國家建立聯盟,遠交近攻,這就是連橫,最典型的就是與齊國的關係。期間,出現了專門說服諸侯們參與合縱國聯盟或是連橫國聯盟的超級說客們,他們在諸侯間縱橫捭闔、建功立業,被人們稱為“縱橫家”。

戰國時期最著名的縱橫家當屬蘇秦和張儀。

蘇秦是雒陽人,屬於周天子治下之地的子民,他是合縱的代表人物,最成功的案例是逐一說服東方六國合縱抗秦,任“縱約長”,並佩帶六國相印,迫使秦國15年不敢出函谷關,現在廣東潮劇還有一出很有名的曲目叫《六國大封相》,講的就是蘇秦的故事。

與蘇秦相對應的,是連橫的代表人物張儀。張儀和蘇秦師出同門,都是鬼谷子的學生。張儀出仕秦國為相,奉命出使遊說東方各國親善秦國,破壞合縱。最成功的案例當是“張儀戲楚”,他以秦國割讓土地的條件誘使楚國退出合縱,並與齊國交惡,齊國轉頭與秦國建交;楚懷王得知被張儀欺騙後惱羞成怒攻打秦國,結果又被秦、齊組隊痛毆,喪兵失地;楚懷王恨張儀入骨,寧願用土地跟秦國換取張儀的命,結果秦國得了土地,而張儀的代價卻僅僅是在楚國當了幾天囚徒,幾天後張儀就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楚懷王赦免了自己;更誇張地是,他還進一步說服楚國與秦國也結了盟。張儀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其手段、能力可見一斑。

說完縱橫家,我們說名將。這裡的名將可不是我來定的,評選標準是配饗武廟,就是被歷朝統治者供進武廟的人物。除了姜太公坐了武廟正位外,配饗武廟的春秋戰國時期名將一共有12位,陣容龐大。

吳國有孫武。戰績是攻陷楚國郢都,幾乎滅楚,他的著作就是大名鼎鼎、影響中國乃至世界幾千年的《孫子兵法》。

齊國有管仲、田穰苴(rǎng jū)、孫臏和田單。管仲的故事我們前面已經提過了;田穰苴是齊景公時候的人物,與晏子同時期,因曾經擔任大司馬的職務,因此又被稱為司馬穰苴,他的主要功績是治軍嚴謹,打敗晉軍,著有兵書《司馬法》;孫臏就比較耳熟能詳了,圍魏救趙、圍魏救韓,馬陵之戰擊敗龐涓,“田忌賽馬”的策略也是出自孫臏之手,著有《孫臏兵法》;田單最有名的就是“火牛陣”,齊國當時在樂毅率領的五國聯軍的攻擊下幾乎亡國,田單困守小城即墨,危亡之際力挽狂瀾,以火牛陣大破燕軍,收復失地。

魏國有吳起。吳起既是改革家,也是軍事家,在內政和軍事上都有極高成就,他多次擊敗秦國,攻佔秦國土地,軍事上與孫武並稱“孫吳”,著有《吳子兵法》。

燕國有樂(yùe)毅。前面內容中已經有提及,在戰國曆史中,燕國唯一一次露臉、佔據C位的機會就是樂毅給的。樂毅率領燕國軍隊、聯合其他4國把東方傳統大國齊國打得沒脾氣,只剩下小城即墨苟延殘喘,如果不是因為燕王猜忌,逼走樂毅,根本就不會給田單上演“火牛陣”戲碼的機會,齊國說不定就此滅亡了。

秦國有白起和王翦(jiǎn)。白起被網友們稱為“戰神”,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除了趙國名將廉頗和李牧,沒有人能擋住他前進的腳步,他同時也是個殺人魔王,與趙國的長平之戰,他下令坑殺了已放下兵器投降的40萬趙國降兵,也因此他被秦王賜死,身後也是備受爭議,後來在被供入武廟之後又被撤了出來。王翦是與白起並稱的“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秦滅六國,除韓國之外,其他五國都是被王翦及其兒子王賁(bēn)所滅。秦國名將很多,除了白起和王翦、王賁父子外,還有蒙敖(áo)、蒙武、蒙恬(tián)、蒙毅一家祖孫四人,還有司馬錯、王齕(hé)、李信、章邯(hán)等。

趙國也是盛產名將,有廉頗、李牧和趙奢(shē),其中廉頗和李牧也位列“戰國四大名將”。廉頗的故事耳熟能詳,廉頗與藺相如“負荊請罪”“將相和”的故事,還有“廉頗老矣,善能飯否”的典故都入選中學語文課本,廉頗擅長守城,如果不是趙王中了秦國的離間計,用趙括替換了守城的廉頗,就不會有後面的長平之敗。李牧前期的功績是抗擊北邊的匈奴、林胡和東胡,後期是在廉頗被逼出逃後成為抵禦秦國的主要將領,在肥之戰、番吾之戰中大破秦軍,可惜這樣的頂樑柱卻被趙王冤殺,趙國自毀長城,只三個月後便被秦將王翦攻陷國都邯鄲,國滅。趙奢也是一個嚴於治軍、嚴於律己的人物,曾在閼(yān)與之戰中大敗秦軍,秦軍縱橫天下,卻屢敗於趙國,可見當時趙國軍隊之強和名將之盛。可惜虎父犬子,後來長平之戰的主將趙括就是趙奢的兒子。

春秋戰國時期身陷政治漩渦的美女有好多,我們挑比較最為出名的幾位說一下。

寫給女兒的中國歷史2-11:春秋戰國時期的縱橫家、名將和美女

一是西施。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本名施夷光,越國勾無苧蘿村人,就是現在的紹興諸暨人,據說她在溪邊浣紗的時候,美得連水裡的魚兒見到她在溪水中的倒影都不捨得離開,所以她是“閉月修改、沉魚落雁”中的“沉魚”;鄰村的女子都忍不住要模仿她,因模仿得不像還被村民取笑為“東施效顰”。越國敗於吳國後,她被越王勾踐選為迷惑吳國君王的工具獻給吳王夫差,成為高階間諜。勾踐滅吳後,傳說西施跟隨范蠡離開吳國,不知所終。

二是南子。她是春秋時宋國的公主,嫁給了衛靈公,跟西施的稱呼一樣,子是她孃家的姓。嫁到衛國後,她干涉衛國國政,給衛靈公吹枕邊風,驅逐反對她的朝臣。同時,她還是一個不安於室的女人,私通宋國公子。衛國太子深以為恥,派人刺殺她,刺客卻因為南子的美貌不忍下手,反而向她出賣了太子。南子得知後,驅使衛靈公驅逐太子。衛靈公死後,被驅逐的太子回國奪位,殺死南子。南子之所以這麼出名,是因為她出現在儒家經典《論語》之中,書中記載孔子周遊列國時,在衛國與南子有過一次並不愉快的會面。南子仰慕孔子,趁孔子入衛之時召見孔子。因為南子名聲太壞,孔子雖不得已與其會面,但過後卻深為鄙視。《論語》有“子見南子”的一段話:“子見南子,子路不悅。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書中孔聖人指天發誓的樣子很真實、很可愛。後人對這段話的解讀各有不同,但有一點意見是一致的,就是孔子鄙視南子的為人。

三是羋(mǐ)月。之所以提羋月,是因為前段時間的熱播劇《羋月傳》。羋是楚國的國姓,羋月是楚國的公主,嫁給了秦惠文王嬴泗為妾,不是正妻。惠文王死後,兒子秦武王即位,但很快年輕無子的秦武王因為舉鼎被巨鼎壓死,羋月趁機扶持自己的親生兒子嬴稷(jì)即位,是為秦昭襄王。因嬴稷即位時尚年幼,羋月以太后身份攝政。為穩定局勢,她肅清惠文王后、武王后以及與嬴稷不和的其他王子,執政期間她攻滅西部遊牧部落建立的義渠國,一舉消除秦國的西部大患,功勞甚大。但她犧牲色相勾引義渠王,然後設計將他殺害的手段備受時人和後人爭議。權力是會上癮的,羋月執政後,任用親信控制朝政,限制秦昭襄王的權力,導致母子爭權、失和。最後昭襄王獲勝,羋月太后被廢。這裡多說一句,昭襄王就是秦始皇嬴政的曾祖父,羋月執政為秦軍東出免除了後顧之憂,為秦始皇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四是夏姬。夏姬是鄭國的公主,姬是她的姓,“夏”是她第一任丈夫的氏。她先嫁給陳國司馬夏御叔為妻,丈夫早死,生一子名夏徵舒。寡婦門前是非多,更何況夏姬相貌極美,又不安於室,媚聲遠播。陳國國君陳靈公和大臣孔寧、儀行父先後都與夏姬有染。夏徵舒長大後繼承父親的官職,對母親的這些關係深以為恥,在一次夏姬與陳國君臣幽會時,他一時憤起,遂殺陳靈公,進而掌控陳國朝政;孔寧、儀行父兩位狼狽為奸的大臣逃到楚國控訴夏徵舒弒君,身為霸主的楚莊王出面為陳靈公主持公道,藉機出兵攻打陳國,殺夏徵舒,陳國差點因此滅國。

故事至此還遠未結束,楚莊王見到作為戰俘的夏姬,也為其美貌而動心,想納為妃子,結果身邊有個大臣叫巫臣的,竭力反對,理由是這個女人剋夫、不祥。楚莊王被說服了,便把夏姬賜予了一位喪偶的大臣連尹襄老。結果夏姬真不愧剋夫之名,成婚不到三個月,連尹襄老就在一次與晉國的戰爭中戰死了。夏姬再次成為寡婦,不過這個時間很短,因為連尹襄老的兒子在父親屍骨未寒之際就立刻下手,佔有自己這位名義上的母親。這個時候,出乎人意料的反轉劇情出現了,夏姬和巫臣私奔了!巫臣,正是那位對著楚莊王鐵骨錚錚、義正言辭說著夏姬剋夫不祥、堅決反對楚莊王納妃的臣子。原來這位表面上道貌岸然的臣子反對楚莊王納妃是有私心的,因為他自己也喜歡夏姬!這次為了能與夏姬私奔,他不惜帶著她叛出楚國,一路逃到晉國。楚莊王惱羞成怒,一氣之下把巫臣留在楚國的家人統統殺掉。逃到晉國的巫臣得知家人被殺,為了報仇,跑到吳國,極力慫恿吳人與楚國為敵,並教導吳人車戰之法,後來吳國果然出兵攻陷楚國郢都,差點滅掉楚國。由此可見夏姬的魅力之大!

寫給女兒的中國歷史2-11:春秋戰國時期的縱橫家、名將和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