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呂布的民間風評:三姓家奴,難以收穫敬佩

呂布為何多次易主?

在《三國演義》之後,有很多人開始對三國時期的英雄的武力值進行了對比,其中呂布的武力值排在了第一位。確實,根據史書,劉關張三個人加起來都未必的呂布的對手。由此可見,呂布的身手確實厲害。在那個群雄比起的年代,武力值高,就有可能受到關注,而外界對呂布的關注則更為尤甚。但是呂布在民間的風氣卻很差。這主要是因為呂布本人曾是三姓家奴。那麼武藝高強的呂布為何會出現這樣的醜聞呢?

呂布的民間風評:三姓家奴,難以收穫敬佩

根據史書記載,呂布曾經相繼效力過丁原、董卓和王允,所以後人在評價他的時候,常常會有三姓家奴進行評論。呂布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差評,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呂布本人有勇無謀,時常聽耳邊風。呂布本人雖然武力高強,但是令人感到遺憾的是,他的本領沒有用到正道,甚至讓人看不起。其實在那個時代,武力值高是一個優勢,但是更優勢的是有才能且忠誠的高手。而呂布缺少的正是忠臣二字。他以自己的利益為主,將有恩與自己的丁原除掉。由此可見,呂布被說成是野蠻之人也不辜負他。

呂布的民間風評:三姓家奴,難以收穫敬佩

二是三國時期極為看重忠義二字,不論是當時,還是現在,忠義都是判斷一個人道德高高低的重要標準。呂布眼中毫無忠義二字,常常將自己置身於關羽等人的對立面,因此關羽有多少好評,那麼呂布就有多少差評。三是以私利為先,從背叛丁原開始,到後來的董卓和王允,呂布的離開和選擇幾乎都是由於個人私利,他將個人的私利看極重,甚至不惜背叛自己的恩人。因此,呂布這種人在崇尚忠義的三國時代,必然不會受到歡迎,最後竟然連仁義至極的劉備都不願為呂布說情,由此可見,呂布到了最後已經成為眾矢之的。呂布的境況,從側面說明了三國時期,缺乏的歸根結底不是有才之人,而是忠義之人。

呂布的民間風評:三姓家奴,難以收穫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