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諸葛亮的一生,成敗並不重要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我們對諸葛亮的第一印象,他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象徵。諸葛亮早年躬耕南陽,27歲前身逢亂世,經歷旱災和水災。27歲下山輔佐劉備,飛黃騰達11年,然後終究抵不過歲月,在蜀國最後十幾年的掙扎之後而不了了之。

諸葛亮的一生,成敗並不重要

圖源網路,侵刪

諸葛亮出山之前,在隆中把當時的軍政時務研究得非常透徹,把各地文武將領的底細也摸得非常清楚,因為他所在的地方隆中在當時是訊息非常靈通的地方,就相當於現在的樞紐地。諸葛亮是有抱負的,有機會就會參與政治,不然他也不會這麼苦心研究。在我們沒遇到機會的時候,要不斷提升自己,等到有一天伯樂來了,你自然就能成為千里馬。

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就說明了當時的整個環境情況,曹操剛打敗袁紹,勢力強大,不能與之抗衡。孫權佔領江東,已歷三世,地勢險要也不能與之相爭,唯一可走的路就是聯吳抗曹。這也是諸葛亮從始至終貫徹的方針。諸葛亮選擇下山輔佐劉備是因為劉備一心只想著天下蒼生,並且匡扶漢室。諸葛亮下山後第一個要面對的就是劉備的結拜兄弟張飛和關羽,當年劉備三顧茅廬把你請下來,他們兩個心裡多少有點不悅。

諸葛亮的一生,成敗並不重要

圖源網路,侵刪

後來曹軍來攻,諸葛亮用計火燒博望坡使得張飛關羽二人心服口服,所以在擔任職位之前要想一想自己到底有沒有這個本事,否則最後難堪的還是自己。既然諸葛亮之前就想好了要聯吳抗曹,那麼後來肯定會和孫權這邊打交道,孫權在見諸葛亮之前決定讓諸葛亮先和群臣交流交流,便有了“舌戰群儒”的美談,這也是諸葛亮之前在隆中做好的充分準備。可是東吳的周瑜知道諸葛亮竟然比自己好像還要厲害,就一心想要除掉諸葛亮,其實並不是周瑜的嫉妒之心,而是害怕這種人如果不能為東吳所用,後來必是大患,這點從周瑜當年請魯肅來東吳可以看出。

但是後來諸葛亮三氣周瑜,周瑜被活活氣死,其實氣死他的是他自己,諸葛亮並沒有存心要氣周瑜,而是一心一意想要和周瑜聯合,但是周瑜就始終想不明白,這也是他的一大不幸。司馬懿和周瑜就是截然相反的例子,一個把諸葛亮當憎恨的物件,一個把諸葛亮當學習的物件。

周瑜使計讓曹操殺了蔡瑁,張允,想派魯肅去打聽諸葛亮是否知道,當然諸葛亮肯定知道的,結果周瑜氣不過,又讓諸葛亮三日造十萬只箭,這便有了後來的草船借箭。諸葛亮立下生死狀造箭,是因為他對天文地理非常瞭解,知道江邊這幾天會有濃霧,所以才敢立下軍令狀。當然這也是非常冒險的,畢竟還有其他很多因素,但是這是合理的冒險,而不是盲目的冒險。

赤壁之戰曹操大敗,逃走華容道,諸葛亮在派兵追趕曹兵之時沒有派到關羽,因為他知道關羽的性子肯定不服氣,會來找他,而諸葛亮的目的就是讓關羽主動來找他,才能談條件。最後關羽立下軍令狀,放走曹操就被處死,結果關羽在華容道放走了曹操。其實這一切都是諸葛亮知道的事情,第一曹操現在不能殺,殺了東吳勢必來攻。第二讓關羽放了曹操以還當年的人情,這何樂而不為。可見諸葛亮想得很長遠,而不是一味地要除掉曹操。

諸葛亮的一生,成敗並不重要

圖源網路,侵刪

後來劉備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諸葛亮繼續輔佐劉禪。劉禪自己是不想當皇帝的,但是當時的制度讓他被迫當了這個職位,雖說是付不起的阿斗,但是人家也沒有錯,誰叫我是被迫的呢。所以劉禪是制度上的悲劇人物。但是諸葛亮還是對劉禪畢恭畢敬,這是諸葛亮的修養,可見他並不是曹操那樣想謀權篡位的人。後來諸葛亮親征南蠻之地,七擒七縱孟獲,因為孟獲是一個很難讓人心服的人,但是一旦這種人心服之後就是死心塌地,所以諸葛亮不惜花費時間精力收服的就是孟獲的心,從此南方平定。可見真正能讓人心服的並不是戰爭和暴力,而是文化。

諸葛亮的一生,成敗並不重要

圖源網路,侵刪

諸葛亮如此廣大神通但是也要有後繼之人,後來諸葛亮出祁山北伐,遇到一位文武雙全,智勇兼備的人才,這就是姜維,而姜維正是一匹千里馬,諸葛亮也有很好的識人眼光。後來與司馬懿交戰當中,有一個地方是必爭之地,街亭是交通樞紐。馬謖自薦守街亭,馬謖是諸葛亮一手栽培的人物,但是劉備生前就說過馬謖只是嘴巴會講而已,但是最後諸葛亮還是讓馬謖去守街亭,這是他一生中最重大的失誤,也是情感超過理智的後果。後果可想而知,最後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前面說到司馬懿把諸葛亮當做學習的物件,不管諸葛亮怎麼氣司馬懿,他都能忍,司馬懿的忍辱功是值得我們借鑑的。

諸葛亮的一生,成敗並不重要

圖源網路,侵刪

後來諸葛亮兩度上《出師表》只為完成先帝之遺願,我們對他這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實在是不得不感動。公元234年,諸葛亮迎著秋風,望著“克復中原”的旗幟,嘆曰:“悠悠蒼天,何薄於我!”說完,羽扇落地歸天了。司馬懿得知此事肯定追趕,但是諸葛亮死後還用計嚇退司馬懿,可見諸葛亮的大局觀。後來馬岱也按諸葛亮的吩咐殺了魏延。

諸葛亮的一生,成敗並不重要

圖源網路,侵刪

諸葛亮是一位領導者,也是一位被領導者,而且只有他達到了“領導就是被領導,被領導就是領導”高超的藝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