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代地圖隨筆:上北下南終是正途

你看地圖有強迫症嗎?有些人非得心中默唸“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確認再三,才敢找目的地座標。又或徑自居南面北端著地圖,覓得心之所往便轉身探尋,誓要一往無前,奈何三四分鐘後又找不著北了。如此反覆曲折,臨了目的地,長舒一口氣兒,在默嘆鄙人不才但能力卓絕的同時,還不忘補上一句經典國罵。

我們犯糊塗,是因為心懶,但方法大體一致且無誤。可祖輩們也為此發了大牢騷、真牢騷。唐宋明清地圖有以南為上的,有以北為上的,東西為上者也不少。清代大學問家俞正燮甚至建議:“凡輿地懸圖宜以北為上,几案展閱之圖宜以南為上。”(《癸巳存稿》)掛著用的是上南下北,平著看的是上北下南,朝廷修圖的自己看著辦吧。這也怪不得俞老先生甩鍋,因為這個問題是老祖宗們留下的。可以前真是這樣的嗎?

至少先秦兩漢不是,因為彼時“上南下北、左東右西”才是製圖方位標準。首先,談一下當時的方位觀念。舉個例子,《琅琊榜》中的“江左梅郎”梅長蘇(胡歌演繹),為洗冤復仇而刮骨易容隱忍十數載,最後以殘軀赴國戰而殤。為何作者寫小說的時候不用“江右梅郎”“江南梅郎”“江北梅郎”或“江西梅郎”?品一品,是不是味道不對。為什麼呢?一言蔽之——文化基因使然。“江左”代表了悲情,“江左”即是“江東”。項羽與八千子弟便於此西出而逐鹿,《史記·項羽本紀》有言:

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霸王別姬,烏江自刎,江東悲愴,這些都根植在國人內心深處。江東即江左,而江左梅郎也是個悲情人物。此外,河右即黃河之西(甘肅段),也稱河西;山左即太行山以東,也就是山東。又比如《鹽鐵論》記載:“秦左殽函,右隴阺,前蜀漢,後山河,四塞以為固。”左東右西,自然也就前南而後北,用在地圖上便是上南下北。

接著看戰國秦惠王時期的木版地圖,如下:

古代地圖隨筆:上北下南終是正途

放馬灘地圖1A

這幅地圖所繪便是今天甘肅天水麥積區的一部分。現代衛星地圖如下:

古代地圖隨筆:上北下南終是正途

天水市麥積區

也可以是這樣的:

古代地圖隨筆:上北下南終是正途

渭河水系圖(區域性)

比較明顯的兩條河流分別是永川河和東柯河,屬於渭河支流。把木版地圖倒過來就容易理解了。那時候的地圖方位和現在是相反的。

地圖按照“上南下北”似乎已經約定俗成。可是老祖宗們想法很多,南宋景定二年所修《景定建康志》所附諸圖竟然有上東、上西、上北、上南四種定向。僅列兩例,如《皇朝建康府境圖》“上東”:

古代地圖隨筆:上北下南終是正途

建康府境圖

《府城之圖》“上北”:

古代地圖隨筆:上北下南終是正途

府城之圖

一直到明末,傳教士利瑪竇把測量經緯度概念和方法介紹到了中國,人們才慢慢接受了地圖上北下南的定向規則(以經線為準)。康熙年間,在白晉、張誠、劉應等西方傳教士的幫助下,清廷完成了《康熙皇輿全覽圖》,截圖(山東半島)如下:

古代地圖隨筆:上北下南終是正途

山東

視覺上終於舒服了,心中卻不是滋味。地圖定向問題並不是中西差距所在,而是一幅圖背後的科技力量。西方僅用了不到百年就實現了大跨越,俞正燮這些大儒精英們卻在糾結看地圖是上南下北還是上北下南的問題。危機將至,大廈傾危,康熙之後,百年而覆,百年終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