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河洛為王裡,崤函為帝宅,洛陽史就是中國整個墓葬發展史

在面積約 1300 平方千米的伊洛盆地內,水系格局存在很大程度的變動。現今洛河下游洛陽市與偃師交界處,即漢魏洛陽城西南到今伊、洛河交匯處的河段並非先秦及漢魏時期的古洛河,它是因“堰洛通槽”的水利工程透過人工干預而改道的。

漢魏時期,為了保證“東通河濟,南引江淮”的漕運暢通,于都城西南處一帶堰塞疏導洛水,橫絕谷水,迫使部分河水流入作為人工渠的陽渠,以助行舟,方便水運。陽渠是東漢洛陽城的主要供水渠道和漕運的必由之路,也成了漢魏洛陽城的護城河。“堰洛通槽”使陽渠成為主水道,最終變遷成為現今的洛河。這一人工改道雖有通航之便,但河道氾濫愈發嚴重,伊洛盆地頻繁遭受洪澇災害,河道周邊的區域性都城遺址被沖毀。而後,古洛河水流量逐漸減少,流速減慢,河道逐漸淤塞最終廢棄,而後形成現今的洛河與伊河。

根據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洛陽附近的歷史地圖相關資訊,可以將漢魏洛陽城時期伊洛盆地內的水系格局轉譯到現今地圖上。同時在今洛陽南部古城路附近發現古洛水遺址,此與今洛水位置相差較大,可見古洛水的歷史空間擺動範圍較大,幾乎覆蓋整個伊洛夾河區。

釐清古今洛河的空間關係,可以發現大洛陽的都城遺址均背靠邙山、面向古洛河。隋唐洛陽城雖跨洛河而建,但其宮城重心仍在洛北;漢魏洛陽城在其漢魏時期南鄰古洛河,只是今洛河往北擺動至城址中間;二里頭遺址位於今洛水南側,而在夏朝城建時期甚至到漢魏時期二里頭城址均位於古洛水北側;偃師商城很明顯其城址一直位於洛水北側。

中國古代以水之北、山之南為“陽”,因此謂伊洛盆地內的城池為“洛陽”

邙山陵墓群——宅墓一體到城陵一體

河洛為王裡,崤函為帝宅

,伴隨著都城的營建,洛陽也擁有豐富的墓葬遺址。

洛陽古代墓葬數量之多、時代延續之長、墓葬所屬階層之全、墓葬種類之豐富,幾乎囊括了中國整個墓葬發展史

邙山陵墓群位於洛陽市的北部、東部和東北部,地跨洛陽市區、孟津縣和偃師市,陵墓群所在區域東西長 50 千米,南北寬 20 千米,佔地面積 756 平方千米,包含 300多個自然村。墓葬年代從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一直到五代的後唐,大致呈東西向長條形分佈,可分成 4 段:西段(北魏陵區)、中段(東周、東漢、後唐陵區)、東段(西晉、曹魏陵區)、夾河段(東漢、西晉墓群)。伴隨著洛陽的都城營建史,從東周時期開始,邙山便成為人們理想的安息之地,此後的兩千多年逐漸形成了崇尚歸葬的習俗。久而久之形成了冢臺林立,松柏鬱郁,墓碑高聳,石刻成群的歷史人文奇觀。

河洛為王裡,崤函為帝宅,洛陽史就是中國整個墓葬發展史

洛陽墓葬包含了全面的墓主所屬社會階層,墓葬等級明顯。既有巍巍壯觀的帝陵,也有地位高低不同的王侯品官墓;既有規模較小的庶人、平民墓,也有處於社會最底層的、被任意驅使的刑徒之墓地。諸侯貴胄墓葬與帝陵相伴,貴族與平民墓葬相間,奴隸主與奴隸墓葬對立,形成帝陵、王侯官墓、平民墓、刑徒奴隸墓等階層完整的墓葬體系。其中包含 24 座帝王的陵墓,商湯帝陵 1 座,東周帝陵 8 座,東漢帝陵 5座,曹魏帝陵 1 座,西晉帝陵 5 座,北魏帝陵 4 座,唐帝陵 2 座,五代後唐帝陵 1 座。帝陵倚邙山緊密分佈於歷代都城遺址周邊,未與都城有空間上的對位關係。

河洛為王裡,崤函為帝宅,洛陽史就是中國整個墓葬發展史

東周之前,墓葬空間多分割槽集中於城池之內,從而體現出宅墓一體的初期形態。夏朝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周成周城河王城遺址均是如此。居住、墓葬、手作坊成為不同的功能區分佈與都城遺址內部。二里頭宮城遺址周邊集中分佈了貴族墓葬區、祭祀區、手工業作坊等。偃師商城遺址內發現各型別墓葬 100 餘座,主要分佈在大城城牆內側,同時城址東側出現商湯帝陵 1 座,都城與墓葬的關係開始發生變化。

周朝作為洛陽墓葬形態的重要轉型期,其都城外圍周邊出現 8 座東周帝陵,周王城內依然混合分佈了宮殿區、糧窖區、作坊區和墓葬區。而從漢魏洛陽城到隋唐洛陽城開啟了洛陽大型都城的歷史篇章,都城遺址內便鮮見大型的墓葬區,而都城外圍則形成獨具規模的大型邙山陵墓群,包含了帝陵在內的多階層墓葬形態。至此,都城與墓葬的空間結構呈現從宅墓一體的初期形態到城陵一體的穩定形態。

感恩相遇,承蒙厚愛,我是小週週,喜歡請關注,咱們下一篇文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