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廣德為什麼又叫桐汭?

談起安徽省廣德市的歷史,一般廣德人都會知道:廣德古稱桐汭,建縣距今已有1800多年曆史。於是,有人會問,廣德為什麼又叫桐汭?桐汭文化歷史到底有多久?

廣德歷史悠久,根據縣內梨山鄉(今柏墊鎮)下陽遺址、原磚橋鄉陳家邊遺址等遺址出土的一批石石奔、石斧、石鏟等石器和印紋陶片證明,遠在新石器時代廣德這塊土地上就有人類活動,距今已經有約10000~4000年曆史了!

廣德為什麼又叫桐汭?

春秋時期的《左傳 宣公八年》便有記載,這是廣德市首次出現在史籍中:公元前601(周定王六年)。“楚為眾舒叛故,伐舒、蓼,滅之。楚子疆之,及桐汭,盟吳、越而還。”。另外《哀公十五年(左丘明)》、《春秋地理考實》中均記載:“夏,楚子西、子期伐吳,及桐汭。陳侯使公孫貞子吊焉,及良而卒,將以屍入。……吳人納之。”桐汭,杜預注:“宣城廣德縣西南有桐水,出白石山,西北人丹陽湖。”晉宣城廣德縣在今安徽廣德縣西南,因而流行說法便將“桐汭”定於流經今安徽廣德、郎溪諸縣境的桐水流域,這是古稱桐汭之說法。因而廣德縣有文史記載距今已經有2610多年曆史了!

廣德為什麼又叫桐汭?

《三國志 吳書 太史慈傳》(注: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義,東萊黃縣人,東漢末年武將)東漢建安初,“是時,策已平定宣城以東,惟涇以西六縣未服”,孫吳析故鄣置廣德縣。縣名是取美名,意在標榜“皇恩浩蕩,帝德廣大”。這是“廣德”地名有文史最早的記載。因此說廣德有建制歷史已經有1800多年了。

春秋《左傳 宣公八年》(宣公八年即公元前608年——前591年):“楚為眾舒叛故,伐舒、蓼,滅之。楚子疆之,及桐汭”,桐汭河即指廣德區域。

公元前480年的東周就有文字記載,把廣德稱桐汭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 喻良能任廣德縣尉時寫了一首詩《桐汭》。

民間《張氏宗譜》載:“張氏世居禹州……族之來於桐者,自永德公始,公諱偉,建炎(南宋)名將……為南宋招討使,奉命討賊,道經桐汭……”。

淳熙十一年(1184)廣德纂修《桐汭志》,知軍事趙亮夫序,纂修者佚名,歷3年書成,早佚。

廣德為什麼又叫桐汭?

春秋中晚期的吳楚之爭,長期集中於淮河中游偏西地區,極少涉及到長江下游兩岸,這從上述有關兩國交兵的實際即可概見,何況這時楚勢剛剛復甦,初次伐吳不可能遠至長江以南的安徽廣德一帶。張勝琳先生認為此“桐汭”當在江淮之間,與定公二年和杜預注所言的古桐國、桐鄉有關,較流行說法更為合理。若然,則“桐汭”就應在今安徽舒城與桐城一帶。

廣德為什麼又叫桐汭?

桐汭河是一條古老的河流,由桐、汭兩水匯合而成。桐水(因上段兩岸原多桐子樹而得名)源於該縣南部的泰山西麓,流經四合鄉、楊灘鎮;汭河源於泰山東麓(因河道曲折迂迴而得名),兩水於獨樹村老莫村匯合,流經獨樹、蘇村等村後,於楊杆村注入郎川河。(參考《中國水名詞典》)

現在廣德許多人知道桐汭就是指廣德,其概念已經融入社會各個方面,以“桐汭”命名的名稱涉及各行各業:桐汭大道、桐汭論壇、桐汭首府、桐汭土菜館、廣德桐汭省級溼地公園、桐汭火鍋店等等,舉不勝舉。體現了悠久桐汭文化對廣德人的影響。(作者:徐厚冰||今日頭條首發於2016-12-28 )

廣德為什麼又叫桐汭?

宣告:圖片及文中資訊均來源於網路公開渠道,釋出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小編私信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廣德為什麼又叫桐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