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1979年阿富汗戰爭,蘇聯被逼退兵,卻為什麼不用核彈翻盤?

首先科普下阿富汗戰爭,如何和蘇聯掛鉤

現在我們提到阿富汗戰爭,往往想到的都是美國士兵在阿富汗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然而其實在近代史上,阿富汗這個“泥潭”,不止讓美國人難受,在1979年,它還使曾經軍事媲美美國的蘇聯痛苦不堪。

1979年阿富汗戰爭,蘇聯被逼退兵,卻為什麼不用核彈翻盤?

1979年9月,哈菲佐拉·阿明在蘇聯人的支援下,奪得了阿富汗政權,成為阿富汗領袖。按照蘇聯人的預計,這個由它扶持的領袖,理應對自己百依百順,畢竟他的權力、地位,是自己“恩賜”於他。

然而阿明掌權後,卻有點點“不知好歹”了,不但要求蘇聯召回自己的大使,還不準蘇聯人干涉自己的內政,作為混亂期最重要的武器,阿富汗秘密警察、情報機構,統統不讓蘇聯人碰。

1979年阿富汗戰爭,蘇聯被逼退兵,卻為什麼不用核彈翻盤?

哈菲佐拉·阿明

給蘇聯人一種感覺,踩著蘇聯人的肩膀上位,上位轉身就“罵娘”,弄的蘇聯在他身上的政治投資,陷入可能毫無回本的可能。

但是蘇聯人在跟美國全面爭霸的冷戰中,急需阿富汗這塊土地,作為自己插入中東地區的匕首,因而既然阿明不知好歹,那就直接換人,把其當投資失敗拋棄掉。

1979年阿富汗戰爭,蘇聯被逼退兵,卻為什麼不用核彈翻盤?

1979年12月24,蘇聯人開始自己的換人計劃,集中280架大型運輸機,空運5000多名官兵和大量武器裝備,突襲阿富汗首都喀布林,成功於27日晚打進了城,將阿明為首的整個阿富汗政府高層給一鍋端了。

並強勢扶持自己的“傀儡”巴布拉克·卡爾邁勒上臺執政阿富汗,而考慮到阿富汗全境,可能出現的反對聲音,就在空降部隊行動成功的次日,蘇聯陸軍也出動了,6個師長驅直入阿富汗。

此時阿富汗政府軍雖然也有13個師,共10萬人,但是面對虎狼般的蘇軍,絕大多數人紛紛選擇投降,並異旗為卡爾邁勒政府軍。

1979年阿富汗戰爭,蘇聯被逼退兵,卻為什麼不用核彈翻盤?

巴布拉克·卡爾邁勒

巴布拉克·卡爾邁勒上臺執政阿富汗後,想到自己前任的悲慘經歷,他這次很聽話,對蘇聯幾乎百分之百服從,因此一度計劃將阿富汗打造成一個類似蘇聯精神面貌的國家。

而結果是慘痛的,卡爾邁勒的行為引起了民眾不滿,地方割據政權如同雨後春筍遍地都是。蘇聯駐軍也頻繁遭到攻擊,被阿富汗人認定為侵略者,對它的恨,參考我們對日本鬼子的恨。

1979年阿富汗戰爭,蘇聯被逼退兵,卻為什麼不用核彈翻盤?

迫於被指責為侵略者的輿論壓力,以及越打越不是個頭的戰場局勢,1988年,累計傷亡5萬餘人、耗資450億盧布後,蘇聯人開始撤軍,1979年阿富汗戰爭以蘇聯失敗告終。

一個小國怎能打贏超級大國蘇聯,對此很多軍迷,疑問道,被逼急了的蘇聯,為什麼寧可承認失敗,也不用核彈轟阿富汗。

1979年阿富汗戰爭,蘇聯被逼退兵,卻為什麼不用核彈翻盤?

對此小袁的觀點是,不是不用,是找不到用的地方,核彈的威懾力,是它可以瞬間消滅一座城市,用他威懾一個有中央主權政府的國家,是很有效。

但是阿富汗太特殊了,蘇聯連武器對準那裡都不知道,阿富汗的大多數大城市,都在蘇聯佔領中,可以說,蘇聯已經完成了對阿富汗國家主權的佔領。

而後蘇聯之所以退兵,很大的程度上,是因為阿富汗的抵抗武裝,他們遁入山區打游擊,不打正規戰,用出其不意,耗蘇聯士兵。耗到蘇聯人壓不住國際輿論,國內軍費難以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