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李隆基為何要殺有巾幗宰相之名的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又稱上官昭容,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后同時被殺。

李隆基為何要殺有巾幗宰相之名的上官婉兒?

中國歷史上,武則天是獨一無二的女皇帝,追隨女皇旁邊、深受相信的上官婉兒,儘管沒有封號,實際屬於手握實權的“女宰相”,翻翻中國歷史,這種權傾朝野鐵腕女人,簡直是鳳毛麟角。一方面,她資質絕佳,天賦靈犀,具有卓越的學識和文才;另一方面,她玩弄霸術,駕馭政治。

上官婉兒的伯樂是武則天,但同時武則天又是她的殺父仇人。上官婉兒的祖父是初唐名臣、大詩人上官儀。664年,上官儀因替唐高宗草詔欲廢武則天后位,而冒犯了武則天,後被誣陷謀反,上官婉兒的父親和祖父都因此被下獄處死。剛剛出生的上官婉兒則與母親一路,被髮配到掖廷為婢。不幸的小婉兒方才出世,還沒吃幾口奶,便跟著母親鄭氏做了朝廷的“官奴”。固然說幸運顧全可生命,但是處境極度卑賤。

母親拼死拼活地幹伕役,趔趔趄趄地拉扯自己的小女兒。固然,破落的官宦人家也很有見識,母親想方設法讓婉兒接收周全而嚴厲的正統教導——這但是未來安居樂業的本錢。小姑娘太聰清楚清楚清楚明瞭,一點就透。剛四五歲,就作得一口漂亮的詩詞。十四歲時,得武則天召見,當場出題考較,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像是夙構而成。武則天大喜,立刻敕令免其奴婢身份。還把婉兒留在身邊工作,擔當掌管詔書的貼身秘書。那年,上官婉兒剛剛14歲。往後,她涉足政壇,一步一步接近了當朝的權力核心。

李隆基為何要殺有巾幗宰相之名的上官婉兒?

而後,武則天所下制誥,多出上官婉兒的手筆。不久,上官婉兒又因違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則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宥,只是處以黥面而已。往後,上官婉兒遂全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則天歡心。從通天元年開始,武則天又讓其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權勢日盛。武則天生平頒佈的各種詔書、制誥,相當一部分都出自上官婉兒之手。且手握實權,她的能力影響到很多人,乃至江山社稷的命運運限。

才華固然重要,幹得好不如嫁得好。16歲,大約是念高中的年紀,上官婉兒嫵媚地倒在皇太子李顯懷裡。她深知這種“政治投資”的重要意義。而後,李顯被廢,遠戍鈞州、房州,上官婉兒又坐到了武則天親侄子武三思的大腿上。她替這位情人頻開綠燈,利用皇帝秘書的便利,大講武三思的好話,甚至有意排異李唐皇室。李家的人,怎能不恨這個多事的上官婉兒!

李隆基為何要殺有巾幗宰相之名的上官婉兒?

公元705年,發生了神龍政變,武則天因此下臺,同一年,李顯重新被擁立為皇帝。新皇帝是她曾經相中的人,以是沒多久上官婉兒就被封為昭容,屬於二品女官。但由於新皇帝很膽小,軟弱無能,同時韋后又幹預朝政,為了保全地位,上官婉兒又極力趨承韋后。公元707年,深受迫害的太子李崇俊發動了軍事政變,面對政變上官婉兒“觀其此意,即當次索皇后和大家”的一番話,激怒了李顯與韋后。太子最終兵敗被殺。這次兵變讓上官婉兒犯了眾怒,而武三思又被殺,使她陷入了迷茫。

景龍四年,即710年5月,中宗溘然消亡,這讓上官婉兒感到了危機。韋后意欲改遺詔,第一,讓十六歲的李重茂接班當皇帝;第二,讓韋皇后輔政,就像當年的武則天。但是,婉兒並不認為韋后有充分的能力掌握大局。因此婉兒聯結了寧靖公主,此時的寧靖公主在朝堂中曾經是舉足輕重,她也樂意與婉兒合作,因此二人連夜起草好了一份不同於韋后讓婉兒起草的那份遺詔的遺詔。這份遺重點內容一共三條。第一條:立溫王重茂為皇太子;第二條:韋皇后知政事;第三條:相王李旦參謀政事。但是韋后並不滿意,她籌辦效法武則天當皇帝,將臺政職、內外兵馬大權和中央禁軍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同黨和族人,這無疑令李唐皇室感受了巨大的危機,臨淄王李隆基決定先下手為強。

臨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將士衝入宮中,殺韋后及其同黨。上官婉兒執燭率宮人迎接,並把她與寧靖公主所擬遺詔拿給劉幽求觀看,並託他婉告李隆基,請求免其一死。劉幽求見她嬌喉委宛,楚楚可憐,便滿口答應。適值此時李隆基入宮,劉幽求就將草制呈上,替上官婉兒代為爭辯。但李隆基卻說:“此婢妖淫,瀆亂宮闈,怎可輕恕?往日不誅,後悔無及了。”遂殺了上官婉兒於旗下。那麼,李隆基為什麼武斷要殺上官婉兒?僅僅是因為如他自己所說“此婢妖淫,瀆亂宮闈,怎可輕恕?往日不誅,後悔無及了”的原因起因嗎?李隆基堅殺上官婉兒的眼前還有著什麼弗成告人的秘密呢?

李隆基為何要殺有巾幗宰相之名的上官婉兒?

其實,上官婉兒在政變中操持異常周密,她早早就聯結了寧靖公主。然則,她沒有算到引兵攻入宮中是殺伐決議確定的李隆基。李隆基雖與寧靖公主一起對付韋后,但二人實則各懷鬼胎。其餘,上官婉兒一次又一次地在政治鬥爭中左右逢源,回然堄明她聰慧敏捷、心計心境過人,但也暴露了她政治品格的致命毛病,她是一個沒有任何政治節操和政治立場的人。所以,在這次政變中婉兒聰明反對被聰明誤,她手中的遺詔不只沒有成為救命稻草,反倒成為了刺向她自己的一把利劍。

從上宮婉兒跌宕起伏的人生軌跡中,不難看岀,她對權力的無限崇拜,但也恰是權力害了她的生平。上官婉兒生下來不久,就受到爺爺上官儀的幸連,被武則天的強權沒入掖庭,成為了萬人之下的奴婢。起先,又因為武則天的觀賞,成為了萬人之上的一代女皇的心腹。這樣的經歷讓她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權力可以或許主宰自己的命運運限。

權力可以或許讓人榮華富貴,也可以或許讓人死於非命。這種權力的崇拜,讓身負血海深仇的婉兒完備忘記了武則天的殺父之仇,並毫不勉強地為她負責;也讓婉兒在武則天死後投奔唐中宗李顯,從而登上政治生活的巔峰。這雖然是婉兒在險惡的政治鬥爭中學會的生存晢學,但也成為了她政治生活中的致命軟肋。從婉兒的詩作“歲歲年年常扈蹕,長長久久樂泰平承平”中,不難看出,這位身處權力鬥爭旋渦中的一代才女的內心對付沉著溫和生活的嚮往之情,然則政治生活中的波詭雲譎卻讓婉兒一步步沉迷於其中而難以自拔。

李隆基為何要殺有巾幗宰相之名的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的被殺,是當時政治背景的必然結果。為什麼這麼說呢?

唐玄宗李隆基為代表的男權新貴, 藉助了長久以來不滿女人當權的呼聲,順勢而為、成功實現為了奪權過程。唐玄宗李隆基心裡是不是真的有多反對女權,也許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人心可用,他可以或許藉此收買一大幫人實現奪權。唐玄宗李隆基,既然打出的旗號是打倒女人干政、示正朝綱,那麼作為女權時代重要標籤的韋后、上官婉兒,不殺,就算唐玄宗李隆基答應,恐怕他手下的那幫鼎力大舉呼嘯的文武大臣們也不會答應。

加之韋后、上官婉兒私生活混亂,生活腐敗,養男寵、玩面首、亂倫常,早曾經是臭名昭著了,在封建男權思惟時代,韋后、上官婉兒敢這麼搞,無異於將自己推向了天下人的對立面。所以,同為藝術知音的唐玄宗李隆基,雖然非常欣賞上官婉兒的才華,但是時局所限,最後還是下定決心,不得不殺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