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婦好的記載大量存在於甲骨文中,史學鉅著《史記》為何只字不提

1976年,針對殷墟遺址的一次發掘考古中發現了一個大型墓葬,根據出土文物的鑑定和相關史料的查詢後,證明墓主人的名字叫做婦好,至此著名的婦好墓重現天日,這在當時的考古界、史學家以及文化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而在後續的相關發掘工作中,相繼出土了多達200多片甲骨文,其中有大量關於婦好的資訊,這成為了我國考古史在上世紀70年代繼馬王堆漢墓後又一重大發現。

不過,此時有一件事引起了大家的討論,婦好的資訊和各種事跡早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為什麼史學大家司馬遷在著作《史記》中卻對婦好一個字也沒有談起呢?

婦好的記載大量存在於甲骨文中,史學鉅著《史記》為何只字不提

圖片:司馬遷的著作《史記》資料截圖

一、婦好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1、商朝的巾幗英雄

在上世紀70年代我國發掘出了婦好墓之後,人們才知道在著名的巾幗英雄花木蘭之前,千餘年的中原大地上還有一位名聲和成就十分巨大的王后存在。

她身披只有男性戰士才會穿戴的重鎧甲,手持兵器,帶著軍隊東征西討,為商王朝的疆域拓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根據在殷墟遺址出土的甲骨文顯示,婦好是商王武丁的第一位王后,是三位王后中地位最高的,也就是俗稱的“原配”。

在商王朝歷史上,武丁是很有作為的一名君王,非常有進取之心,眼看王朝日暮西山,他開始著手重振王朝昔日輝煌。在這個時候,婦好作為一名合格的妻子,多次臨危受命,以女兒身征戰在沙場之上。

婦好的記載大量存在於甲骨文中,史學鉅著《史記》為何只字不提

圖片:女將軍征戰沙場劇照

她渡過了黃河,在群星之下紮營休息,帶領士兵訓練,甚至還代替哨兵在晚間巡邏警戒,各方面都完全不輸後世代父從軍的花木蘭。

根據專家們研究發現,“好”其實是她的名,“婦”是一種親人的稱呼,在她去世後,還有一個類似廟號的稱呼叫做“辛”。

婦好是一位典型的文武雙全女子,在戰場上她可以手持兵刃衝鋒陷陣,在王都內可以幫助丈夫武丁經營各種政務,甚至主持祭天儀式。

正是因為婦好如此出色,不僅武丁對她十分寵愛,在民間更是擁有極高的人氣。

婦好的記載大量存在於甲骨文中,史學鉅著《史記》為何只字不提

圖片:代父從軍的花木蘭劇照

2、來自武丁的愛

在婦好墓中出土的眾多甲骨文碎片具有極高的科研學術價值,經過專家持之以恆的考證研究,發現上面反覆出現了一段話“貞,婦好有娶”。這是什麼意思呢?

專家推測,所謂的“貞”就是指堅定不變,並且堅持原則重視操守的意思。在三段不同的記載裡,都表明她曾經三次再嫁,而且物件都是武丁之前的先輩,這一點在學術界引發了很大的轟動。難道在當時的世界,愛恨的界限如此模糊?難道我們熟知的中華文明不是現在看到的這個樣子?

當然了,由於年代久遠,很多事情是不可考的狀態,至於婦好一生的功過是非,我們自然不能輕易的去評說,但大慧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有學者提出了一個想法,那就是冥婚。所謂冥婚這一封建時代的產物,現在自然是不存在了,但是追溯其歷史,早在奴隸制社會的商朝就已經存在。

根據甲骨文中的記載,婦好去世的時候只有33歲,但是武丁去世的時候已經59歲了,雖然兩人相守的日子不長,但感情卻很好。

在婦好去世後的漫長歲月裡,武丁為自己昔日心愛的妻子操持著冥婚,而物件就是歷代的先王,

比如偉大的大甲、成湯、祖乙,似乎在武丁的心中,只有這些君王才配得上自己心愛的婦好。

婦好的記載大量存在於甲骨文中,史學鉅著《史記》為何只字不提

圖片:婦好石像資料截圖

二、《史記》中為何沒有記載

1、甲骨文閱讀的侷限

至於甲骨文中有這麼多關於婦好事蹟的記載,後來的《史記》卻從不提及的原因,有專家表示,甲骨文是在近代的時候才發現,並且開始進行文字解讀的。

長期以來,雖然在全國各地陸續出土了不少的甲骨文,但是追溯其歷史發展過程,最早在晚清的時候,人們才逐漸研究出上面文字的正確釋義。

而在很早之前,或許甲骨文也被古人發現過,

但是對於上面類似符號的文字卻沒有什麼細緻系統的研究,這導致大家根本不知道上面寫的是什麼。

婦好的記載大量存在於甲骨文中,史學鉅著《史記》為何只字不提

圖片:甲骨文資料截圖

根據史料記載,古代的時候這種甲骨文一般被民間稱之為“龍骨”,是一種不算貴但很重要的中藥材,比如我們在影視劇或者小說中常常聽到的金瘡藥,龍骨就是其中重要一味原材料,能夠幫助金瘡藥發揮出更好的藥效。

而在藥商看來,這種龍骨上因為刻有“花紋”導致品相不佳,會被認為影響了正常藥效,因此甲骨文的收購價格遠低於正常的烏龜殼。

而國內考古學家對甲骨文整理起來並且進行相關研究,這是在民國時期,

所以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大機率根本不知道甲骨文的存在,或者就算知道,也解不開上面的意思,因此也就不認為婦好存在過。

婦好的記載大量存在於甲骨文中,史學鉅著《史記》為何只字不提

圖片:民間的“龍骨”劇照

2、古代史書對女性的淡化

中國人對歷史的記載歸納是有悠久歷史傳統的,我國文明在進入漢代之後,女性的地位雖然得到了提高,並且也超過了後世的明清時代,身上沒有了什麼傳統思想的約束,但是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女性依舊被當做是男性的附庸。

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歷朝歷代的史學家都對女性的刻畫和敘述惜字如金,我們舉個例子,比如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在相關的史料中只能看到唐太宗曾經給她取了一個名字,叫做媚,後來她給自己起了一個名字叫做曌,至於她在民間的時候具體叫什麼,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一位如此偉大的女性,關於她的評價都是模稜兩可,那麼婦好的名字不出現在《史記》中也就顯得很正常了。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