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明朝這位藩王曾兩次奉命監國,三次錯失皇位,歷經七朝而終

明仁宗朱高熾一生有十個兒子,其中三個嫡子,分別是皇長子朱瞻基、皇三子朱瞻墉和皇五子朱瞻墡。朱瞻基在永樂朝的時候,就被爺爺朱棣冊立為皇太孫,後來順利繼承朱高熾的皇位,是為明宣宗。

朱瞻墉在父親即位後,被封為越王,但他一生都沒有就藩。這是因為種種原因,他必須要留在京城,當一個隨時準備“兄終弟及”的“工具人”。關於他的故事筆者之前已經寫過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明仁宗最小的嫡子,襄王朱瞻墡的一生。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明朝這位藩王曾兩次奉命監國,三次錯失皇位,最後歷經七朝而終。

明朝這位藩王曾兩次奉命監國,三次錯失皇位,歷經七朝而終

首次奉命監國

朱瞻墡出生於永樂四年,但當時他的祖父明成祖朱棣,將所有注意都放在嫡長孫朱瞻基身上,並在永樂九年,將朱瞻基立為皇太孫。因此,朱瞻墡在永樂一朝,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皇孫。

直到其父朱高熾即位,朱瞻墡才被封為襄王。洪熙元年,僅在位十個月的朱高熾駕崩。這時候,身為皇太子的朱瞻基還在南京,因為父親登基後,想把都城遷回南京,所以才派他親自去做準備。

誰也沒想到,朱高熾會在這個時候駕崩,朱瞻基趕回來尚需時日,朝中不能沒有主事之人,於是在張皇后的旨意下,鄭王朱瞻埈和襄王朱瞻墡共同受命監國。

朱瞻埈是明仁宗次子,朱瞻墡是第五子,但前者是庶子,後者是嫡子。張皇后這樣決定,也是經過深思熟慮。因為長子不在的情況下,作為次子的朱瞻埈要挑起大梁。但朱瞻埈又畢竟不是自己所生的嫡子,所以還是要派個嫡子去制衡他。

另外,《明史》記載朱瞻墡

“莊警有令譽”

,也就是說他是一位賢王,在朝中口碑很好,因此張皇后這樣的決定,是十分合理的。之後,朱瞻基順利從南京趕回,繼承皇位,朱瞻埈和朱瞻墡首次監國任務完成。

明朝這位藩王曾兩次奉命監國,三次錯失皇位,歷經七朝而終

再次奉命監國

朱瞻基雖然順利趕回來繼承了皇位,但沒多久,他的叔叔漢王朱高煦就起兵造反。其實當初在他從南京趕回來時,朱高煦就在路上設下埋伏,準備截殺朱瞻基。只是此事提前敗露,朱瞻基才選了另一條路,成功躲過截殺。

這次朱高煦起兵造反,朱瞻基事先也得到了情報,而他早有準備,所以隨即就決定御駕親征。這時候,他的諸位弟弟都還沒有就藩,加上朱瞻基還沒有兒子,於是他再次對鄭王和襄王委以重任。

因為這次只是皇帝短暫離開,而且朝中有

“廣平侯袁容、武安侯鄭亨、都督張昇、山雲、尚書黃淮、黃福、李友直協同贊輔。”

朱瞻基給鄭王和襄王二人的權力有限,所以比不上之前的監國,則稱之為“居守”。

很快,朱瞻基將漢王朱高煦拿下,鄭王和襄王再次完成任務。宣德二年,朱瞻基的長子朱祁鎮出生,第二年就被立為皇太子。宣德四年,朱瞻墡則前往自己的封地長沙府就藩。

明朝這位藩王曾兩次奉命監國,三次錯失皇位,歷經七朝而終

首次錯失皇位

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駕崩,此時皇太子朱祁鎮年僅9歲。眾人擔心主少國疑,所以就有傳言,稱張太后有意扶持襄王朱瞻墡上位。首先,朱瞻墡本人聽到這樣的傳言,已經嚇得夠嗆,他自己根本就不想當皇帝,更何況是在這風口浪尖之際。

正當朱瞻墡不知所措的時候,張太后親自站出來闢謠了。她召集文武大臣至乾清宮,然後將9歲的太子朱祁鎮帶來,指著他說:

“此新天子也。”

於是,朱祁鎮順利繼承皇位,朱瞻墡也就這樣錯過了皇位。朱祁鎮即位後,朱瞻墡遷襄陽府。

明朝這位藩王曾兩次奉命監國,三次錯失皇位,歷經七朝而終

二次錯失皇位

正統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結果被瓦剌俘虜,這一段歷史大家都很清楚了。國不可一日無君,《明史》記載:

“英宗北狩,諸王中,瞻墡最長且賢,眾望頗屬。太后命取襄國金符入宮,不果召。”

此時朱祁鎮的長子朱見深年僅兩歲,自然無法出來主持大局。而朱祁鎮父輩中還在世上的,就是襄王朱瞻墡最為年長,而且朱瞻墡賢明遠播,有很高的威望。當時孫太后也正有此意,於是命人取襄國金符,派人召襄王入宮。

其實當時還有一個人選,就是朱祁鎮的弟弟郕王朱祁鈺。一來他就在京城,二來他已經成年,三來他也有賢明,四來他是朱祁鎮親弟弟,因此隨時可以站出來主持大局。只是孫太后介意他並非自己親生,害怕到時候他取代自己兒子,這才更傾向於召回襄王。

但襄王朱瞻墡一向不願捲入政治中,更沒有要當皇帝的想法,在接到太后有意召他回京主持大局的訊息後,朱瞻墡立馬上書回絕,史料記載:

“瞻墡上書,請立皇長子,令郕王監國,募勇智士迎車駕。”

另一方面,明朝正處於危難時刻,根本等不到襄王進京。為了穩定大局,王文、于謙等大臣主動建議令郕王朱祁鈺監國,這也與朱瞻墡的想法不謀而合。等朱瞻墡的回絕書送到京城的時候,朱祁鈺已經被擁立為帝了。這是他第二次錯失皇位。

明朝這位藩王曾兩次奉命監國,三次錯失皇位,歷經七朝而終

三次錯失皇位

明英宗被瓦剌俘虜的第二年,便被放了回來。但此時的朱祁鈺不願歸還皇位,就將哥哥一家幽禁在南宮。不久,朱祁鈺還把侄兒朱見深的太子之位給廢掉了,改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

但朱祁鈺沒有想到,不久兒子夭折了,自己也生了重病。景泰八年,朱祁鎮透過奪門之變復位,將朱祁鈺降為郕王,沒多久後者就病逝了。朱祁鎮復位後,將當初擁立朱祁鈺的大臣王文、于謙等人處置。石亨等人為了給王文、于謙增加罪名,就向朱祁鎮告發,稱他們曾有迎立襄王之心。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當時朱祁鈺病重,朱祁鎮又被幽禁於南宮,朝廷又有幾個不同版本的傳言。比如假如朱祁鈺病逝,他又沒有兒子,是仍然復立朱見深為太子,還是擁戴朱祁鎮復位,亦或是迎立襄王朱瞻墡即位,這是朱瞻墡第三次被捲入政治是非中。

沒想到當時的流言,如今竟成為石亨等人給王文、于謙強加的罪名。經歷了一系列坎坷的朱祁鎮,疑心也變得更重,聽到這些就開始懷疑朱瞻墡有野心,便命人調查。

好在,朱祁鎮看到了當初他被瓦剌俘虜時,太后命人取出的襄國金符,還有朱瞻墡的回絕書。後來朱祁鎮又得知,原來當初他被放回來時,朱瞻墡曾勸過朱祁鈺,應該早晚都向朱祁鎮請安,率朝臣朝見,不要忘記恭順。

直到此刻,朱祁鎮才知道朱瞻墡並無野心,於是下旨召其進京,宴請叔叔。在此之後,朱祁鎮對朱瞻墡一直很敬重,後者也多次奉旨入朝,皇帝侄兒對他禮遇甚隆。成化十四年,襄王朱瞻墡去世,諡號“憲”。

明朝這位藩王曾兩次奉命監國,三次錯失皇位,歷經七朝而終

襄王朱瞻墡這一生,也算是傳奇經歷了,他曾兩次奉命監國,又三次錯失皇位。雖然都不是他所願,但他卻能平穩度過,實屬不易。不過長期以來,朱瞻墡的內心肯定受盡了折磨,畢竟要是遇到一個小心眼的皇帝,這分分鐘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但朱瞻墡不僅三次都安穩度過,最後還歷經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天順、成化七朝六帝而終,像這樣一位傳奇的藩王,明朝恐怕也只有朱瞻墡一人了。

(參考文獻《明史》《明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