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袁世凱稱帝,溥儀復辟,中華民國成立後的鬧劇究竟為何?

“轟隆!”武昌起義打響了反帝反封建的第一槍,辛亥革命轟轟烈烈拉開了序幕。

於是就在中華大地上,出現了亙古未見的一幕,一群留著長辮子的清兵在短髮的現代士兵的槍聲中,四散逃逸,最終矗立在湖廣總督署的黃龍旗轟然倒下。

當湖廣總督瑞澄臨陣逃跑,總督署陷落,中華民國隨之成立後,中國難道就迎來了發展的春天了嗎?

袁世凱稱帝,溥儀復辟,中華民國成立後的鬧劇究竟為何?

筆者查閱《劍橋中華民國史》,發現其實歷史前進是曲折向前的。

雖然革命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是民主只存在於民族資本家與留學歸來的高階知識分子之中,而廣大民眾是被排斥在外的,所以當民主推行受挫時,封建帝制又開始死灰復燃。

因此才有了後面的袁世凱稱帝、溥儀丁巳復辟的荒唐之舉。

無論世人怎麼去評論袁世凱的狼子野心,溥儀的愚蠢荒唐。此刻的中華民國確確實實處在一個進退失據的尷尬境地。

筆者認為,袁世凱既然能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必定是有些常人所不能及之處。此時公然推行封建帝制獨裁,難道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稱帝慾望嗎?

作為一個優秀的政客和軍人,袁世凱值此亂局,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在同列強的外交之中屢屢失利,轉而在迷茫中拋棄了民主的旗幟,迅速朝埋了炸藥的龍椅跑去。

然而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絕大多數高官政要體會了民主共和帶來的好處之後,毅然決然的拋棄了袁世凱和他所謂的“中華帝國”。

因此僅僅83天之後,袁世凱就不得不偃旗息鼓,向人民聲討的浪潮中走向了滅亡。

有了袁世凱的前車之鑑,照理來說隨著時代車輪的不斷向前,不會再有人貿然做出復辟的醜事。

袁世凱稱帝,溥儀復辟,中華民國成立後的鬧劇究竟為何?

但是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竟然真的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時隔一年之後再次上演復辟的鬧劇。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清朝著名的末代皇帝,宣統皇帝—溥儀。

當然,復辟僅靠一個無兵無權的溥儀是幹不來的,這件事說起來還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辮子軍”首領張勳一力促成的。

在這件事中,溥儀依舊是作為一個傀儡,實際掌權的還是張勳。

如今隨著袁世凱稱帝的失敗,張勳依舊一意孤行,短短時間內再次稱帝。而此時街道上,彷彿又回到了清朝統治時期,幾乎人人都頂著一根或真或假的辮子,穿著長袍馬褂。

但是這種景象沒有持續太久,僅僅12天就以鬧劇的形式宣告破滅。

袁世凱稱帝,溥儀復辟,中華民國成立後的鬧劇究竟為何?

在這期間,筆者注意到,並沒有民眾為了民主共和的理念,去和復辟軍抗爭,反而隨波逐流,自然而然的當起了清朝子民。

這種現象其實反映了很多民眾,尤其是中下層民眾包括前清遺老,都沒有實實在在的參與到民主共和的建設之中。因此在城頭隨時變換大王旗的時代,很多人都在迷茫中,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中得過且過。

筆者認為,袁世凱推行帝制獨裁,溥儀宣佈大清復辟。之所以能得逞卻只是曇花一現的原因在於,民主共和所帶來的成果,以及參與群體,大多和普通民眾無關。

袁世凱稱帝,溥儀復辟,中華民國成立後的鬧劇究竟為何?

因此,民主共和在下層基礎薄弱的基礎之上,很容易在上層建築中被帝制思想所侵蝕。所以復辟鬧劇才會接連發生,隨著時間推移民眾思想都覺醒了,復辟鬧劇也就不復存在了。

綜上,就思想解放而言,不應該拘泥於少數人,而應該普及廣大群眾,這樣一個國家才會走得更加平穩、更加長遠。

以上僅為一家之言,如有不同見解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