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離開李衛投靠田文鏡,此舉蘊含著哪些深意?

在《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老四身邊的謀士,四爺能夠在“九子奪嫡”大戰中,脫穎而出,扭轉乾坤,問鼎皇位,鄔思道立下了汗馬功勞。

鄔思道本來只是一個鬱郁不得志甚至是落魄潦倒的文人謀士,然而還是皇子的老四卻在人群中多看了他一眼,對他十分的賞識,把他請到了府上,供養著他,在表面上只是他為兒子們請的先生。

可實際上卻是四爺的謀士,從最後的結果來看,四爺可謂是火眼睛睛,識人有術,鄔思道的確是一個足智多謀的奇才。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離開李衛投靠田文鏡,此舉蘊含著哪些深意?

謀士鄔思道

在他身上最厲害的一點,就是能吃透“帝王心術”,四爺能夠在眾皇子中奪得先機,就是因為鄔先生那雙可以透視的眼睛,直潛到了康熙皇帝的心底,將其聖意摸了個遍。

知道康熙心中所想,要打贏這場奪嫡大戰是不是勝券在握了呢?雖然沒有十足的把握,但至少不會像一條小鹿一樣的亂撞了,有了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就可以直掐要害。

鄔思道對於四爺來說,就是他人生當中的指南針,在奪嫡大戰中四爺能立於不敗之地,正是他的處處謀略得當,在關鍵的時刻怎能為四爺點上一展明燈。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離開李衛投靠田文鏡,此舉蘊含著哪些深意?

鄔思道為四爺謀劃

所以歸根結底一句話,沒有鄔思道四爺的皇位就有可能旁落他家,八爺那一黨不管是論能力還是權勢皆不會輸於四爺,並且在早期八爺一黨還佔去了上風。

鄔思道對於四爺的皇位立下了不世之功。按理來講,四爺榮登皇位,對於有功之臣應給予褒獎,像鄔思道之功,哪怕是封侯拜相也是不為過。

然而就在奪嫡大戰迎來勝利曙光的當晚,四爺立刻回府見了鄔思道,在四爺還未開口之前,他就對自己的去留提出了建議,最後決定半隱。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離開李衛投靠田文鏡,此舉蘊含著哪些深意?

鄔思道提出半隱

半隱的地點在哪裡,那就是四爺的心腹李衛之處,雍正欣然應允。在李衛處呆了幾年,鄔思道又離開了李衛投靠文鏡處了,此舉蘊含著哪些深意:

一、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鄔思道勞苦功高,他不是不優秀,而是實在太過優秀,雍正登上皇位之後,不論給他封多大的官,給他封多少地,那都是他應得的一份獎賞。

可鄔思道是個明白人,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事在歷史上比比皆是。雍正在暢春園成功即位之後,他火急火燎地趕回了府邸。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離開李衛投靠田文鏡,此舉蘊含著哪些深意?

四爺想處置鄔思道

此時他趕回府邸的目的是什麼,並不是要給他封官,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要給鄔思道封官並不急在一時,他不顧風險地趕回來,就是為了解決鄔思道而來。

鄔思道已嗅到了殺機正從四面八方襲來,雍正見到鄔思道表示他的官位將來再細細安排,鄔思道聽聞此言,就立馬錶明瞭自己的態度,並對自己的去留給了雍正一個滿意的答覆。

首先他表明了自己在朝為官是萬萬不能的,並提出了三個不能:

第一個不能:本人是前朝的罪人,本朝用康熙朝的罪人,不行。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離開李衛投靠田文鏡,此舉蘊含著哪些深意?

鄔先生表明自己不可為官

第二個不能:本人的所謂才能只不過是一些“陰謀手段”,登不上大雅之堂,況且你四爺當了皇帝,行事光明磊落,也不需要我這樣的“陰謀家”來輔佐朝政。

第三個不能:因為坐牢的緣故,腿殘疾了,朝廷總不能用個瘸子來委以重用吧?朝廷的臉面何在?

雍正聽到了這一番話,倒是鬆了一口氣,但是他的去留又該怎麼解決呢?像鄔先生這種曠世奇才,不能為自己所用,當然也要避免他為對手所用。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離開李衛投靠田文鏡,此舉蘊含著哪些深意?

雍正放棄了殺鄔先生的念頭

鄔先生一旦放出去,若被對手利用,那將是攻向雍正的一隻猛虎,雍正是知道其厲害的。鄔先生太瞭解帝王的心思,他知道他只是不做官,這並不能打消雍正心中的顧慮。

於是他的第二步是向雍正提出了“半隱”的方案,半隱怎麼隱?鄔先生選擇的去處是李衛處,李衛是雍正的心腹,我去你的心腹處待著,在你的眼皮低下,順便還可以輔佐一下文化水平有限的李衛。

你皇帝要有什麼用得著的地方,還可以找我,隨叫隨到,這樣就不用擔心我逃跑或是為他人所用。雍正聽完了鄔先生的這番話之後,他才暫時打消了殺鄔先生的念頭。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離開李衛投靠田文鏡,此舉蘊含著哪些深意?

鄔先生忠心耿耿

鄔思道在與雍正談這些話的時候,張五哥曾稟報雍正說十七阿哥求見,雍正還看了看手中的懷錶,十七阿哥為什麼會深夜來訪。

從雍正看錶的行為來看,兩人就是在暗地裡約好的時間,十七阿哥就是為殺鄔思道而來。只是鄔思道十分的聰明,交出了一個令雍正滿意的籌碼,最後才收手作罷。

鄔思道在與雍正商議完的第天早晨天不亮,就緊趕著馬車出發了,不像是去某處,彷彿是在逃命!最後十三爺他來送他時,還囑咐他雍正給他封的鐵帽子王最好辭掉。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離開李衛投靠田文鏡,此舉蘊含著哪些深意?

鄔思道囑咐十三爺

足以可見鄔思道的深謀遠慮,他來到李衛處倒過了幾年清閒太平的日子,只是這樣的日子卻也是有限的,李衛是雍正的心腹,在官場是混得如魚得水。

官也越做越做,這對於鄔思道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李衛官做得越大,就意味著他離雍正的距離就越近,他好不容易才謀劃著從雍正手下逃脫。

如果再跟著李衛,他又要繞回到原點,那麼殺身之禍最終無法避免。但天無絕人之路,田文鏡正好在諾敏一案中遇到了困難,很是棘手。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離開李衛投靠田文鏡,此舉蘊含著哪些深意?

鄔思道半隱李衛處

此時剛好李衛和鄔思道一起路過河南,鄔思道又找到了一條新生之路,再加上田文鏡也是雍正的忠臣,雍正對他也是十分的信任。

跳槽到田文鏡這裡,既可以讓雍正放心,又可以讓自己脫險,所以鄔思道想方設法地離開李衛投靠田文鏡,此乃是保命之舉。雍正在皇宮時就起了殺心,正驗證了那句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話。

二、伴君如伴虎,半點不由人

鄔思道無論是投靠李衛處還是田文鏡處,那都是身不由己。老四是王爺時,什麼都好說,可是當他坐上了萬萬人之上的皇位,就已經是另一番天地了。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離開李衛投靠田文鏡,此舉蘊含著哪些深意?

鄔思道謀劃的第二步投靠田文鏡

伴君如伴虎,鄔思道看得明白,他的選擇更是一種明智,他離開李衛投靠田文鏡就是想離朝堂之上那只有可能吃人的虎遠一點。

離得越遠就越安全,因為他的能力和他曾經為四爺所辦的每一件事,都會讓現在皇位上的皇帝產生忌憚。

鄔思道識得帝王之術,雍正在朝堂上的一舉一動,就如一個半透明的人,一個帝王的心思若被人看穿,這是一件十分沒有安全感的事情。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離開李衛投靠田文鏡,此舉蘊含著哪些深意?

四爺想過河拆橋

再者鄔思道曾經為四爺的上位謀劃過許多的事,他的手中可能攥著雍正的一些小辮子,按雍正的套路,此人是萬萬不能留的,就如狗兒的死相就很慘。

鄔思道也是知道雍正的手段的,所以已經作為君王的雍正,鄔思道只想遠離,他不貪權力也不貪錢財,只想保下小命,安穩的過後半生的生活。

三、離開李衛投靠田文鏡是金蟬脫殼中的一環

鄔思道在雍正殺機四溢的包圍下,最終憑靠著自己的聰明智慧逃過了一劫,這源於他具有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風險意識。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離開李衛投靠田文鏡,此舉蘊含著哪些深意?

鄔思道謀劃逃命

之後便有了接下來的步步謀劃,在這一場謀劃中是環環相扣,步步為贏。他的第一步是打消雍正心中的顧慮,將殺機移除。

然後在徐徐謀之,逃到了李衛處再借機投靠田文鏡,利用田文鏡達到他的最後一步,金蟬脫殼,完美脫身。

李衛對於鄔思道與雍正的關係那是心如明鏡,雍正把鄔思道放到他眼皮子底下他也知道目的。然而到了田文鏡那就不一樣了。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離開李衛投靠田文鏡,此舉蘊含著哪些深意?

田文鏡趕走鄔思道

田文鏡對於鄔思道的背景是全然不知,他認為只要有能力出高薪酬聘也是願意的,所以他出了8000兩一年的年薪招鄔思道為幕僚。

可等鄔思道到了府上,他拿著高工資,卻什麼也不幹,還故意與田文鏡對著幹,田文鏡實在是忍無可忍,讓其捲鋪蓋走人。

這下可把鄔思道樂壞了,他迫不及待地收拾了行李,拉著月兒就出發了。等雍正趕來問田文鏡要人時,人竟然已經被他趕走了。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離開李衛投靠田文鏡,此舉蘊含著哪些深意?

雍正最終選擇放鄔思道一馬

田文鏡表示要追,雍正對他擺了擺手說算了,隨他去吧!鄔思道自此之後,才算真正地擺脫雍正的控制,他離開李衛投靠田文鏡這只不過是他金蟬脫殼一計中的一環吧!

寫在最後

鄔思道去李衛府上半隱,可以說是他唯一的選擇,從半隱再到全隱,那麼投靠田文鏡又成了他唯一的選擇。為什麼這麼說呢?

李衛和田文鏡是雍正心中最信任的人,鄔思道第一次提出半隱,去李衛府上,雍正放心地答應了,他當然不是放心鄔思道,而是放心李衛。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離開李衛投靠田文鏡,此舉蘊含著哪些深意?

鄔思道指點李衛

那麼到了李衛這一步,如果鄔思道不進一步謀劃,他的處境又將步入死局,而此時田文鏡成為了他謀劃中的一個關鍵人物。

首先,轉投田文鏡雍正是不會反對的,因為田文鏡和李衛一樣,在雍正心中都有一席之地,是自己的人,這個人也可以讓雍正安心。

另外田文鏡這個人有著明顯的性格缺陷,鄔思道要利用他那是易如反掌。最後他不就故意惹怒田文鏡趕他走嗎?這其實就是他的計謀,文田鏡果真中計。

鄔思道全身而退,真正意義上的實現了全隱,過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憑靠著自己的才能謀略為自己謀得了一條生路,剩下的人生那自然是過閒雲野鶴恣意灑脫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