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孝悌之德。

孝悌之德。

【“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

出自《群書治要》卷九《孝經》。

侍奉兄長能盡到悌道,所以可以把它移用到對尊長的敬順之上。

像西周初年的周公,就是一位友愛兄弟、講求悌德的典範。約公元前一零四七年,周武王興兵打敗了昏君商紂,建立周朝。武王在第二年患了重病,臥床不起。當時天下還沒有平定,百廢待興,朝中的群臣一下子亂了陣腳。

太公和召公想占卜吉凶,周公建議再等一等,他說:“如果祖先們在天之靈知道,會憂慮悲傷的。”如何才能讓哥哥恢復健康?周公暗暗決定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哥哥武王的壽命。

於是,他悄悄地設立了祭壇,捧著玉璧、玉圭,向祖先虔誠祈禱:“您們的長孫周武王現在辛勞成疾,身患重病。如果先祖們真的需要一個子孫前去侍奉,那就請讓我代替哥哥去吧。我多才多藝,可以好好地侍奉你們。但是哥哥武王,卻不如我多才多藝,而且他身為周朝天子,還肩負重任,請先王們庇佑他吧!”為了表示他的誠心,周公讓內史記下他捨身代兄的祝禱詞,然後進行占卜,結果為大吉。預示著武王的病會痊癒,即使不能痊癒,先王也會同意周公代替武王。

得到這個結果,周公很高興,立即趕到宮裡祝賀武王:“哥哥,占卜結果是大吉,您是不會有災禍的,您只需要考慮如何治理好天下,其他的都不用擔心。”周公把寫有祝禱詞的冊文放到櫃中密封起來,告誡守櫃的人,不許洩露他捨身代兄的事。

周公身為輔佐大臣,權高位重,但仍然願意付出自己的生命,來換取哥哥的安康,同胞兄弟之間的手足情深,令人為之動容。這一份源自天性的骨肉同胞之情,就是“悌”德的天然基礎。

周公敬愛兄長,輔佐武王開創了一個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在武王去世之後,他又遵從武王的遺願,盡心盡力地輔佐武王的兒子成王。在他攝政期間,他把對兄長的尊重,轉化為對於賢者的禮敬,因此留下了“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的典故。

古代的時候,男人的頭髮都很長。周公在洗頭髮的時候,突然有賢德之士要來求見,為了讓賢德之士不要久等,周公馬上會把頭髮綰一下,趕快去接待賢士。而在周公洗頭髮的過程中,要多次停下來出去接待賢士;在吃飯的時候也是如此。吃飯的時候,正在嚼著肉乾,古代的肉乾比較硬,突然有賢德之士要來求見,他也馬上會把肉乾吐在旁邊,起身去接待賢士,吃一頓飯的功夫要多次停下來。

從這些典故中可以看到,周公為國為民、竭忠盡智,雖然日理萬機,但是對於賢士還非常地禮敬。這種禮敬賢者的態度,和他對兄長的尊重是密不可分的。

中國人還把對兄弟的友悌之情推而廣之,提出“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正如《蘇子卿詩四首》中所寫到的:“骨肉緣枝葉,結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兄弟姐妹,一奶同胞、手足情深,就像長在一根樹枝上的幾片樹葉一樣,是離不開彼此的。而朋友之間的感情也是親如兄弟、彌足珍貴。再把目光放遠一些,人生而為人,都是同胞,大家腳踩著同一片土地,頭頂著同一片藍天,哪有什麼互不相干的陌生人?都應該友好相處、相親相愛。

正是因為孝悌觀念的延伸,使得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個人、家族、國家、天下是不可割裂的,是一個整體。因此,中國人共同體的觀念非常開闊,不是一個家族,不是小團體主義、一個地區主義,而是超越了地方侷限性的大天下情懷。這種大天下情懷,正是從孝悌觀念延展而來。

對父母的孝德推展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對兄長的“悌”德延展開來,“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就可以打破血緣的界限,將這份仁愛互助之心向身邊的人輻射,進而向更廣大的人群延伸,最終形成仁慈、博愛、和諧、友好的社會氛圍。因此,古代中國以及現代中國,都高度重視“孝悌”之德的傳承與培養,不僅有利於家庭和諧,還可以培養出關心他人、關心社會的愛心人。

悌德在培養對尊長的敬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故:“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以恭敬之心奉事兄長,則能敬順,這種敬順之心可以移到對待尊長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