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三十六計之第一計“瞞天過海”

“三十六計”一直都是我們學習生活中經常聽到的,在講第一計之前呢,我想先講講我自己,講一講我為什麼要講“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之第一計“瞞天過海”

我這個人呢,已經活了三十來個年頭了,發現自己也沒什麼愛好,就喜歡看書,同時也很喜歡收集書,例如:《羊皮卷》、《狼道》、《策略》、《人性的弱點》、《墨菲定律》、《格局》、《三十六計》、《周易》等等,其實我是想花時間好好看看這些書的,但每次拿起這些書,最多能堅持看看前面兩三章,並不是說書的內容不好,而是因為上班、家庭瑣事,以及自己的意志力、規劃等等,會打斷我繼續閱讀。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為了保留自己的這點愛好,為了不虛度自己的人生,也為了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我決定把每天閱讀的東西記錄下來,然後分享出來,希望各位讀者和我一起共同學習、共同探討、共同進步。如有不對的地方,也請批評指正。

三十六計共分六套計,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和敗戰計。每套計中又分六種計,共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之第一計“瞞天過海”

“瞞天過海”這一計的由來,涉及一個傳說。此傳說乃借鑑,各位讀者姑且聽之。

相傳唐貞觀十七年(643),唐太宗李世民率軍三十萬御駕親征高麗。一日,太宗來到海邊,但見白浪滔天、汪洋一片、漫無邊際,禁不住對怎樣渡過大海發起愁來。前部總管張世貴見狀,趕忙與眾將商議對策,眾將們卻一個個面面相覷、一籌莫展,只有部將薛仁貴於情急之中,想出來一個主意,說道:“皇上擔心大海阻隔,難於征伐高麗,我今有一計,定教大軍平安渡過大海,取得東征的勝利”。張世貴聽了這話,十分高興,連忙要薛仁貴把他的計策說出來……

幾天後,張世貴領著薛仁貴一道拜見唐太宗,奏道:“今有一位老人,精通幹海之術,能將海水變幹,可幫助我軍東征成功。”太宗聽說有此神奇老人,龍顏大喜,立即命張、薛二人帶路,前去見老人。於是,君臣二人在薛仁貴的引領下,穿過一條用帷幕遮蔽的通道,來到一個處所,只見這裡繡幔彩錦、茵褥鋪地、百官迎候。太宗召見了老人,誇獎了他的法術,並大張筵席,召叢集臣與老人一道飲宴作樂……

過了許久,忽聞風聲四起、濤聲如雷、杯盞傾倒,周圍一片搖晃,太宗詢問緣由,近臣便揭開帷幕讓太宗看,只見大海茫茫、水天一色。太宗問道:這是什麼地方?為何如此波濤洶湧?這時,張世貴、薛仁貴才從實奏道:這是為臣用的“瞞天過海”計,得一風勢,三十萬大軍已經渡過大海,就要到達東岸了。

這就是傳說薛仁貴用的“瞞天過海”計。可見,這裡所說的天,本意是指的天子,所謂“瞞天過海”,是指哄瞞著天子在不擔驚受怕的情況下,平安地渡過大海。

以後人們把“瞞天過海”作為用兵打仗三十六計中的第一計,這個“天”的含義就非常廣泛了,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它不是指應維護的“天子”,而是指應該予以消滅的敵人。

三十六計之第一計“瞞天過海”

這就是我今天分享的第一計“瞞天過海”,希望各位讀者喜歡,也希望多多點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