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夢華錄:漢人這個稱呼,是從宋朝才開始大規模普及的

夢華錄:漢人這個稱呼,是從宋朝才開始大規模普及的

夢華錄是個寶藏電視劇,在這部劇大火的同時,帶起了一股宋朝熱,在觀看劇情的同時,很多人都領略到了宋朝的審美,甩出去明清好幾天街。

夢華錄:漢人這個稱呼,是從宋朝才開始大規模普及的

事實上我們現在的很多生活方式和日常習慣,都是來自於宋朝,比如說一日三餐就是源自於宋朝,日常說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這種生活方式,也是出自宋朝。

還有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炒菜這種方式,也是在宋朝才普及的,更有趣的是,讓我們深惡痛絕地上班這個說法,也是宋朝出現的。

夢華錄:漢人這個稱呼,是從宋朝才開始大規模普及的

因此,很多人都說,現代中國人的很多底層思維邏輯和行為習慣,都是宋朝那個時候確立的,瞭解宋朝可以更好地瞭解我們自己。

很多事情,我們都習以為常,但事實上可能並不是這個樣子,比如說我們經常說自己是漢人,這個詞很多人都知道,來自於漢朝,這個肯定沒問題。

夢華錄:漢人這個稱呼,是從宋朝才開始大規模普及的

但事實上,自稱為漢人這個事兒,其實大規模普及是在宋朝,早在南北朝時期,北魏的統治者是鮮卑人,他們就用“漢”指稱中原地區原本居住的群體。

但是這裡要注意,中原人是被其他族群稱呼為“漢”,而不是自稱,這裡其實涉及到一個根本性的問題,為什麼要有名字,不管是自稱還是別人這麼叫自己。

名字的作用就是為了區分,一大群人,為了區分你我,就必須有個稱呼,你叫張三,他叫李四,或者直接叫胖子,瘦子都行,總之能區分的出來就行。

夢華錄:漢人這個稱呼,是從宋朝才開始大規模普及的

北魏是少數民族政權,為了區分,他們當然要給族群起個個名字,到唐代,各民族混居在中原,甚至隋唐王室都有鮮卑、匈奴血統。

在這種大背景下,“漢”不能像之前一樣指稱中原地區的特定族群,唐朝人如果想要指稱自己,就用“唐”,或是用華夏的“華”,這是個古老而且高貴的詞。

夢華錄:漢人這個稱呼,是從宋朝才開始大規模普及的

當是到了宋代,用漢這個字來指代自己,明顯出現大幅度提升,根據統計當時中原地區民眾的時候,“漢”這個字的使用率只有6%,但是到宋代,“漢”的使用率達到53%。

為什麼宋朝會有如此強烈的意識,要用漢來稱呼自己呢?

因為宋朝面臨著遼西夏金蒙古等政權,而且宋朝跟其他朝代不一樣,其他朝代也有邊患,所以中原王朝一律稱呼別人為夷狄,不管是真強大,還是強撐著故作強大,總之就是一副我是中心,你們都必須第一等這個原則,所以怎麼稱呼自己其實沒那麼重要,因為你也不需要好好稱呼被人。

夢華錄:漢人這個稱呼,是從宋朝才開始大規模普及的

但是到了宋代就不一樣了,宋代的軍事實力,實在是一筆糊塗賬,總是就是面對遼國怎麼也打不贏,於是就簽訂了《澶淵之盟》。

這個很重要,說明中原王朝第一次平等地看待其他的政權,因為為了區別宋和遼,宋朝就有了一系列的動作。

比如說修國界,因為有合約的存在,因為宋朝開始修築國界,要知道宋代之前,其實是沒有明確的邊界意識,一般都是山川河流這些自然隔斷,但是宋朝在宋遼邊界上,真的跟現代國家一樣,一點點認真修邊界,為此還專門繪製了地圖,跟遼國人談判的時候,會指著地圖說,你看這個地方屬於我的。

夢華錄:漢人這個稱呼,是從宋朝才開始大規模普及的

正是因為宋朝面臨這個外部的巨大壓力,才讓宋朝形成了明確的國族意識,形成了清晰的國界意識,這其實已經很接近於現代思維了。

正是為了區別,所以漢這個字才被大量的用於自稱,我們自稱漢人,這個習慣,其實就是從宋朝開始的,當你的外面,時時刻刻都有一個跟你不一樣的人時,你就需要時刻提醒你自己,你是誰。

夢華錄:漢人這個稱呼,是從宋朝才開始大規模普及的

壓力之下,反倒是形成了很多精美的鑽石和珍珠,宋朝雖然對外不行,但是明確了自己的邊界之後,對內那真的做得非常好,各個方面都超越了後世的幾個朝代,尤其是那個時代計程車大夫,有主人翁的責任感,到了清代,全都變成了奴才和磕頭,說話也只是,臣該死,臣有罪。

看劇學歷史,歡迎關注交流。

夢華錄:漢人這個稱呼,是從宋朝才開始大規模普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