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阿桂率兵進甘肅平反,途中遭遇暴雨,乾隆得知後大怒,57官被問斬

乾隆四十六年,蘇四十三和韓二個率領農民起義,起義軍作戰英勇,一路勢如破竹,攻入老教區後,不僅擊潰了陝甘總督勒爾錦,還將哈爾戶長韓三十八斬殺了。訊息傳至清廷,朝野震動,乾隆立刻派兵前往鎮壓。

乾隆此次派往甘肅鎮壓起義軍的清兵,由阿桂與和珅兩位清朝重臣親自率領,足可見乾隆對此次平反的重視程度。

阿桂率兵進甘肅平反,途中遭遇暴雨,乾隆得知後大怒,57官被問斬

阿桂與和珅率大軍向甘肅開進,一路上將行軍情況按照規定及時向朝廷上報。大軍進入甘肅境內後,遭遇了一場大暴雨,此後連陰密雨不斷,給行軍造成了極大的困難。阿桂與和珅如實將該情況像往常一樣上報,並未對此事特別在意。

令人沒想到的是,乾隆得知這個情況後卻勃然大怒。很快,阿桂和新任陝甘總督不久的李侍堯就接到了聖旨。乾隆在聖旨中明確指出,命他們二人徹查甘肅官場!從聖旨的內容就可以看出乾隆的震怒,他在聖旨中寫道:“根求到底,務令水落石出。”

阿桂和李侍堯從聖旨中的這句話,明白了乾隆對徹查甘肅官場的堅定態度,瞭解聖意的二人,立刻對甘肅的官場展開深入調查,最終的結果令人瞠目結舌,數百官員因此落馬,百餘官員死刑,50餘官員被斬首示眾。

一場遭遇暴雨的行軍報告,為了引起乾隆的盛怒?甘肅官員又犯下了什麼樣的罪行,令這場徹查幾乎席捲了整個甘肅的官員?這一切,還要從兩年前于敏中的死說起。

乾隆四十四年,軍機大臣兼文華殿大學士于敏中病故。于敏中為官數十載,身居高位,雖然並非首輔,手中權力卻實實在在,可謂權傾一時。于敏中死後,備極哀榮,乾隆專門下詔賜卹,以示榮寵。

阿桂率兵進甘肅平反,途中遭遇暴雨,乾隆得知後大怒,57官被問斬

乾隆為何對於敏中如此看重呢?因為于敏中在他的眼中,是“廉直”的典範。但緊接著發生的一件事,卻讓乾隆大吃一驚,原來他對於敏中,看走了眼。

于敏中死後半年左右,于敏中的孫子於德裕用一紙訴狀將親叔叔於時和給告上了公堂。理由是,叔叔霸佔了他祖父于敏中在京城的資產。原本此事已經塵埃落定,此時因為這場官司波瀾再起,引起了乾隆的注意。

因為案情涉及到于敏中,乾隆十分重視,派了大學士阿桂親自督辦此案。經過一番排查後,于敏中在京城和老家的資產很快就被查明,結果顯示,一直被乾隆視作“廉直”之人的于敏中,家資總共價值200萬兩白銀。

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即便是乾隆,聽聞到這個數字後也極受震撼。他是聰明人,立刻就意識到自己這麼多年來被于敏中給欺騙了。他不僅不“廉直”,而且還是一個鉅貪。這個事實引得乾隆怒火中燒,恨恨地說道:

“聯任敏中數十年,知其為廉直,安得有如許巨資?”

此時的乾隆,對於敏中的鉅額資產乃“非得之以正者”心知肚明,但他卻並未治罪于敏中,理由是欲保全于敏中的名節,並專門下了口諭給辦案大臣,明確告訴他們,不要追究于敏中生前之罪。

乾隆此舉表面上是保全于敏中的名節,又何嘗不是在保全自己的名節,畢竟,被于敏中欺騙數十年,不僅沒有發現,反而讓于敏中博得了“廉直”之名,屬實是丟人。最終,此案只是將於時和入罪,發配到伊犁了事。

阿桂率兵進甘肅平反,途中遭遇暴雨,乾隆得知後大怒,57官被問斬

至於於時和侵佔于敏中的部分遺資,大部分都充公了,只留三萬兩白銀給於德裕,算是恩典了。此事撫平以後,于敏中貪腐的事情其實還有暴露之處,例如章攀桂出資為于敏中修花園的事,就浮出了水面,但乾隆的處理方式依然偏向於息事寧人,只是將蘇松糧道章攀桂革職處理,便不再深究了。

自古以來便有“京官窮”的說法,因為京官的俸祿往往少得可憐,那于敏中作為“京官”為何如此有錢呢?其實箇中緣由,從章攀桂給他修花園的事件就能看出端倪。京官雖然沒有地方官斂財的機會多,但京官手中掌握的權力卻是地方官無法擁有的。

如此一來,斂財有道的外吏,便成了一些京官的“財神爺”。封疆大吏們雖然是一方霸主,但想從國庫拿銀子,中飽私囊,卻免不了要與一些身居要職的京官打交道。外吏想賺這些錢,自然要打通京城裡的關係,尤其是在皇上面前有話語權的朝中大員。

“京官專以咀嚼外吏為事”,這並不是什麼秘密,就連乾隆本人,對這種事情也再清楚不過。只要做得不過分,他也懂得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只是他沒想到的是,一直被他視作廉直典範的于敏中,竟然斂財高達200萬兩白銀之巨,著實讓他吃驚不小。

外吏雖然生財之道多,但也並非肆意妄為,即便會拿出錢疏通於敏中,又怎麼會拿出這麼多錢來?于敏中的錢是誰給的,他又替誰辦了什麼事,才會得到如此鉅額的好處?由此看來,在這200萬兩資產的背後,應該還隱藏著一個斂財數額更加巨大的外吏才對。

這個人是誰?乾隆也不清楚,想要弄清楚這個人的身份,既需要時間,也需要一個機會。這個人隱藏得很深,在於敏中死後接近兩年時間裡,乾隆都沒能讓他浮出水面。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沒想到這個鉅貪不在富庶之地,反而是出自貧困大省甘肅。

阿桂率兵進甘肅平反,途中遭遇暴雨,乾隆得知後大怒,57官被問斬

阿桂率兵進甘肅平反,遭遇一場暴雨,以及陰雨連綿的天氣。乾隆收到這個訊息後,立刻勃然大怒,下旨給阿桂,命他徹查甘肅。一場暴雨為何會引發乾隆的雷霆之怒?因為甘肅此前一直上報朝廷的情況是“連年大旱”,與阿桂遇到的真實情況完全不符。

甘肅是貧瘠之地,又連年遭災,百姓的日子很苦。為了緩解甘肅的壓力,戶部每年都要撥鉅額錢糧給甘肅,用於賑恤災民。如果災情有假,那麼戶部每年撥去的“捐監糧”去了哪裡?數以百萬石的“捐監糧”不是小數目,在捐監糧的背後極有可能隱藏著一個鉅貪。如果甘肅災情是假的,相當於乾隆又被人矇騙了,他知道後怎麼能不震怒呢?

阿桂和李侍堯接旨後,立刻在甘肅展開了徹查,由於二人的能力出眾,他們將甘肅按察使福 寧定為首要審查的目標,很快就將甘肅的貪腐黑幕揭開,王亶望這個隱藏極深,牽連甚廣的鉅貪,也隨之浮出水面。

王亶望,出生于山西臨汾,善於讀書,成為乾隆時期的舉人。有了這個身份以後,王亶望就有了邁入仕途的敲門磚,開始了他的崛起之路。

王亶望成為舉人後,憑藉捐納當上了知縣,此後除知府、累遷布政使、暫署巡撫,可謂是平步青雲。縱觀他的升遷之路,基本上都離不開“錢”字,靠著黃白之物開路,打通晉升之道,已然成了王亶望升官發財的“秘訣”。

王亶望善於斂財,更善於偽裝,加上拿了他好處的人不在少數,自然在皇帝面前替他說好話的人也就多了起來。久而久之,乾隆誤聽誤信,錯把這麼一位貪官,當成了有識之士。更是在乾隆三十九年,乾隆遇到棘手問題的時候,把他當成了救命稻草,讓他出任甘肅布政使,為自己排憂解難。

前文已經說到,甘肅乃貧瘠多災之地,常年需要朝廷從國庫撥鉅款賑恤。乾隆本來就是花錢如流水的皇帝,再加上每年如此巨大的開銷,國庫的壓力極大。為了緩解國庫的開支壓力,乾隆二十五年時,清朝廷想到了一個辦法,特准甘肅開放繳糧捐納監生。

所謂“監生”,是國子監生員的簡稱,也就是說,成為監生,就獲得了國子監讀書的資格。想要成為監生,途經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靠父母地位或者皇帝恩准取得監生身份,例如“廕監生”就是這種情況。還有一種情況,是透過全國各地進行選拔,擇優錄取,例如“貢監生”。

阿桂率兵進甘肅平反,途中遭遇暴雨,乾隆得知後大怒,57官被問斬

無論這兩種哪一種情況來看,都不容易,畢竟父母是三品以上京官的孩子不多,得到皇帝恩准的人更少,至於外國留學生這種特例,在清朝也並不常見。至於憑實力選拔,這確實是寒門出貴子的一個渠道,但寒窗苦讀的人多,真能一朝中舉的人何其少?這一點從《范進中舉》一文就可以窺得一二。

所以,當乾隆批准了甘肅繳糧捐納監生後,全國各地的有錢富商和百姓趨之若鶩,這對他們而言,幾乎是一次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讓兒子進入國子監,並可以不用遠赴京城讀書肄業,卻依然可以享受秀才同等權力的誘惑太大了。

只要繳糧捐納成為監生,這些人就可以直接參加鄉試,去博一下進入官場的機會,如果成功,自然就成了家族裡光耀門楣的英雄。或者,家裡壓根就不缺錢的人,給兒子爭取到監生的身份後,就可以再拿錢,直接給兒子加捐官職。富庶之家不缺金銀,卻缺少行商的庇護,若能拿錢讓兒子當官,這是一筆“包賺不賠”的買賣。

甘肅的繳糧捐納監生開始後,省內和外省的富裕商民全都積極參與,使清朝國庫壓力頓時減小,甘肅缺糧的問題也在短時間內迎刃而解。

但這種近乎飲鴆止渴的方式,真的能夠長期推行嗎?經過數年的推行後,事實證明,這種做法並非是解決甘肅貧瘠多災而缺糧的良方,反而諸多弊端因此叢生,令甘肅的問題更加嚴重。為何會如此呢?究其根本,還是一個“貪”字給鬧的。

甘肅實施繳糧捐納監生以後,隨著全國湧來的富裕商民參與,甘肅的糧食雖然多了,但地方官的貪慾也因此被激發出來,素來貧瘠的轄區,突然湧入如此多的錢糧,令一些地方官被貪慾控制,趁機中飽私囊,全無顧忌。

阿桂率兵進甘肅平反,途中遭遇暴雨,乾隆得知後大怒,57官被問斬

捐監糧有的被挪用,有的進了地方官的私人倉庫,更有甚者,直接不收捐監糧,直接收取折換成等價的白銀。短短几年間,甘肅因為繳糧捐納監生一事,引發無數弊端,令清朝廷焦頭爛額。無奈之下,只好快刀斬亂麻,將甘肅繳糧捐納監生給叫停了。

繳糧捐納監生一事叫停後,甘肅缺糧的情況立刻又凸顯出來,清朝廷只能又像以前一樣,每年拿出大筆的白銀撥給甘肅,賑恤災民。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甘肅官員原本已經習慣了貧苦的環境,對此怨言不多,但經過開放繳糧捐納監生的幾年後,再讓他們回到以前的生活,頓時覺得吃不消。甘肅上下的官員們,無不叫苦連天,一邊拿著朝廷的補貼,一邊向朝廷叫苦,稱甘肅糧食短缺嚴重。

時隔數年,甘肅缺糧的問題,繞了一個大圈後,非但沒有解決,反而大有雪上加霜之勢。乾隆三十九年,陝甘總督勒爾錦舊事重提,申請恢復甘肅捐監舊例。乾隆將此事交給戶部研究,戶部研究的結果是,“以為可行”。

捐監之事弊端諸多,早已有事實證明,怎麼此刻戶部又“以為可行”了呢?其一,國庫的壓力太大,捐監雖為飲鴆止渴之舉,但確實能起到緩解國庫壓力的作用;其二,戶部有人得了此事的好處,自然願意順水推舟;其三,乾隆覺得只要找一個得力之人前往甘肅,出任甘肅布政使,就能夠摒除弊端,處理好捐監之事。

所以,乾隆允准此事後,便開始物色足以承擔甘肅布政使的人選。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那個一路靠真金白銀開道的王亶望,進入了乾隆的視野。王亶望極其善於偽裝,但同時又善於理財,給人一種很精明的感覺,被乾隆誤認為是甘肅布政使的最佳人選,命他到甘肅專責辦理收捐監糧之事。

阿桂率兵進甘肅平反,途中遭遇暴雨,乾隆得知後大怒,57官被問斬

彼時的王亶望,身為浙江布政使,並暫代浙江巡撫,在浙江的地位極高。而且,浙江是富省,與甘肅這種經濟墊底的省份相比,有著雲泥之別。在這種情況下,乾隆調王亶望去甘肅出任布政使,對王亶望來說,既是乾隆對他的信任,也是對他的一場考驗。萬一辦事不力,可能就再也沒機會回浙江,仕途都有可能就此斷在甘肅的貧瘠之地。

王亶望究竟官場,對這些利弊自然心知肚明,但他並未表現出任何的不情願,反而在上任之初,便向乾隆堅定表態,自己抵達甘肅後,定會“隨時隨處,實心實力,務期顆粒均歸實在。”

王亶望的態度令乾隆十分滿意,從此對他信任有加,將甘肅捐監糧的大小事務,全權交給王亶望去辦。王亶望將陽奉陰違演繹地淋漓盡致,他一邊向乾隆表忠心,一邊與總督勒爾錦蛇鼠一窩,直接將全省的繳糧變為銀兩收捐,將這些銀兩全部彙集到王亶望和蘭州知府蔣全迪處。

在甘肅的賬本上,捐監糧每日持續進賬,但倉庫內的實際情況卻是空空如也,顆粒無收。如此巨大的糧食虧空,一旦有人來查,豈不是隻要開啟糧倉大門看一眼,就能夠輕易識破王亶望和勒爾錦、蔣全迪等人的貪腐行為嗎?

對於這個問題,王亶望早有準備,他與蔣全迪每年都會根據捐監糧的數量進行核算,再以無災報有災,小災報大災的方式,將這些數額分配到甘肅的各個州縣,在每年夏天和秋天,分兩次將這些賑災數量下發到各個州縣,命他們按照這個數量來消減各自賬面上的“捐監糧”。

就這樣,原本就子虛烏有的捐監糧,透過無中生有的“賑災”平賬,王亶望等人則從中撈取鉅額白銀,手段之惡劣,令人咋舌。

阿桂率兵進甘肅平反,途中遭遇暴雨,乾隆得知後大怒,57官被問斬

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有勒爾錦這樣的總督和王亶望這樣的布政使,甘肅上下官員開始依樣畫葫蘆,紛紛效仿他們的做法,在各個州縣都開始利用捐監糧做文章,從中牟取暴利。例如平番縣的知縣何汝南,侵吞白銀五萬餘兩;狄道州知州陳常,斂財4萬餘兩白銀,真是沒有辜負那句“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啊!

諸如此類的案例,在甘肅可謂是比比皆是,從乾隆三十九年開捐,到案發的七年時間裡,甘肅歷任官員幾乎沒有不貪的。這些官員利用捐監糧斂財後,一層一層地行賄上司,少則數千兩,多則上萬兩不等。

有一個叫麥桓的人,甚至幹出了“行賄賒賬”的勾當,簡直令人匪夷所思。麥桓被分配到甘肅時,屬於候補知縣,如果按照耐心等待,定然會有補缺的機會。不過,麥桓卻一刻也等不急了,因為甘肅當時正在包辦夏季災情,如果此時上任知縣,可以撈取巨大的油水。

於是,麥桓找到王亶望和蔣全迪,希望他們幫助自己立刻上任,如果這件事能辦成,他將會給王亶望和蔣全迪每人八千兩白銀作為酬謝。他一個讀書人,又不是商賈出身,自然無法拿出一萬六千兩白銀的巨資。

他的說法是,這些白銀就當是他欠二人的債務,等自己上任後,利用冒災銷糧的手段獲得白銀後,再用這筆錢兌現自己的承諾。如此荒誕之事,就這樣發生在清朝了,最有趣的是,王亶望和蔣全迪最後真的答應了他,將他保舉為靖遠知縣。麥桓為了還這筆虧欠的銀兩,到任後什麼事都不管,直接搞起了“捐監賑災”,抓緊斂財。

阿桂率兵進甘肅平反,途中遭遇暴雨,乾隆得知後大怒,57官被問斬

麥桓的做法雖然荒唐,但他就像是整個甘肅官員的一個縮影。最不可思議的是,由於甘肅的官員全都參與了貪腐,反而因此達成了某種奇怪的平衡,在甘肅官員上下相蒙的情況下,作弊貪錢之事,竟然隱瞞了多年。

不僅如此,由於開捐以後的數年間,甘肅並未再向朝廷要一分錢,即便災情四起,卻總能處理得當。乾隆看了甘肅的賬面,還以為甘肅的糧食充裕。乾隆四十二年,在甘肅斂財無數的王亶望,不僅沒有東窗事發,反而在任期的表現令乾隆十分滿意,被升為浙江巡撫。

王亶望貪婪無度,攬獲巨資,最終不僅沒事,反而帶著錢回到浙江,還升為巡撫。這樣的結果顯然給甘肅的其他官員立了一個不好的榜樣。在王亶望離開以後,其他官員的膽子更大,如他這般在任期談錢,任期滿後離開甘肅升官的人不在少數。

繼任甘肅布政使的王廷贊,得知王亶望的做法後如獲至寶。在如法炮製的情況下,又巧立名目,收取的費用比以前更高。那些捐監的富裕商民,自然也不會因為多收幾兩銀子而放棄機會,使得王廷贊斂財速度更快。

若不是乾隆四十四年,阿桂與和珅遇到那場暴雨,乾隆可能還被矇在鼓裡。難道甘肅的貪官們,就真的做到了滴水不漏嗎?當然不是,紙包不住火,王亶望等人自然也不可能掩蓋住所有的耳目。

對於甘肅的情況,其實當時的一些戶部京官都知情,只不過他們收了鉅額的賄賂,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包括其他地方的官員,也對甘肅的情況有耳聞的人,例如巡撫閔鶚元,就曾警告過自己在甘肅做知縣的弟弟,要收斂一些。

隨著阿桂將此案查清,諸多涉案官員紛紛入獄。王亶望被當成首犯處斬,勒爾錦也被治了死罪,只不過不是處斬,而是“從寬賜令自盡”,其他官員入獄者多達百餘人。

隨著審查的深入,更多的罪犯和新的罪行隨之出現,入獄的人更多。乾隆處理該案的態度,主要以“從寬”為主,如果從嚴處置,甘肅省的官員恐怕極少能有逃過一死的人。即便如此,被處斬者仍然達到了57人的恐怖數字。至於其他判處徒刑、流行和革職的人,就不逐一詳述了。

阿桂率兵進甘肅平反,途中遭遇暴雨,乾隆得知後大怒,57官被問斬

王亶望真是此案的首犯嗎?當然不是,憑他的身份和地位,想要主導這麼大一場貪案,恐怕很難實現。乾隆此前給阿桂和李侍堯的旨意明明是“根求到底”,此時為何又如此快速地斬殺了王亶望,以求儘快結束此案呢?

說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到前文所說的于敏中。隨著甘肅捐監糧案件的調查深入,乾隆也逐漸明白了于敏中手中的巨資從何而來。如果只有于敏中一人拿了甘肅官員的錢,自然很好處理,但究竟有多少人拿了王亶望的錢,乾隆並不清楚,這才是他不敢貿然“根求到底”的真正原因。

乾隆五十一年,乾隆談及明朝的大奸臣嚴嵩,從而聯想到于敏中,他說出這樣一句話:

“于敏中擁有厚資,亦必系王亶望等賄求賂謝。”

只可惜,乾隆不知道的是,遠比王亶望、于敏中更加貪婪的和珅,在他的培養下,正在逐步走上仕途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