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借漢晉前車之鑑,朱元璋的分封制很完美,為何還是發生了靖難之役

公元1399年7月,大明燕王朱棣在北京發動靖難之役,接著就成了明成祖。然而,朱元璋為了確保大明江山不出亂子,借漢晉前車之鑑,制定了很完美的分封制,誰曾想燕王一路南下,輕而易舉地攻佔了南京,朱允炆淪落到兵敗失蹤的下場,朱元璋的分封制終於失策了。漢朝搞分封引發了七國之亂,晉朝搞分封引發了八王之亂,那麼,一代雄主朱元璋為什麼還要搞分封?朱元璋的分封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

借漢晉前車之鑑,朱元璋的分封制很完美,為何還是發生了靖難之役

朱元璋並不是不知道分封制的危害,只是朱元璋在當時遇到了不少問題,而為了解決這些具體的問題,朱元璋才採取了分封制,並且從當時來說,他的分封制其實是非常完美的。

朱元璋採取分封制的原因

朱元璋為什麼要採取分封制?因為明朝面臨著三大難題:

一是外部形勢很不樂觀。明軍北伐,雖然推翻了北元,收復了漢地,但明軍未能將退回漠北的北元殘餘勢力徹底消滅,因此,蒙古人虎踞漠北腹地,始終對中原念念不忘,所以,明朝外部形勢很不樂觀。

借漢晉前車之鑑,朱元璋的分封制很完美,為何還是發生了靖難之役

二是內部人心不穩。明軍推翻元朝以前,長城以南、秦淮河以北的中原漢地,有200多年被北方少數民族統治的歷史,長時間的不統一,導致明朝初年,南、北方漢人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隔閡,而這種隔閡就導致北方的人心不穩。

三是都城的選址不理想。南京位置東南,對北方鞭長莫及。朱元璋其實很早就意識到了都城的問題,有過遷都的考察,西安、洛陽、開封都在他的考察範圍內,只是遷都一事牽扯太大,需要朱元璋做通盤考慮之後再做決定。

因此,朱元璋便想委派兒子鎮守邊關,照樣也能解決問題。這也正是朱元璋在1370年要重啟分封制的原因。

借漢晉前車之鑑,朱元璋的分封制很完美,為何還是發生了靖難之役

明朝分封的特點

弄清楚了朱元璋重啟分封制的原因,我們再來看看明朝分封的特點。相比於西漢和西晉,明朝的分封不太一樣,具體區別表現為兩點:

第一點是西漢和西晉的藩王都是對內的。

西漢建國之初,六國遺民不認識什麼皇帝,就認他們的齊王、楚王、趙王,那麼誰來做齊王、楚王、趙王呢?這些都不重要,反正老百姓不認識以前的王,但是一定要有人來做這些王。

劉邦搞郡國並行制,在帝國的西部實行郡縣制度,在東部展開分封制,他想讓藩王打理好關東,穩定社會局面,杜絕秦朝二世而亡局面的重演。

借漢晉前車之鑑,朱元璋的分封制很完美,為何還是發生了靖難之役

晉朝之前有秦、漢、魏,秦朝不搞分封,二世而亡。西漢實行分封,雖然搞出了七國之亂,但西漢的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沒有出現二世而亡的現象,就是憑著藩王完成了中央集權,西漢連續生存了近200年。

曹魏不搞分封,建國僅29年,皇帝就失去了權力,差不多也是三世而亡。司馬氏和曹氏一樣,都是以士族為基礎,篡權上位的。司馬炎建晉以後,及時吸取了秦、魏的教訓,用宗室掌兵的辦法抑制各地不斷膨脹計程車族,這種方法也是對內的,皇帝以封藩壓制士族勢力,逐漸形成了中央集權。

借漢晉前車之鑑,朱元璋的分封制很完美,為何還是發生了靖難之役

與西漢相比,西晉的封藩政策明顯犯了一個致命性的錯誤,那就是皇帝過分信任藩王,把藩王都封到了京城的周圍,希望藩王能在中央的領導下,制衡士族的勢力。

精明計程車族眼看這陣勢,就與皇帝三心二意,一旦藩王造反,反噬皇權的時候,就沒人能站出來制衡藩王,拱衛皇帝。

相比之下,劉邦的策略還是技高一籌,他把藩王都攆到關東,而把功臣集團和外戚留在關中,功臣或是外戚要對皇權圖謀不軌,藩王就可起兵救駕;如果藩王在關東造反,功臣和外戚在關中能協助皇帝平叛,皇帝始終能平衡各派勢力,保持一個比較穩固的統治基礎。

借漢晉前車之鑑,朱元璋的分封制很完美,為何還是發生了靖難之役

西漢和西晉的分封都是對內的,而明朝的分封則是對外的。朱元璋把遼、寧、燕、谷、代、晉、慶、肅王分封在九個地方,扼守邊境要塞,對準外患,這是外屏藩王的任務。

秦、周、魯、齊、楚王被分封在二線,與駐守一線的九個藩王有幾百裡的緩衝,這是內屏藩王防線,至於南京附近則不封王。

他此等操作的目的就再明顯不過了,就是想讓藩王在外線鎮守。作為中央的屏障存在,蒙古人要想入侵,得先過外屏藩王這一關,過了一線屏障,還有二線屏障。中央有足夠的時間調兵遣將,不至於像宋朝一樣,北方防線形同虛設,只要外敵入侵,就能殺至京城附近。

借漢晉前車之鑑,朱元璋的分封制很完美,為何還是發生了靖難之役

兩道屏障的設定,對藩王也是一種天然的制衡。一線藩王如果造反,有二線內屏藩王在中間頂著,前者的造反目的很難達到,二線內屏藩王如果造反,則一線外屏藩王抄後,與中央兩面夾擊,後者只能失敗。

中央附近因為沒有藩王,不擔心重演西晉藩王反噬皇權,導致八王之亂的一幕,也不必擔心像唐朝一樣,邊境藩鎮造反,皇帝拿藩鎮一點辦法也沒有。

很多人批判朱元璋,說他小農心態,分封就是為了寵兒子,這是不對的。因為朱元璋分封如果真的是為了寵兒子,那他把兒子們養在富庶的江南,吃香的喝辣的,這不是更寵兒子嗎?

借漢晉前車之鑑,朱元璋的分封制很完美,為何還是發生了靖難之役

實際上在朱元璋眼裡,他的兒子就一個,就是朱標,其餘的兒子在他的眼裡,都是為了維護朱標的地位而存在的人形工具罷了。

第二點是漢晉的藩王都有很大的權力,

西漢的藩王在自己的封國內,有財、政、軍大權,說一不二。西晉的藩王權力小了一點,在封地內有收稅權和兵權,沒有行政權,但這點並不重要,因為槍桿子裡出政權,藩王有錢有槍,還缺政權嗎?所以西晉的藩王還是為所欲為的。

然而,明朝的分封非常接近元朝宗王出鎮制,藩王沒有地盤,只有王府,藩王不能傭兵,所謂的傭兵權就是自己的王府護軍。而朝廷的軍隊,沒有中央的命令,藩王是不能調動一兵一卒的。

借漢晉前車之鑑,朱元璋的分封制很完美,為何還是發生了靖難之役

朱元璋的這種操作,明顯就是效仿元朝的宗王出鎮制度,試圖把一部分兵權捏在自家人的手上,避免唐朝、宋朝那種君弱臣強局面的出現。

所以,朱元璋重啟分封制的初衷是為了鞏固統治,把藩王封到外地,刻意地放在一、二線,也是為了鞏固統治,一切都是為了鞏固朱家的統治而服務的。

朱元璋的分封制為何失策了

不過,儘管朱元璋老謀深算,儘可能地想避七國之亂和八王之亂,但他還是失策了,他的失策具體有兩點。

借漢晉前車之鑑,朱元璋的分封制很完美,為何還是發生了靖難之役

一是

他挑選的繼承人朱允炆,以及他給朱允炆選擇輔臣黃子澄、方孝孺都太迂腐了。

朱允炆繼位後啟動削藩,削藩這本身沒有問題,如果朱允炆採納齊泰的建議,直接派人逮捕朱棣,就沒有後來的靖難之役了。但朱允炆偏偏要採納黃子澄的建議,先削周王等二線內屏藩王。這麼搞,既打草驚蛇,導致朱棣有所防備,也導致朱元璋佈置的第二道內屏藩王防線出現了漏洞。

齊王和周王被廢除,魯王又是個娃娃,當朱棣起兵靖難的時候,北平與南京之間缺乏內屏藩王的拱衛,燕軍就像進菜園子一般,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借漢晉前車之鑑,朱元璋的分封制很完美,為何還是發生了靖難之役

第二個失策是朱元璋濫殺功臣

,導致外線功臣集團與皇帝之間缺乏起碼的利益繫結。西漢分封比西晉強的地方在於,劉邦把功臣和外戚的利益與皇權綁定了,功臣和外戚只有效忠於皇帝,才能維持家族的榮耀。一旦皇帝易主,藩王登基,重用自己的一班心腹,大家都可能要靠邊站。

皇帝的身邊有周勃、陳平、灌嬰、周亞夫這些強人的輔佐,饒是不可一世的呂氏、兵強馬壯的關東藩王,最終都被強大的中央給碾碎。

借漢晉前車之鑑,朱元璋的分封制很完美,為何還是發生了靖難之役

如果朱標不死,靠著朱元璋給他留下的太子黨輔佐,朱棣根本不可能造反,即便造反,也會被中央碾碎。但朱標的死打亂了朱元璋的部署,為了扶持朱允炆上位,朱元璋不得不對太子黨痛下殺手,順帶著還把晉王的老丈人傅友德、周王的老丈人馮勝給一併弄死。

朱元璋濫殺功臣,讓不諳世事的朱允炆繼位,導致中央的政治軍事失衡,藩王對中央三心二意,非功臣家族出身、靠著科舉上位的職業官僚,對皇帝也離心離德。

借漢晉前車之鑑,朱元璋的分封制很完美,為何還是發生了靖難之役

在藩王和一般職業官僚看來,無論是奉建文帝為正統,還是改尊永樂帝,大家都是效忠朱明皇室,他們的利益指向、取向是多元的,不像功臣集團是與皇帝高度繫結的。

朱允炆在位時特別年輕,根本沒什麼經驗,輔佐他的大臣根本不是強人,甚至連次級的儲備人才,也相當地匱乏,他也就無法遏制朱棣的謀反了。

話又說回來了,朱棣造反成功,一大半的貢獻都是來自朱允炆,他哪怕聽一聽齊泰的建議,當機立斷,都不至於會淪落到兵敗失蹤的下場。

借漢晉前車之鑑,朱元璋的分封制很完美,為何還是發生了靖難之役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朱元璋雖說貴為天子,但也是凡人,我們也不能因為朱允炆的失誤,就把朱元璋恢復分封的舉動給一棒子打死,也沒有必要追根溯源,揪著辮子不放,老是把靖難之役的責任歸咎於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