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蜀國滅亡前夕,江油關守將馬邈真的是不戰而降嗎?事實恰恰相反!

馬邈在《三國演義》裡被黑化的,事實上,鄧艾偷渡陰平時,馬邈曾經主動出擊,認真抵抗的。

按照《三國演義》的情節,鄧艾偷渡陰平後,率軍兩千多前往攻取江由城,而馬邈卻在家中與妻子喝酒。

蜀國滅亡前夕,江油關守將馬邈真的是不戰而降嗎?事實恰恰相反!

馬邈聽說東川已失,雖然做了一定的防備,但也只提防大路,忽視了小路。

最重要的是,馬邈覺得姜維帶著蜀軍主力鎮守在劍閣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以覺得只要劍閣還在,江由就不會受到攻擊,因此沒有重視軍情。

這些都還只是外在表現,其實馬邈不戰而降還有深層次的原因。

他在和妻子喝酒時,他妻子問他,魏國大軍壓境,你怎麼一點都不著急的樣子?

馬邈說,軍事大任自然有姜維掌控,跟我沒啥關係,而且皇帝聽信於黃皓,沉溺酒色,我已經預料到禍不遠矣。

如果魏軍攻擊到江由,直接選擇投降就可以了,不必憂慮。

蜀國滅亡前夕,江油關守將馬邈真的是不戰而降嗎?事實恰恰相反!

透過這段對話,可以看出,馬邈一方面是覺得姜維統籌蜀國軍事防禦,鎮守劍閣關,所以江由不會有大問題。

深層次上,則是馬邈對劉禪寵信黃皓,沉溺酒色不滿,他已經透過這些看到蜀國滅亡是必然的結局,所以一開始就做好了投降的準備。

因此,當鄧艾率領兩千兵馬到達江由城下時,馬邈立刻就選擇了投降。

江由丟失後,剛剛經歷了翻山越嶺,疲憊不堪的魏軍在江由城得到補充,戰鬥力恢復,隨即兵鋒直指成都。

最終鄧艾帶著戰鬥力恢復的魏軍與諸葛瞻大戰,斬殺諸葛瞻,蜀國朝廷聞訊大為震驚,隨後在譙周的建議下選擇投降。

蜀國滅亡前夕,江油關守將馬邈真的是不戰而降嗎?事實恰恰相反!

但真實的歷史絕非如此!

鄧艾是帶著三萬兵馬偷渡陰平,絕不是區區兩千人,而馬邈也並非不戰而降,而是阻擊魏軍失利後投降的。

當時,馬邈面對的不止是鄧艾的三萬兵,還有鍾會在同一時間派出田章率領的一部分魏軍。

由於姜維守在劍閣關,將鍾會的十幾萬大軍阻擋在外面,怎麼也打不進來,所以鍾會派田章繞開劍閣,從劍閣西南小路突襲江由。

這個時候,魏國突入蜀國腹地的有兩支兵馬,一支由田章率領,另一支由鄧艾率領。

馬邈並非像小說那樣,根本不關心軍情,恰恰相反,他提前偵查到魏軍的蹤跡,於是派出伏兵阻擊魏軍。

當時一共派出三校兵伏擊魏軍,但結果大敗而回。

蜀國滅亡前夕,江油關守將馬邈真的是不戰而降嗎?事實恰恰相反!

按照三國時代的兵制,一校兵約1000人,三校兵差不多3000多人,而江由關屬於後方關口,且不是大關,駐軍很有限。

馬邈派出的3000多人,在伏擊失敗後,損失3000兵力,這時的江由城已經沒多少兵力可以防禦了。

抵抗估計也沒有多大意義,即便江由還能剩一兩千兵馬,面對魏軍3萬以上的兵馬,守住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馬邈在伏擊失敗後,選擇了投降。

會遣將軍田章等從劍閣西,徑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遂長驅而前。——《三國志.鍾會傳》

蜀國滅亡前夕,江油關守將馬邈真的是不戰而降嗎?事實恰恰相反!

但事情不是絕對的,當年諸葛亮幾萬大軍圍攻陳倉,而當時陳倉只有1000守軍,不僅抵擋住了諸葛亮幾萬人猛攻,而且還跟諸葛亮耗起來,最後諸葛亮糧食耗盡,不得不退兵。

按照這個戰例,江由關在損失了3000兵力之後,城內假如有一千多兵力,能不能守得住呢?

這個難度其實已經極高了,一般的大將是很難守住的。

因為當年的陳倉,是魏國耗費一年時間打造的堅固堡壘,各種防禦工事都是頂級的。

甚至當年諸葛亮好不容易攻進了城牆,卻發現裡面還有一座城牆,蜀軍想攻進去,還得再打一遍攻堅戰。

蜀國滅亡前夕,江油關守將馬邈真的是不戰而降嗎?事實恰恰相反!

但江由關不一樣,蜀國後期武備廢弛,尤其像江由關這種處在大後方的關口,很難引起重視,更別說將其打造為堅固堡壘了。

因此,即便馬邈手裡還有一兩千兵馬,面對魏軍3萬以上的兵馬,是沒有勝算的。

從這個層面來講,馬邈盡到了守將應盡的職責,先跟魏軍打了一戰,打輸了之後,手裡沒兵可用時,選擇了投降,是合理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