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中華文化的本源之三皇與遠古五大氏族

中華文化是一種繼承和傳承式的文化。古代的中華文化,也就是華夏族群的文化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河洛地區也就是今河南地區是活動的中心範圍。根據現有考證,鄭州之新政古稱之為“有熊”,是黃帝的出生、創業之地。鄭州新密有黃帝宮的一直,靈寶有荊山黃帝陵。

我國遠古神話藉以,盤古開天闢地之說,三國時期吳國徐整著《三五曆紀》:“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

乃有三皇

。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三皇五帝為燧人

(燧皇)、伏羲(羲皇)、神農(農皇)

。五帝,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三皇五帝之稱呼是漢朝末期提出,但是,三皇五帝之說由來已久,《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李斯說: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應該說各個不同的朝代對於三皇五帝的記載不同。

燧人、伏羲、神農;出自《尚書大傳》大概為前200年到前100年之間。

伏羲、女媧、神農;出自《春秋運鬥樞》漢代無名氏匯錄的讖緯類典籍

伏羲、祝融、神農;出自《風俗通義》東漢末年。

伏羲、神農、黃帝。出自《三字經》南宋中期。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

東周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對於三皇五帝的稱呼也更不相同。但是,其中心點在於皆稱之為上古或者遠古先賢,無論是儒、道、墨等百家,還是實務之兵家、法家屆是如此。

由此可見,三皇五帝是以其對華夏族的功績來進行排列的。燧皇,即燧人氏,舊石器時代燧明國(今河南商丘)人。燧皇氏主要成就為人工取火,結束了人類茹毛飲血的時代。伏羲,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即太昊,或稱黃熊氏,燧皇之子,其主要成就創立八卦、教民作漁網等。神農氏,立農桑,嘗百草。伏羲後代,《淮南子》記載神農氏“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

華夏之遠古時期,應是區域部落平行發展,即諸小部落各自發展,其中有五大部落氏族發展較快,科學進步較高,因此成為諸部落之共主,先後管理著這片土地上面的部落。

有巢氏,祖籍巢湖流域,在建立有巢國,部落首領,活動區域在山東、四川、內蒙古、雲南、湖南等地。據《莊子·盜蹠》載:“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慄,暮棲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目前,湖南懷化,存在6800多年前“有巢氏”遺址。天下共主在有巢,其餘部落學習。

中華文化的本源之三皇與遠古五大氏族

中華文化的本源之三皇與遠古五大氏族

燧人氏,燧人氏活動的區域很大,從西北到中原廣大地區,都有燧人氏的足跡,雷澤就是其主要活動區域之一,今地名山東雷澤縣與河南交界區域。但是,應該說雷為打雷,澤為水流區域。因此,早期的燧人氏取火應該從天火(雷火)開始,所以有雷澤區域。戰國·莊子《莊子·繕性》:”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為天下,是故順而不一。根據《三皇五帝年表》記載,大約在公元前4464年,燧人氏建立了“燧明國”河南商丘古黎丘遺址,部落早期城邦國家。另外,1986年,河北保定南莊頭黑色淤積土下發現了文化層堆積,發現一批動物遺骸、植物種子、石器、陶片和人類生活、生產遺蹟,發現有人工切割痕跡的鹿角。經國家考古權威部門鑑定認為,該遺蹟晚於山頂洞人早於磁山文化,距今一萬年左右。

中華文化的本源之三皇與遠古五大氏族

華胥氏,燧人氏時代,天下共主為燧人氏,燧人氏部落中心在雷澤即河南與山東交匯,今之雷澤縣周圍。華胥氏在陝西藍田縣內部落,“太昊之母…履巨人之跡,意有所動,虹且繞立,因而始娠,生帝於成紀,以木德王,為風姓”。《竹書紀年·前篇》“蛇身人首,有聖德”。

《史記·三皇本紀》,殷函、尹紅卿編譯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開首卷寫到:“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華胥氏開始,她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母,華胥氏生伏羲、女媧,伏羲、女媧生少典,少典生炎黃二帝”。因此,華胥氏應作為一個母系氏族的形式,在燧人氏的後期,地址應在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華胥鎮。

可見,燧人氏後期的活動範圍逐漸擴大,華夏諸部落的範圍從陝西到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而其他區域是小部落群體,應當是受到華胥族群的影響,人口少,實力弱。(此處的生不是個人的生,而是部落之間的關係,部落出自哪裡的關係。如少典部落是來源伏羲部落和女媧部落的結親,然後少典部落又衍生出了炎、黃部落。)

中華文化的本源之三皇與遠古五大氏族

伏羲氏,與女媧同一時期,傳說為華胥之子,《史記·太史公自序》中曾言:“餘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最早提到伏羲的是戰國中晚期的《莊子-人間世》:伏羲,幾蘧之所行終,而況散焉者乎。《河圖》由象徵陰陽的二十個圖形符號構成,《洛書》是燧人弇茲氏在觀察北斗九星時創制的,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北斗星為七顆,而在上古時候北斗星則是九星,伏羲得到《河圖》《洛書》後刻苦鑽研深有所悟,他以自身和自然界萬物為參考創立出八卦,用來概括總結世間萬事萬物的規律。

中華文化的本源之三皇與遠古五大氏族

神農氏,伏羲氏後期,神農氏興。《白虎通》西漢記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耕。”《易·繫辭下》宋:“包羲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因此,從上資料可以得知,神農氏在伏羲氏以後,人民因為農業的發展以及醫藥進步(神農氏嘗百草),人數開始發展,區分天時地利,製作農具,教天下之人農耕。補、燧不供,乃伐補、遂,而萬國定。《路史後記三》。《戰國策秦策》記載:“昔者,神農伐補、遂。”都說明了在神農時期,補(斧)部落、燧部落,不朝貢(農具、鐵器),於是征伐兩個部落,而後其他部落紛紛依附,誰也不敢挑釁中央(共主)神農氏。

中華文化的本源之三皇與遠古五大氏族

綜上,在三皇與五大氏族的相關資料調查和整理中,我們發現,整個部落並沒有出現互相征伐的情況發生。只是說,科技進步的部落是為中原部落的首領,成為諸多部落的共主關係。譬如,有巢氏部落首領,燧人氏部落首領等。自古以來都有相互關照之背景。科學技術是最大的生產力,在遠古時期同等如此。待到某一個部落衰弱,科學技術不創新以後,有部落又發展起來,成為了部落聯盟的共主關係。形成了一種多元又統一的文化。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過度應當是發生在神農時期的後期,《史記·五帝本紀》載,神農氏衰,互相攻伐。

正是由於社會生產力的變化,人口的增多,各個部落為了能夠搶奪生活的資源發生了戰爭和變動。在此之前,神農氏已經發起了一場針對斧、燧氏族的戰爭也奠定了神農氏後期的結局。因此,即便是遠古時期,在人口增長以後,如果無法將人口與分配問題協調勢必發生戰爭也屬於歷史的必然。但是,古代先賢的治理國家和文明提供了歷史的證明。此外,科學文化從遠古時期就已經奠定了。遠古之河圖、洛書,經過伏羲氏的演變最終形成了先天八卦,解釋自然的發展規律,奠定了自然科學與人類發展的基礎。此時的自然科學是一種繼承的關係,重點是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個人發現、思考、適應能力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