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考古發現水神共工怒觸不周山真相,揭秘神話故事背後的真實所指

相信大家一定聽過共工撞倒不周山,天河水落入人間引發洪水氾濫,女媧煉化七彩石補天的神話故事。這篇文章,軍師將給大家介紹一下共工怒觸不周山的真相。

在我國的上古神話傳說體系中,共工是一名水神,因為和顓頊在爭奪帝位時失敗,他憤而撞倒不周山,造成人間洪水肆虐的慘劇。然而從研究上古時期的史料中可以發現,共工不是單指一個人,而是上古部落共工氏的人格化。

考古發現水神共工怒觸不周山真相,揭秘神話故事背後的真實所指

在《左傳》中就有記載,在黃帝統治時期,共工氏以善於治水而聞名。然而到了堯舜統治時期,共工氏因為作惡,其與三苗等部族被舜帝列為天下“四害”,受到華夏部落聯盟的排斥,被驅逐到了天寒地凍的幽州一帶。

考古驗證共工氏被流幽州屬實

堯舜統治時期,在我國曆史時間線上屬於原始社會末期,這個時期也被稱為龍山文化時代。生活在中原地區的炎黃部落後裔(堯舜)對應中原龍山文化,山東東夷族後裔則是對應山東龍山文化。

考古人員發現,在中原龍山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之間,存在著一個特殊的文化型別——後崗二期文化,大體位置在豫北狹長黃河地帶。後崗二期文化其實也屬於龍山文化,不過它有自己的一些特徵。

然而讓人奇怪的是,在龍山文化向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夏朝早期的二里頭文化轉變時,後崗二期文化卻消失不見了。隨著現代的考古挖掘,考古學家在遼西一帶發現了那一時期的夏家店下層文化,其是後崗二期文化的後續。

有了這一發現,就可以證明,堯舜禹部落時期在向夏王朝轉變時,豫北一帶有一個部族遷徙到了遼西一帶,也就是古時的幽州。而這個部族正是被華夏部落聯盟驅逐的共工氏,另外在《戰國策》中也有“禹伐共工”的記載。

考古發現水神共工怒觸不周山真相,揭秘神話故事背後的真實所指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共工氏身為炎帝后裔的一支,是華夏正統後裔,其擅長治水,在後世甚至被神話成水神,那它為什麼會被華夏部落和東夷部落共同驅逐,而被迫遠遷幽州呢?共工頭撞不周山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故事?

神話故事背後真相

在上世紀90年代,考古人員在河南在輝縣孟莊一帶發現了面積將近4500平米的新石器時代城市遺址。在這裡,考古人員挖掘出了大量後崗二期文化時期的物品,這說明共工氏當年就是在此生活的。

在這裡,考古人員也發現了共工氏被華夏聯盟驅逐的原因。在遺址的城垣內有寬6-8米的壕溝,要知道在輝縣以及輝縣下游,在上古時期都是受洪水影響的區域,當年大禹治水正是在輝縣下游的魯西南地區。

位於上游,共工氏卻築起深溝高壑,雖然自己部族免於水患,卻加重了下游其他部族的水患。在《國語》中有過記載:“共工壅防百川,墮高堙庳,以害天下。”正是憑藉共工氏損人利己的治水方式,在上古大洪水時期,共工氏受災最小,才後世才被稱為水神。但也正因為共工氏如此做,才被華夏部落聯盟驅逐。

除此之外,共工氏的自掃門前雪,損人利己的治水,還造成了原比中原部族發達的東夷族在洪水中傳承幾近消失。後來,夏后氏部落首領大禹領命治水,在華夏部落聯盟中取得巨大權威,為夏朝家天下奠定了基礎。

考古發現水神共工怒觸不周山真相,揭秘神話故事背後的真實所指

或許共工氏所撞倒的不周山,實際上說的就是間接破滅東夷族,如果東夷族不在洪水中消亡,那麼中國第一個王朝可能就不是夏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