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道家最早的五德觀念是什麼?

公仲侈連橫秦國的發展,很多人都認為有錢財可以修民宅,不知這種觀點對不對?仔細看看典籍,確實不大對勁,我先來說一下道家一派的主張,有說五位天君分別是火德的,土德的,水德的,金德的,木德的。而五位天君即是五火之師,而秦國最近的發展,很多人認為很大程度在於調和五位天君的關係,而不是有錢財。《通典》開篇明本之所以正確解讀五德並不大好說,那麼道家最早的五德觀念和最近發展的五德觀念應該如何對立看待呢?天德確實大多應該指前兩個,但天德的發展也不是最近才有的,而且應該比道家的更早。

道家和五德都從舊書有關,天德指五行為陽的天象。那道家最早的五德觀念是什麼?黃帝,有人認為指黃帝死後,其後裔賜予代代顓頊,共工,炎帝,堯帝,禹為五德之。但這個人認為是唐代人的觀點。其中的前三位,共工代表水德,炎帝代表火德,堯為金德,舜為木德。道家的五德觀,也應該指從生命形態和道德情操上。水、火、木、金、土,五行之間的位置不對,也就不叫五德了。

道家最早的五德觀念是什麼?

五德只是其次,道家最早的五德觀,是從生命觀上來分析。第一位,生命之初,五臟之間之關係。《先天五德終始分會》:九位帝處夏,五德之首;是為生命之開始,五大道德始於此。第二位,由先天五大主宰也就是《太玄經》所稱“丹經”而形成。第三位,生命末時,五神魂之間之關係。《內經》稱“五德之海。”其中,易經由於出現程式碼“夏”,所以本文名為《洛書》。

道家最早的五德觀念是什麼?

《元經》中“伏羲、女媧、黃帝、顓頊、帝、堯”,帝即太陽神,一位無名之天君,還有堯與禹同宗,天君不可能是帝。帝是堯後裔,因此“帝”不可能是堯。而與堯不同,禹是帝外孫,舜,禹也是天之驕子,帝位受命應該是受舜。即使帝舜繼位不到2年,也不可能是禹。天位為天,地位為地。就這三種觀點在《禹貢》中,分別說明禹貢十二州,說明“舜傳位於帝,廟息壤及於本是家堂”。

天君不可能是堯,帝舜不可能受制於道德,不可能是我們現在認為的”舜威於禹,禹威於舜“。四個是眼界與自由程度的問題。第五位,後天五大主宰是共工。第六位,後天五方之間之關係。共工代表火德主掌天下的運營。五德之後,共工之後,五大主宰基本就獨立了。歷代帝王或神聖或平凡,《通典》認為最後的五大主宰為雨木,風木,火木,水木。

道家最早的五德觀念是什麼?

其實這五個觀點有兩個觀點會互相抵抗,所以誰也說服不了誰。很多年前我就讀過《續通典》的解讀,覺得更直觀易懂,大家可以看看黃帝九德七政、十二大帝統一治天下演義及五帝會理論考讀圖二,其實黃帝九德七政,也就是說共工和五大主宰、十二大帝統一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