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潼關和桃林塞究竟有何淵源?

文:立早閒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

潼關,在歷史上雖有關中平原上“畿內首險”的美稱,然而現存的史料卻無法確定設定時間,以致蒙上一層神秘的歷史面紗,吸引世人不斷去探尋,以探個究竟,得求個真相。

《春秋左傳》只記載桃林塞的設定時間,而《唐書》卻記錄潼關是古代的桃林塞。如要確認桃林塞就是潼關的前身,就必須確定桃林塞與潼關是在同一位置,或者找出潼關就是在桃林塞的舊址或遺址上修建起來的歷史依據。這樣就能明確潼關與桃林塞的關係。《春秋左傳》,雖是最早有記載桃林塞的史料,但成書於春秋末期,且文中記述很簡約,以致後世學者在作註解時,往往因各自觀點不同,對桃林塞的具體地點存在爭議,或認為在湖縣舊址,或以為在閿鄉縣(古縣名,北周置,治所在今河南靈寶市西故縣西南,閿鄉郡治)城舊址之間的函谷古道,或根據通行說法為函谷關以西、潼關以東地區。總而言之,一句話,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據。

潼關和桃林塞究竟有何淵源?

如今在解讀歷史記載,探尋古代地名,本應找尋史料記載的源頭,選擇權威可靠的註釋,方能求實可信的認可。

《春秋左傳》是最早記載桃林塞的史料,而《三國志》是首次記錄潼關的史書。《春秋左傳》:

晉侯使詹嘉處瑕,以守桃林之塞

。由此可知,桃林塞是在一個春秋時期叫“瑕”的地方。《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瑕,春秋晉邑”。杜預撰《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對《春秋左傳·僖公》:(僖公三十年,前630年)“

許君焦、瑕

”注曰:“

晉河外五城之二邑

”。焦、瑕二邑原為(南)虢國轄地,魯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時,晉國第二次假道伐虢(第一次,公元前658年,晉獻公借道虞國滅亡了北虢國),滅亡了南虢國。因此,陝縣之焦、瑕,自然稱晉邑。(清)高士奇《春秋地名考》:

以此為晉河外之瑕,即曲沃,在今河南陝縣西南三十里

潼關和桃林塞究竟有何淵源?

曲沃,歷史上有兩處,即一處為西周晉都,在今山西聞喜縣東北;另一處為戰國魏邑,在今河南陝州區西南。為了區分,將位於今陝縣之曲沃,稱為南曲沃,有別於聞喜之曲沃,故城在今陝州區大營鎮黃村萏陽河東岸,尚存遺址。魏晉時期杜預撰《春秋左氏經傳集解》:

桃林之塞在南河之南,遠處晉之南竟。從秦適周,乃由此路。使詹嘉守此塞者,以秦與東方諸侯遠結恩好

。此注的意思:始設於公元前614年的桃林塞是在黃河南端的南邊,遠在晉國的南方邊境。從秦國去(東)周王室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陽)都要經過這條路。派詹嘉駐守此塞,是為了防止秦國與東方其它諸侯國遠交結好。隋唐時期的經學家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卷十九下·文十一年,盡十五年》進一步明確“桃林塞”的位置:

桃林

(塞)

在弘農華陰縣東潼關

。眾所周知,隋潼關,是於隋大業七年(611年)移關城於今楊家莊南城北村一帶;唐潼關,是於唐天授二年(691年)從塬上北遷到源下。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時,存在兩座潼關,即位於今秦東鎮楊家莊南麟趾原上的漢潼關和今秦東鎮楊家莊南城北村的隋潼關。漢潼關與隋潼關,形成關城南北夾峙,潼關的地勢更加險要。因此,建在麟趾塬上的漢潼關就是修建在《春秋左傳》所記載的桃林塞遺址上。

潼關和桃林塞究竟有何淵源?

成書於春秋的《春秋左傳》雖只是一筆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就在瑕地設定桃林塞,並派兵守衛;但撰寫於魏晉的《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則進一步註釋桃林塞的位置範圍及功能作用;甚至編撰於唐代的《春秋左傳正義》更加詳細的註解桃林塞的準確位置。在三個不同時期裡,對桃林塞的記載、註釋及註解的三份史料,從而將漢潼關與桃林塞的位置等同起來。

筆者按:溯源,本是往上游尋找發源地;引申為追求根源;比喻向上尋求歷史根源。潼關,作為關中的“畿內首險”,僅憑藉首次出現在《三國志》,就認定其始建時間為東漢末年。這顯然是個弱論據。正所謂: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