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吳頭楚尾處,為何說吳語的上饒古代卻從未被認為是吳地的一部分?

相對於北方有著核心的華北大平原,中國南方地區則相對更加分散,被大型的山脈和河川劃分為不同的板塊,在古代生產力不發達的時候,在“大中華”的整體框架內,南方各個板塊也在內部形成了地方性很明顯的地域文明,以及漢民族內部的不同民系。

而在不同民系相鄰的部分,則出現多種文化融合的現象,這裡需要重點說下江西省,江西省內部擁有鄱陽湖平原、吉泰盆地兩大平原,在農業時代極度適合農業生產;而且東、西、南三面環山,北沿長江,地形較為封閉,這又使得大部分情況下江西相對安全。

吳頭楚尾處,為何說吳語的上饒古代卻從未被認為是吳地的一部分?

所以,江西在南方有一個類似“人口儲存器”的功能,千年戰亂中,江西周邊地區人口損失慘重,而江西移民則補充了大部分地區,至今兩湖中西部、安徽南部都有大量贛語人口存在;即使是靠近江西的非贛民系,也多受濃厚的贛文化影響,比如江淮官話的黃孝片,實際上便是官話化的贛語,江西北部九江市區以及附近地區,安徽和湖北與江西鄰近地區使用;而客家話實際上也與贛語有著濃厚關係,所謂“客贛同源”;而古徽州地區的徽語,實際上也與贛語和吳語關係緊密。

那麼江西境內有沒有與贛語並不太相關的方言呢?也有,贛州話屬於西南官話,贛東北地區有閩南語方言島,然後九江等地有部分河南話方言島。畢竟,歷史上並無外來群體大規模移民江西,剛剛所說的都是小規模移民造成的情況,所以這規模都很小。但是,江西境內也有一個規模較大的與贛語完全無關的方言區,這就是贛東北的上饒部分地區(上饒縣市、玉山、廣豐等),人口大約150萬-200萬,這部分居民與江浙民系一樣,說的是吳語。

從地緣上看,這很好理解,這部分地區與浙江相鄰,而且在群山之中形成一塊“相連”的走廊狀盆地,如下圖圈內所示。

吳頭楚尾處,為何說吳語的上饒古代卻從未被認為是吳地的一部分?

上饒處於贛吳相交,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代吳越地區的文化滲透力更強悍,那麼這“贛吳”相交的點在哪裡呢?在江西鉛山縣。

鉛山縣,可能很多人習慣將其地名讀錯。此處雖然現在名不見經傳,但在歷史上的確是聲名顯赫,現鉛山縣城河口鎮曾經屬於“江西四大名鎮”之一,號稱“八省通衢”;宋代,鉛山境內的鵝湖山曾有過一場著名的“鵝湖之會”,在中國哲學史上有重要地位。

鉛山縣人口43萬,多為操贛語的江右民系,然而縣境東北的傍羅、青溪和鵝湖(傍羅、青溪現已併入鵝湖)則仍然使用吳語,全縣大概87。4%的人口使用贛語、9。7%的人使用吳語,剩下極少數人使用閩南語和畲語。這,就是文化上的贛吳相交之處。

以鉛山為界,其東的“上廣玉”均屬吳語,其西部橫弋屬於贛語

吳頭楚尾處,為何說吳語的上饒古代卻從未被認為是吳地的一部分?

關於鉛山縣的這類特殊情況,古人早已注意過,朱熹在《鉛山立春之一》雲:“雪擁山腰洞口,春回楚尾吳頭。欲問閩天何處,明朝嶺水南流。”在此稱呼鉛山為“吳頭楚尾”之地;清代程夔在《河口竹枝詞》說:“鳴榔晚起漁舟唱,半是吳歌半楚歌”(把江西稱為楚在古代也算常見的文化現象,但“楚”並非單指江西),說明此地的漁民音雜吳楚,較為複雜。

那麼,對於鉛山縣的文化歸屬,古人怎麼看呢?

這一點爭議並不大,別說鉛山縣,甚至整個上饒吳語區所在的信州地區,古代都被認為接近江西的楚風,即使是在元代信州路屬於江浙行省的情況下,似乎吳地也沒把其當自己人,趙景良在《江東制置使謝公枋得》一文中即明確指出:“ 信州在江東路,揚域吳楚地;饒州在江東路,揚域楚地。”信州貴溪縣龍虎山道士薛玄曦則有句雲:“ 楚雲江樹,遐阻萬里。” 在《華素臺》一詩中,其更感嘆 :“ 星斗九天分楚越 ,山河萬里界甌閩。”明明白白地將信州視為楚、越分界之所。可見古人通常是將上饒看成是“楚地的東境”,而不是“吳地的西境”。儘管,信州絕大部分居民是使用吳語的,包括州府治所——上饒。明初廣信府(由元代信州路改名而來,今上饒中心部地區及鷹潭)改隸江西,其楚地更加名正言順。清代人孫嘉淦在《南遊記》中述廣信之俗曰:“江右風俗勝於三吳、兩浙,男事耕耘,兼以商賈;女皆紡織。所出麻、枲、綿、葛、松杉、魚蝦、米麥,不為奇技滛巧,其勤儉習事,有唐魏之風。獨好詐而健訟,則楚俗也。”

吳頭楚尾處,為何說吳語的上饒古代卻從未被認為是吳地的一部分?

顯然,儘管廣信大部分人屬於吳越民系,但是一般都被認為屬於“江右”的一部分,浙人這麼看,廣信人這麼看,外人也這麼看。

那這又是為什麼呢?這也許和歷史歸屬有關,因為懷玉山將廣信與浙江隔屬不同的自然區,這兩處雖然可透過陸地走廊聯絡,但實際江西血統更重——這個行政區就是由江西的州府劃分出來的。中唐之前,這一地帶基本沒有開發,無獨立建制,大部分屬於江西的饒州和撫州,安史之亂後,北人再次大規模南下,信江流域也被開發,這才在公元758年“析饒州之弋陽,衢州之常山、玉山及建、撫之地”置了信州。自然,信州被置江南西道。

而且,信江本屬於鄱陽湖水系,割據時期的吳越國也並不包括上饒,先隸楊吳,後屬南唐,北宋時則轄於江南東路,長期與兩浙分離,自然吳地認同會很弱,而江右認同形成。

作者:雲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