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沒事找事聊諸葛:不神化,不黑化

諸葛亮為什麼會選擇劉備

漢朝時男子以二十歲“弱冠”為成年的標誌,就可以透過舉孝廉(由郡推舉)、茂才(即秀才,由州推舉,因避光武帝劉秀的名諱改為茂才)等朝廷設立的舉薦科目進入仕途(類似於後來的科舉)。

這個辦法叫察舉制,是古代最早的選官制度,也是三大選官制度之一,其弊病在於官員、豪族之間互相推舉,壟斷了士人的仕進之路,寒族子弟無人推舉,更別說大耳朵老百姓了,最終形成階層固化,出現世代為官的豪族。

也成為各方勢力壯大自己、拉攏他人、巴結豪族的工具。比如孫權的孝廉是吳郡太守朱治推舉的。朱治是孫策的部屬,推舉孫權肯定有孫策的意思,就是為了壯大自己的勢力。後來曹操讓揚州刺史嚴象推舉孫權為茂才,這是為了拉攏孫策。劉備做豫州牧時,推舉袁紹的兒子袁譚為茂才,這是為了巴結袁紹。

沒事找事聊諸葛:不神化,不黑化

有背景、有勢力、有關係的家庭子弟,大多在二十歲或者更小時透過察舉進入仕途。先在朝廷擔任個“郎官”,短時間實習一下,然後外放為縣令長、州刺史等低階官員。曹操、袁紹等人都是這樣。

諸葛亮二十七歲了,沒有得到任何人的推舉,從這也可以看出諸葛亮並非出自豪族,沒有什麼政治勢力、政治背景。胸懷大志的諸葛亮無人賞識,也難怪他鬱悶,有事無事的大吼長嘯。古人人生理想境界是三十而立,他都二十七歲了還在躬耕隴畝,怎麼立?怎麼去做管仲、樂毅?

以諸葛亮的才氣能力,在各方割據勢力都在大量招攬人才的大爭之世,弱冠之年謀取個一官半職應該是輕而易舉,可諸葛亮沒有這麼做,而是一直在隆中隱居,這是為什麼呢?

當時他可以選擇的地方最少有三個:荊州劉表、江東孫權、北方曹操。但他都沒有選,推斷其理由應該是這三個地方都不符合諸葛亮的要求。

沒事找事聊諸葛:不神化,不黑化

荊州劉表,諸葛亮非常瞭解,難成大事。劉表也算諸葛亮的姻親,在荊州深得民心,是當時保境安民做得最好的一方諸侯,諸葛亮不方便明說劉表是個不圖進取的人,沒什麼發展前途,只在“隆中對”裡委婉的說了一句“其主(指劉表)不能守(荊州)”。有了這樣的認識,諸葛亮當然不會明珠暗投。

江東孫權的情況諸葛亮也非常瞭解,因為其兄諸葛瑾在江東,兄弟之間時常有書信往來。孫權有張昭、周瑜、魯肅等心腹能臣,諸葛謹也在江東,諸葛亮是否能夠得到重用未為可知,兄弟相爭也不是諸葛亮所願。

孫權還真有留用諸葛亮之心。孫權曾對諸葛謹說過,你與諸葛亮是同胞兄弟,弟弟跟隨哥哥,是符合大義的,為什麼不留下諸葛亮呢?如果諸葛亮願意留下來跟隨你,我可以給劉備寫信解釋,讓他隨人所願。但被諸葛謹婉拒了,認為諸葛亮不願意留下東吳,就和我不願到(蜀)漢去一樣。

沒事找事聊諸葛:不神化,不黑化

北方曹操,諸葛亮似乎從來就沒有考慮過。這和前面提到的曹操攻打徐州,屠殺百姓有很大的關係。家鄉“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悽慘景象一定讓諸葛亮終生難忘,也許對曹操的反感甚至仇恨,對前來援助陶謙保護徐州的劉備的好感就在那時萌芽。

終諸葛亮一生都沒有產生過與曹魏結盟的想法,有政治的原因,但不能完全排除其中的個人情感因素。

那諸葛亮究竟要找個什麼樣的人來投靠呢?其實標準就只一個,就是能夠讓他成為管仲、樂毅那樣的人。這是諸葛亮自己表達出來的人生理想。

有一些事情可以作為佐證,張昭曾經向孫權推薦過諸葛亮,而諸葛亮不願意,理由是孫權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可以把我當做賢良的人使用,但不能完全發揮我的才能。

其實不投曹操,也有曹操能否“盡亮”的因素。曹操謀士眾多,要完全獨用諸葛亮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諸葛亮的同學徐庶(右中郎將、御史中丞)、石韜(郡守、典農校尉)真如諸葛亮當年所預料的那樣只做到郡守或與郡守品秩一樣的官員時,諸葛亮還為二人抱不平,感嘆道“魏國真是人才濟濟啊,為何這麼優秀的兩個人得不到重用?”

沒事找事聊諸葛:不神化,不黑化

非常出乎人們的意料,諸葛亮最終選擇投靠了客寓荊州屯兵新野的劉表客將劉備。

劉備此時只是個為劉表看守北大門的“僱傭軍”頭目而已,他能夠讓諸葛亮實現為管仲、樂毅的人生目標嗎?

這個選擇真的是讓人大跌眼鏡。以前聊過,太史慈為報孔融照顧其母的恩情,曾去找過劉備,求其派兵去解救被黃巾軍包圍的孔融,說了一大通劉備的好話,完事之後卻根本沒想到留在劉備身邊,而是直奔揚州刺史劉繇。

還有前面曾經聊到過的田豫,主動投奔劉備,卻又主動離劉備而去。甚至包括後來的徐庶在內,雖然其表面的理由是盡孝救母。

這些人都不看好劉備,偏偏諸葛亮卻選中了劉備。這不能不說是諸葛亮具有善於識人的智慧,敢於下注的勇氣。這些真不是常人能夠具備的。想想都玄,把實現遠大人生理想寄託在一個客將之上。

沒事找事聊諸葛:不神化,不黑化

這裡的關鍵就在於劉備是不是一個能夠給予諸葛亮實現人生理想的機會的人,事後證明諸葛亮看準了,也賭對了。(這裡不可能再來分析劉備是不是一個這樣的人,那就真成長文了,各位可去參閱本號《劉備不是哭大的》一文)

劉備具備了可以為諸葛亮實現理想的潛能,但會不會像諸葛亮希望的那樣“盡亮”呢?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如果劉備身邊也象曹操、孫權那樣人才濟濟,諸葛亮只是其中之一的話,也不符合諸葛亮的想法。

劉備只是個客將,特別優秀的謀士怎麼也不會來投奔,身邊就只有簡雍、孫乾、糜竺等幾個人。當然,這些人也是人才,但都只是某一方面的人才,侷限於一地一事,不具備全域性性戰略眼光,諸葛亮完全有把握超越他們。

曹操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等,孫權有周瑜、魯肅、張昭、包括諸葛瑾等重要謀臣,就算諸葛亮的能力能夠超過這些謀臣,最終能否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重臣還未可知。寧為雞口不為牛後,諸葛亮有一個現成的可以迅速得到重用,一展自己才華的機會,當然不會放過。能否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也是衡量一個人是否聰明的標準,就憑這一點也可以看出諸葛亮的敏銳和智慧。

諸葛亮把十年精心累積起來的資本全下在劉備身上,但還得看劉備會不會選擇他,不然也是白忙活。

沒事找事聊諸葛:不神化,不黑化

一場精心謀劃的面試

劉備在新野駐紮期間,曾經去拜訪過司馬徽,打聽荊州有什麼人才並請求其推薦。司馬徽說:“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於俊傑。這裡的俊傑只有伏龍、鳳雛。”劉備問是誰,司馬徽說:“諸葛孔明和龐士元。”

劉備只是記住了這兩個人,並沒有主動去尋找。後來,徐庶投奔了劉備,並得到劉備重用,就向劉備推薦諸葛亮,說:“諸葛孔明是臥龍,將軍難道不願意見他嗎?”劉備想起司馬徽的話,就說:“你叫他來吧。”徐庶說:“此人只能親自去見,不能隨口召之而來。將軍應該屈尊去見他。”

劉備這時在新野沒什麼事情,司馬徽和徐庶前後說得這麼神秘,勾起了劉備的好奇之心,也可以說是求賢之心,就答應了。

沒事找事聊諸葛:不神化,不黑化

新野離襄陽三百多漢裡,劉備不辭辛勞三顧茅廬去找諸葛亮。有人把“三”解釋成多次,不對。古漢語裡確實有用“三”來代指多次,但這裡應該是實指,就是三次。諸葛亮在《出師表》裡說得很清楚。

為什麼說是實指而非代指呢?這也是諸葛亮玩的心理戰,不能讓劉備輕易找到,那樣顯得自己整天無所事事就呆家裡,但也不能讓劉備多次往返,多了會煩躁,會放棄,畢竟是三百里來回奔波,劉備也是近五十的人了。

現代職場也愛玩心理戰。比如好萊塢有本類似於職場指導的書,裡面就說,不要電話一響就接,要響了二聲後才接,表示自己剛才有事在忙。也不能響太多次,那樣對方會煩,會掛機。心理學裡有許多這樣把戲,也很有趣。

沒事找事聊諸葛:不神化,不黑化

諸葛亮吊足了劉備胃口,取得明顯心理優勢之後,開門接待了劉備。劉備屏退眾人單獨面試諸葛亮,諸葛亮以“隆中對”應試,一鳴驚人地通過了劉備的面試。

“隆中對”原文太長,這裡就不全文抄錄了,很容易找到,各位可以找來看看,對比下本文的說法。

從理論意義上講,“隆中對”確實是一個完美的戰略構想,既符合現實條件,又符合劉備的實際情況。

首先,是對現實的精確把握和形勢的客觀分析。曹、孫兩家之勢,已不可動搖,但要分別對待,對曹操,是不能與其正面交鋒,計一日之長短;對孫權,也是不可圖,但可以爭取為外援,藉助孫權的力量來與曹操相抗衡。

其次,是指出劉備的發展方向和戰略戰術。奪取具有重要戰略位置的荊州和險塞富庶的益州,作為容身和發展的根據地。然後安撫、借用西北、西南少數民族的力量,等到天下形勢發生變化時,從益州、荊州兩路發兵北上,逐鹿中原,一爭天下。

最後,實現劉備的心願,成就霸業,興復漢室。其中提到劉備是“帝室之胄”,這是第一次出現這種說法。

沒事找事聊諸葛:不神化,不黑化

《三國志》裡除了諸葛亮經常把劉備是“帝室之胄”這樣話掛在嘴邊,其他的人幾乎沒有這樣說過。千萬不要小看這句話,這是在為劉備稱王稱霸尋找合法理由,只要這句話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以後劉備興復漢室甚至繼承漢室的所有行為都是合法的,這樣的話,曹操、孫權等割據勢力都變成非法的,可以群起而攻之,直至消滅。

也是這句話,讓劉備稱帝后,定國名為漢。一定要注意,不是蜀,電視劇裡那些舉著“蜀”字大旗的場景都是出洋相,展示出編導的無知。後人為示區分,在前面加了個蜀而已,就像前漢、後漢一樣,都是漢,前後都是後人加的。

沒事找事聊諸葛:不神化,不黑化

所有這些,都只是對形勢的判斷和預測,屬於基於現實的理論分析。關鍵是判斷、預測和分析的結果正是劉備夢寐以求的。對劉備來說,這無疑是最有效的刺激和最有力的鼓勵。

劉備非常滿意和喜愛這個戰略構想,以至於與諸葛亮形成魚水之情,不能分離,引起關羽、張飛的不滿。

但是,仔細分析後會發現裡面有許多語焉不詳含糊不清的漏洞,久經沙場的劉備難道會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