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朱高熾只當了不到一年皇帝,便一命嗚呼,在明朝歷史上卻評價極高

朱高熾這個名字在明朝皇帝群體中可謂是籍籍無名,大家對他的熟悉程度都不高,那是因為他在位時間太短了,只當過不到一年的皇帝。

別看在位時間短,但是在史料中,卻對朱高熾有著極高的評價,至於其中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在永樂一朝中,朱高熾就開始協助父親朱棣的執政生涯,而且在朱高熾所執政的洪熙時期結束了明朝永樂時期一直維持的超負荷運載狀態,開創了“仁宣之治”,給當時的百姓一個穩定安康的生活環境。

朱高熾只當了不到一年皇帝,便一命嗚呼,在明朝歷史上卻評價極高

雖說朱高熾僅僅當了不到一年的皇帝,但是他實際參政執政的時間可確實是算不上短,自從朱棣將自己的侄兒從皇帝位置上趕了下來,朱棣就一直熱衷於做一些“大活動”,北征蒙古,南擊交趾,遠航西洋,遷都北京。

種種的一切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當這一系列大事情集中在某一時間段的時候,不僅僅是勞民傷財,皇帝自己要處理的政事也會急劇增加。

朱棣再雄才大略,也分身無術,只得抓大放小,將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軍事上面,尤其是當朱棣御駕親征的時候,朝中所主持大局的正是太子朱高熾,可以說在永樂一朝二十二年的歷史中,朱高熾代為執政的時間至少超過了一半。

朱高熾只當了不到一年皇帝,便一命嗚呼,在明朝歷史上卻評價極高

別看朱高熾僅僅以一個太子的身份監國,但是在他的手中,繁冗政事是處理得井井有條。

史料讚譽道:“東宮監國,朝無費事”,治大國如烹小鮮,用來形容朱高熾,再也合適不過。

更有記載稱:“名則監國,實則御宇”,足可見朱高熾在永樂朝當時朝堂中所起到的作用。

因為朱棣在永樂一朝耗費國力過大,朱高熾自是深知此舉的危害,但是由於自己僅僅只是作為太子身份監國,大政方略方面還不敢越俎代庖,並且朱高熾因為個人身體等原因,並不十分受朱棣喜歡。

而且當朱高熾監國的時間越來越長,朱棣也對朱高熾越發有了猜忌之心,所以朱高熾只能在一些力所能及的方面使重負下的大明緩緩氣。可以說永樂朝能夠安穩的發展,朱高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永樂二十二年,永樂皇帝朱棣死在了出征的路上,同年八月,朱高熾登基稱帝,年號洪熙。

朱高熾只當了不到一年皇帝,便一命嗚呼,在明朝歷史上卻評價極高

當朱高熾成為皇帝之後,他深知永樂朝一系列龐大工程對整個明朝所帶來的負擔有多麼嚴重,所以他在執政之後,便立刻下令停止這一切超負荷行動——從安南撤兵,停止對蒙古的軍事活動,並且不再對民間徵收各種物資,最重要的是因為遷都北京導致了各種其他開銷巨大,所以朱高熾乾脆做出決定,還都南京。

在國策上面,朱高熾對農事給予鼓勵政策,恢復農業經濟,在他短短不到一年的執政時間裡,他將永樂年間大明的隱患幾乎全部給予了修復。

而朱高熾能夠得到史書很高的評價,不僅僅是在對國事的處理上,在自身的道德品質上面,也受人尊重與讚歎。

皇家內部爭鬥,本就殘忍無情,畢竟當上天下之主的誘惑不是人人都能夠抵擋的,而在朱高熾從太子到成為皇帝的這段期間,就曾遇到過這種皇室爭鬥。

雖然朱高熾是長子,但是由於自己身體和性格的原因,朱高熾並不太受父親朱棣的喜歡,由於朱高熾不喜歡運動,他逐漸長成為一個大胖子,而崇尚武力的朱棣也就更加厭惡,反倒是喜歡朱高煦,一度想過立朱高煦為太子。

幸虧大臣們比較明辨事理,大家知道明王朝更需要一個能夠讓國家安定下來的君主,所以在大臣的一致推薦下,再加上朱棣比較認可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父憑子貴,還是立了朱高熾為太子。

而後朱高煦可就懷恨在心了,便在各種方面挑朱高熾的刺,再後來當朱高煦惹怒朱棣,將要被貶為庶人的時候,朱高熾卻站出來為兄弟求情。

朱高熾只當了不到一年皇帝,便一命嗚呼,在明朝歷史上卻評價極高

朱高熾自己登基後,仍然不記舊仇,給自己的幾個兄弟封王。不僅僅如此,因為朱棣的皇帝位置是篡自己侄兒朱允炆的,朱棣登基之後,更是不承認朱允炆的皇帝名分,將建文帝的皇位廢除,年號併入洪武年。而當朱高熾執政後,將建文帝的身份合法化,承認了建文一朝的存在。

因為朱高熾的不愛鍛鍊,體型非常龐大,雖說沒有關於體重的準確記載,但是史料稱他出行需要兩個人攙扶,可見其肥胖到了何等樣的程度,這種情況下的朱高熾,從養生健康這角度幾乎可以肯定地說,存在一些三高四高的心腦血管類疾病。

終於,在登基不到一年之際,還沒來得及一展宏圖的明仁宗朱高熾就不幸病逝。

縱覽整個明朝,朱高熾可以說是一個十分稱職的皇帝,在他的短短執政生涯中定下了很多治國方略的基調,雖然時間所限,他沒有來得及完成這一些,但是他的兒子朱瞻基將這一切繼承了下來,朱瞻基和朱高熾執政時期,合稱仁宣之治。後人將其稱之為明朝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