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代官員動不動辭官告老,他們靠啥生活?古人有個特質我們丟失了

古代官員動不動辭官告老,他們靠啥生活?古人有個特質我們丟失了

“文官告老還鄉,武將解甲歸田”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官員們退休的常態,而實際上在古代,官員退休都被稱作是“致仕”。一般的致仕年齡大多是70歲左右,若是有身有病痛則可以提前致仕。也是非常人性化的了。

而古代也不是致仕後什麼都不管了,根據致仕前的官職,功績以及皇帝對官員的印象不同,致仕後的待遇也不同。而事實上官員致仕後的待遇,以宋朝為例。在《宋會要輯稿·職官》中記錄了太宗淳化元年(990年)的一條有關致仕官員待遇的詔書:

“應曾任文武職事恩許致仕者,並給半奉(?俸?)”

古代官員動不動辭官告老,他們靠啥生活?古人有個特質我們丟失了

不僅如此,一些有重功之臣子還是給全俸的。並且朝廷還會定期給一些致仕官吏們以實物,作為待遇的補充。也就是說官員致仕之後,除了沒權,實際上和任上都差不多。但若是以另一種方式離開官場的,情況就與致仕截然相反了。

這種情況就是辭官,也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辭職一般。不會再像致仕一樣有什麼退休基金之類的東西了,而且若是在朝中的位置較高。再辭官就相當於是和皇帝撕破臉了,那為何還會有官員選擇辭官呢?且其辭官後要怎麼生活呢?

實際上古人也和我們現代的人沒有什麼不同,皇帝性格軟和,是個明君的話。辭官的情況反而比較多,或是因為政見不合,或是因為與皇帝的理念不統一。一言不合就罷官回家了,因為心中有底氣皇帝是個明君,不會拿他怎麼樣。

古代官員動不動辭官告老,他們靠啥生活?古人有個特質我們丟失了

而若是皇帝是個性格古怪的,那辭官就相當於是以命相搏了。所以這種情況下很少會有官員辭官的,而是會默默的不出挑。但也不要因此就覺得這種官員們都是欺軟怕硬之人,畢竟生死之事很少有人會看的透。但是這種敢於放權的特質,也是我們要學習的。

因為敢於與皇帝因政見不合就辭官的人反而是可以做實事的人,因為他們心中有想法,為天下百姓做點什麼事。先不論他們的想法正確與否,至少敢於放棄到手的權利就證明了他們不是那種魚肉百姓的官員。當然,那種倚老賣老威脅的或者是拉幫結派的不在其中。

古代官員動不動辭官告老,他們靠啥生活?古人有個特質我們丟失了

但辭官之後實際上是任何補貼都沒有的,他們靠什麼生活呢?這實際上就和古人的思想有關係了,中國古代的國情是一個農業社會。大多數的百姓都是圍繞土地定居生活的,而這樣的好處就是,只要有了土地,兜裡沒一分錢都可以活下去。

因為衣食住行,土地就給你解決了後三個。農耕文明的社會流動性較差,出行不便也就不用多出行了。住的話在應有的土地上蓋個房子,不出戰亂災害的話可以代代都傳下去。而食就不用說了,土地裡長什麼人就吃什麼。多餘的就可賣錢換衣穿。

古代官員動不動辭官告老,他們靠啥生活?古人有個特質我們丟失了

而這樣給百姓們帶來一個觀念就是土地就是一切,中國自古以來也就是這個觀念。而官員們也不會例外,他們在任的時候就基本上會將自己的俸祿寄回老家,拖老家的人購置土地。這也是為何官員們都會自稱為“士族地主階級”的原因。

土地的價格也是跟隨著年代的變化而變化的,豐年的價格自然是比災年的價格貴上許多。但事實即使是官員待遇最差的明朝,一年的俸祿加上養廉銀之類的補貼也夠買上幾畝地的。辭官之後,即使兜裡沒一分錢,靠著這些土地也不至於餓死。

所以土地事實上就是官員們辭官的底氣,也是他們在辭官之後生活的本錢。就不像是工業文明的現代,雖說因為科技的發展生活也越來越方便。但是生活的成本也在在增加,每天一睜眼衣食住行柴米油鹽哪樣不要錢。所以現代的人,特別是中年人。就連想辭職都要掂量掂量家中,更別說辭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