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資治通鑑:羅憲,為何降魏不降吳?

幾年前,蜀漢後主劉禪派襄陽人羅憲領兵士2000人駐守永安城。

後來因鄧艾偷襲,成都兵敗。

遠在永安城的羅憲聽說成都被攻破,心理上還沒有接受,但城裡的官民們也聽到這個訊息,卻是一片恐慌。

為了安定人心,羅憲不得不殺掉其中一個散佈成都變亂的人,百姓們這才安定下來。

巴東永安城距離成都挺遠,羅憲只能等先確認這個訊息是否屬實後,才有所行動。

資治通鑑:羅憲,為何降魏不降吳?

直到幾天後,羅憲等到了劉禪的手令,要求他歸降魏國,羅憲率領他手下的兵士到永安城外的都亭哭吊了三天。

不過老話說的好,渾水摸魚,趁火打劫。東吳聽說蜀漢被鄧艾打敗,就想趁亂到蜀漢奪取一些好處。

東吳派兵西進,表面上還聲稱是來救援蜀漢的,實際上是想襲擊永安城的羅憲。

羅憲在城裡接到前方報告後,對他的兵士說:

我蜀漢已經覆亡,東吳本來是我們唇齒相依的鄰邦,他們不但不憐憫我們的危難,還背棄盟約,趁火打劫,謀取利益,實在是太不講信義了。

我們蜀漢今日滅亡,他們東吳怕是也不能夠長久,我們決不做吳國的降將俘虜!

士兵們表示願意聽從羅憲調遣。

資治通鑑:羅憲,為何降魏不降吳?

於是羅憲堅守城池整治裝備,全軍上下十分激憤,一致把槍口對準了吳兵。

東吳人聽說鍾會、鄧艾失敗,蜀漢上百城無主,雖有兼併蜀國之心,但蜀之巴東永安城羅憲防守堅固,東吳軍士兵不能順利透過那裡。

東吳不得已派出撫軍步協率兵向西進攻。

羅憲計程車兵總共也就2000多人,實力太弱,不能抵抗步協的進攻。

於是羅憲一邊派參軍楊宗向北突圍,到安東將軍陳騫處告急,一邊又給晉公送去文武官員的印綬和人質。

步協攻打永安城,羅憲與他交戰,從容應對,卻把步協打敗了。

步協的失敗,令吳王大怒,吳王不死心,非要拿下永安城。於是吳王又派處鎮東將軍陸抗人,率領三萬兵士增緩步協,完成對羅憲的包圍。

資治通鑑:羅憲,為何降魏不降吳?

羅憲被圍攻近六個月,魏廷的救援仍然未到,城中之人病倒大半。

有人勸羅憲棄城而走,羅憲說:

我是此城之主,為百姓們所仰仗,他們有了危難而不能讓他們安定,情況緊急就丟下他們逃跑,這不是君子所為,我要戰死在這裡!

陳騫把這些話告訴了晉王司馬昭,於是派遣荊州刺史胡烈,率步騎兵二萬人攻打西陵以救援羅憲,幾天後,吳國軍隊撤退,羅憲總算解脫了。

後來晉王司馬昭讓羅憲依舊在原地任職,又加陵江將軍之職,封為萬年亭侯。

參考《資治通鑑》

評論

看完羅憲的故事,很多人一個疑問,羅憲為什麼降魏不降吳?原因有三,

第一,他是譙周的弟子

羅憲有一個老師就是譙周,譙周曾經勸後主劉禪說,寧願投降魏,也不投降吳,因為不想看到投降兩次的恥辱。

資治通鑑:羅憲,為何降魏不降吳?

羅憲作為譙周的弟子,他應該知道他老師的觀點,不能經受投降兩次的恥辱,所以羅憲在東吳進攻的時候,誓死不降!

第二,吳人不講信用

東吳確實不講信用,以前後主跟東吳修好,巴東邊境本來和諧安寧,就因為成都覆滅,東吳人就想趁火打劫,破壞邊境和平。

羅憲作為永安城主,實在不能接受這一點,國雖不在,民卻還在,不能因為國滅,破壞一城人的生存條件,所不能接受的。

再有,吳人可以不遵守兩國以前的約定,就算羅憲投降東吳,那麼過不了幾天,東吳就會換掉他,因為不信任羅憲。甚至把他關押撤職殺害。那樣的話,投降東吳就得不償失的!

第三,羅憲自己是忠義之人

羅憲本是忠義之人,蜀國除了諸葛亮,姜維,羅憲也是忠義之人。這樣的人,把忠義看的比生命更重要。

羅憲奉命守土,東吳來進攻,他守衛城池。這是對國家的忠誠。

後主投降後,給羅憲寫手令,讓他歸降魏,接到手令後,羅憲才交出金印給魏廷。這是他對劉禪最後的義。

羅憲心懷國家臣民,忠於國君,保一方平安,有這樣的素養和修為,上天不會虧待他!

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