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太監秘史之(23)宦官的女兒成為皇后

要妥善地處理強大的專制君主的善後並不容易。

武帝寄以厚望的昭帝,二十歲就崩殂了,以致皇位無人繼承。昭帝的皇后是大將軍霍光的外孫女,是霍光的女兒嫁給上官氏所生的孩子,她六歲便做了皇后。昭帝—直沒有兒子,是因為霍光希望這位皇后能生下兒子以繼承皇位。

太監秘史之(23)宦官的女兒成為皇后

據說,當時討好霍光的近臣及侍醫們都以會妨礙昭帝的健康為理由,命令後宮所有的妃子和女官都必須穿上長褲,束上好幾條腰帶,並且不准她們把腰帶解開,所以使得皇帝一直沒有子嗣。皇帝死時,皇后只有十四、五歲。最後成為昭帝繼承人的是李夫人的孫子昌邑王,不過在位不久,就因為品性不端而被迫退位。

接著擁立的是命運之子宣帝。武帝會為了後嗣無人而煩惱,完全須歸咎於自己。這位性情急躁的皇帝,只因為懷疑皇太子叛亂,未加仔細調查,就把衛太子和他所生的三男一女及妻妾全部處死,連太子的母親衛皇后也被逼自殺身亡。

在這次大禍中,只有皇太子的孫子,出生只不過數日的嬰兒沒有被處死。這名嬰兒出生時就體弱多病,為了希望他早點獲得健康,所以給他取了一個很奇怪的名子叫做“病已”,而當時中央的監獄裡關滿了因太子案件遭連坐處分的罪犯,於是這個嬰兒被收容在分獄中。當時司法單位的次官,就是後來的宰相丙吉,命令一位辦事認真的女囚,為皇孫餵奶,而給他住進一間通風良好的房間裡。

太監秘史之(23)宦官的女兒成為皇后

但是有位占卜師告訴武帝說:據天象顯示,未來的天子就在長安的監獄裡。所以武帝下令把拘禁在監獄裡的人全部殺光。這時,丙吉堅守皇孫所住的房門,不讓皇帝派來的敕使進入。他這樣做本來是會被彈劾的,但是,後來武帝終於改變了主意,不再殺死囚犯們,丙吉為了不讓皇孫一直待在監獄裡,便暗地裡和首都的長官京兆尹交涉,但是,京兆尹卻不肯答應收容這個嬰兒。這時那位女囚的刑期正好屆滿,但皇孫已離不開她,所以丙吉便自己付錢僱用女囚撫育皇孫。後來因為魯孫常常生病,所以就把他託養給他母親的孃家。最後,皇帝終於下令把他領回後宮養育,並且在皇室的家譜中記上他的名字。

當時,在管理後宮的宦官中,有位名叫張賀的,他因為侍候過衛太子,在發生太子謀反事件時,本來也受到株連,但由於他弟弟安正的極力請願,而獲減刑,被貶為宦官。他為了圖報舊恩,又可憐皇孫的處境,所以就竭盡心力地扶養皇孫,出錢讓他受教育。等到皇孫長大後,張賀本來想把自己的女兒匹配給他,因遭弟弟安正的反對而放棄。接著,他又想慫恿他屬下的宦官許廣漢把女兒嫁給皇孫。許廣漢以前侍候武帝時,只因為不小心把別人的馬鞍放在自己的馬背上,就被判了死刑。後來,雖然從寬處分,也被處宮刑而貶勺宦官。

張賀說服許廣漢說:銘皇孫和昭帝有很密切的關係,至少能封王受爵。許廣漢這才答應把女兒嫁給他,許廣漢的夫人雖然不太贊成這門婚事,但最後張賀還是派人前去作媒,準備了聘金,為他們舉行了婚禮。這個有著傳奇命運的皇孫,就是後來的宜帝,宦官許廣漢的女兒就是許皇后,所生的兒子就是元帝。

宜帝自命風流倜儻,喜好鬥雞、賽馬,不過,他也是個飽學的明君。尤其是把優秀的地方官的任期延長,讓他們能充分發揮所長的做法,最能表現出他的聖明。

宣帝在十八歲以前一直流落在民間,他曾經想成為俠客,卻力不從心而遭人欺負,這種艱苦的生長曆程對他日後的戍就有很大的幫助。像他這樣出生後幾個月就成為罪犯,而由女囚餵奶,再由宦官養育,並以宦官的女兒為妻的皇帝,有史以來,他還是第一位呢。

從宣帝和宦官之間的親緣關係推測,可以肯定在不久之後,皇帝身邊就會再度出現著名的宦官。果然不出所料,以恭謹的執政身分,掌握政權二十年之久的霍光,在幫助漢朝度過一段危險期之後,就奏請還政,擁立宣帝即位。宣帝對這位獨撐國家大局的元老十分敬畏和禮遇,晉封他為宰相首長的職位。

太監秘史之(23)宦官的女兒成為皇后

人要急流勇退很難,霍光也不例外。霍光的女兒這時已是宣帝的皇后,關於這件事,其中另有一段隱情。霍光的夫人顯氏虛榮心很強,當霍光一家人取得權勢後,顯氏希望自己的女兒能被封為皇后,但是,這時宦官的女兒已受封為皇后了,因而顯氏嫉妒得不能自己,最後她攏絡了一名在皇后身邊侍候的女醫,總算把懷孕的許後毒殺了。然後她唆使霍光大力提拔,終於成功地使自己的女兒成為皇后了。

眼看著許廣漢的孫子就要成為太子,失去了理性的顯氏,便又對身為皇后的女兒施加壓力,圖謀毒殺皇太子,不過這次因為奶媽非常謹慎的照顧,所以無法達成月的,到了這個時候,霍光才知道妻子的所做所為,非常悲痛,不久就去世了。失去了家族的棟樑,霍氏一族榮華富貴的生活也就此結束。在顯氏毒殺的企圖和陰謀被揭發後,霍氏全族因此而被處死,連皇后也被廢掉。

隨著這支強大外戚的沒落,宣帝的政治措施也有了很大的改變。他開始施行以權力為背景的嚴刑峻法,又鑑於宦官不像外戚那樣尾大不掉,而開始重用宦官。他仿效他的曾祖父武帝的設施,恢復了中書令,而把主司官吏任命的尚書房的奏文及其裁決事務等國事都交給宦官。武帝時,,很多人都受宮刑而成了宦官,所以,這時人才方面並不致匱乏,像輔佐宣帝出弘恭、石顯等人,都是精於法治及擅長管理事務的名臣。許多儒者出身的官吏雖然極力規勸皇帝對宦官不可以掉以輕心,但宣帝根本未予理睬。

下面的故事,可以更深入地說明這件事。

宣帝時,太子溫和而喜好儒教,他對父皇所採行的嚴刑,唆法政策感到十分不滿,而建議皇帝重用儒者,皇帝聽了之後,勃然大怒說,漢室世代相承,施政時都是王道(道德主義)和霸道(權力主義)井用。平凡的儒者,大多食古不化,只會讚美古代,譏諷今世,充其量不過能使人成為一個小想主義,怎能把政權交給這些人呢。接著又悲傷地說:將來喪亡我朝的,必是我的兒子。宣帝真是位深得政治要領的皇帝,他早巳看出當時儒學為宮庭所帶來的危機,但是,將要繼承自己帝位的兒子,竟然戍了通儒,這實在是大大地出乎他的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