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書海拾遺(七十六):絮絮叨叨,不知所云

地球上真正的危險,按其重要性的排序是:第一,錢;第二,政客;第三,新聞和毒品;第四,宗教。

(1)

上文句話出自科幻小說或玄幻小說《

海奧華預言

》,作者為法國人

米歇爾·戴斯瑪克特

,該書曾被很多人認為是一本奇書。

總體而言,《海奧華預言》講述了米歇爾本人於1987年的一場奇遇,他說自己被一個來自九級行星(書中講地球只是一級行星)的外星人邀請到海奧華星球進行了為期9天的參觀,並透過其一路的見聞詳述了地球的史前文明、人類起源、基督來歷、宇宙旅行、因果輪迴、人體輝光與靈脩之類的奇特事情,還透過外星人之口指明當前的人類文明太過重視追求物質和金錢,而不重視靈魂的修煉,最終會給人類帶來災難。

米歇爾在書中聲稱這一切都是真實發生的,他在開篇自序中講“我是遵命寫這本書的。我發誓這是發生在我身上的一系列事件的報告”,甚至還直接引用《聖經》中的原話:

他們有眼卻不看,有耳卻不聞

你若問我這本書講的到底是真是假?我其實也很難判斷,但就如上文所言,從一箇中國人的角度看,將其視為一本科幻或玄幻小說是合適的。此外,考慮到這本書的創作時代和創作背景,在現在看來,其中的一些狹隘觀點尤其值得商榷;甚至以個人之見,《海奧華預言》可能只是藉著科幻小說的外皮去輸出作者本人在當時對天地宇宙的某種理解和幻想,以及自己的價值觀,或偏見。

當然,本文對重述該書的相關內容並無興趣,但它在總體上宣揚的價值觀念是積極正向的,這一點也需要承認。

(2)

我們常說“開卷有益”,讀書即是如此,拾取其有益的部分即可。

但讓我感到神奇的是,閱讀《海奧華預言》這本書的過程,常常使我想起在小學和初中生涯的某一段時期內,個人對那些世界未解之謎的執著。我想這大概並不是我一個人的經歷,那時的我瘋狂地閱讀那些神秘的事件,什麼“外星人與UFO”、“百慕大三角洲飛機和船隻失蹤”、“人體自燃”、“尼斯湖水怪”、“神農架野人”、“水晶頭骨”、“麥田怪圈”、“法老的詛咒”等,並深陷在那深不可測的神秘與恐怖之中,也藉此填充了童年時期一個少年無處安放的好奇心。甚至,我認為,每當我多瞭解一個未解之謎,我便離這世界的真相更近一步。

問題在於,當我長大之後,這些未解之謎依舊沒有解開,像“尼斯湖水怪”這樣的目擊事件反倒隨著相機裝置的畫素越來越高而越來越少。更可怕的真相更讓我惘然若失,而這些所謂的未解之謎幾乎全部都是人為編造,事實證明,最早提出這些謎題的人不是什麼科學家和地理學家,而是“作家”,其目的往往只是為了賣出與之相關的書籍。就比如UFO的事情吧,美國政府及其情報機構在2021年6月份公佈了“UFO”調查報告,其對144起相關目擊事件進行研究後,得出的結論也不過是“

資料有限、多數無解,仍需進一步研究

”,這個結論幾乎等同於沒說。

書海拾遺(七十六):絮絮叨叨,不知所云

當明瞭這些事情的幕後真相,我雖大呼受騙,但卻並不否認這些東西不失為開啟童年求知慾望的一個視窗。此外,我未能藉此走上科學研究的道路,但我想肯定有人在受了這些事件的啟發後、的確是走上了這樣的路途的。

回頭來講,若我是在童年時期讀到了《海奧華預言》,十有八九怕也是深信不疑的,絕不會像現在這般想起這麼多雜七雜八的東西。《西遊記》中講“唐僧掃塔”,居然是從下往上掃的,有人說這違背了基本常識,因為從下往上掃,最後只有頂層的一個臺階是乾淨的,剩下的全是髒的;不過,也有人認為這其中蘊含了佛家大智慧:

起點低、當下淨、回頭髒。

這就跟讀書同理,現在回頭想起當年讀書時的傻氣與篤信不疑,“回頭髒”恰恰意味著現在的自己境界提升了。人生也是如此,30歲時覺得自己20歲時的所作所為大有問題,50歲時再看30歲,問題沒準更大。

(3)

同時,需強調的是,本文並不是《海奧華預言》的書評;但它讓我回憶起一部2007年的電影——《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也要強調,下文也並非是對它的影評。誠然,我本人歷來在讀書和看電影上,已經耗費了海量的時間,以及精力。

書海拾遺(七十六):絮絮叨叨,不知所云

《海奧華預言》書中講人類的史前文明,講人類的來源(外星人降臨),講基督的來歷(外星人派到地球),將科學、宗教和政治統統解構;其行文方式主要是對話交流,這就很像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表達方式。而這部電影相較而言,邏輯就紮實很多:一位歷史學教授約翰·奧德曼辭職後將要遠行,他的幾位同事都來送行,但約翰講述了自己的秘密,他說自己已經活了14000年,自己從不變老、身上也不結疤,所以他不能在同一個地方待10年以上。約翰的同事們都是學識淵博的大學教授,他們試圖透過種種方式去證明約翰在說謊,但卻發現他的故事根本無法被證偽,而更離譜的事情發生了,比如約翰說他自己其實就是“耶穌”本人。

書海拾遺(七十六):絮絮叨叨,不知所云

這部電影的場景極其簡單,不過是眾人圍爐夜話,但它帶給人的思考是深刻的。影片在後半段由科學的論戰轉入對宗教的探討,事實上,當科學無法解釋,宗教就常常會被搬出來解釋科學無法解釋的大多數問題。而對大多人而言,信仰的有無,其實也不過是被動選擇;總有人說“你總要信點兒什麼吧”,“信的那點什麼”決定了一個人邏輯思維的底線。

在《超人》電影中,著名的反派萊克斯·盧瑟說:

有人讀了《戰爭與和平》,只把它當作是一個簡單的冒險故事; 也有人讀著口香糖包裝紙上的成分表,就解開了宇宙的秘密。

人只能掙他意識形態下的錢,也只能理解他意識形態下的事情。誠哉斯言。

(4)

有人說自己以數倍光速穿越宇宙,領悟了世界和生命的真相;有人說自己活了14000年,甚至引導了人類的文明走向,卻不得一次又一次離開自己的親人、愛人,甚至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老去、死亡。永恆的宇宙無邊無際,永恆的時間磨平一切,但這些講述穿越時間和空間的宏大旅行,卻在最終無一例外地認為“愛”才是終極良藥。

就如《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結尾:約翰停車等待那個愛他的女人,我們最終也不知道她是否拉開車門跟隨約翰而去。但從女人的表情來看,她應該在想:你的時間無窮無盡,但起碼這一瞬間,感謝你為“愛”停留。

絮絮叨叨,不知所云。而

言有盡而意無窮

,至此擱筆,是為一些讀書與觀影的瑣碎感悟記錄,並督促自己不斷地去相信思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