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王祥:不僅是個“臥冰求鯉”的孝子,他還是魏王朝的“一代明臣”

二十四孝”中的“臥冰求鯉”是中國人喜聞樂道的故事之一,因為它既宣揚孝道,又頗有童趣,還充滿神奇色彩。故事的主人公王祥在歷史上不僅有明確記載,而且和我們熟悉的很多大人物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王祥:不僅是個“臥冰求鯉”的孝子,他還是魏王朝的“一代明臣”

王祥的繼母朱氏被王祥的善良和孝順感動後,痛改前非,將王祥視為幾齣,一家人終於過上了和和睦睦的新生活。雖然王祥家裡的矛盾圓滿解決了,但當時的中原大地依然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亂世。為了躲避北方無休無止的戰亂,王祥一家人從琅琊郡南遷到了千里之外的廬江郡,也就是現在的安徽省合肥市一帶,直到公元220年曹丕建立魏國,北方漸呈太平之勢時,他才響應徵召出山做官。

徵召王祥為朝廷效力的人乃新任徐州刺史呂虔,就是《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時為曹操掌管後軍,和徐晃、張郃、夏侯淵等並列的那位名將。呂虔對王祥非常信任,安排他擔任別駕一職,並把徐州的政事都委託給他處理。

王祥:不僅是個“臥冰求鯉”的孝子,他還是魏王朝的“一代明臣”

王祥是個德才兼備的人,他沒有辜負呂虔對他的信任,以自己的忠誠和才幹交上了一份幾乎滿分的試卷。王祥到任時,徐州東部海沂一帶盜匪橫行,民不聊生,他率領兵士們馬不停蹄地討賊蕩寇,將那些危害一方的強盜匪徒打得要麼傷亡殆盡,妖麼繳械投降,徐州境內得以呈現出太平無事、安居樂業的一片祥和氣象。徐州百姓們非常感激王祥,他們編了這樣 一首歌謠來歌頌他——“海沂之康,實賴王祥。邦國不空,別駕之功。

俗話說“忠孝不能兩全”,但了不起的王祥卻既是一個出名的孝子,又是一位無畏的忠臣。

在曹丕的孫子曹髦做皇帝、司馬昭專權的時候,王祥已經是舉足輕重的四朝老臣了。曹髦對王祥極為敬重,尊他為魏國三老,並經常向他請教治國之道,王祥則不顧年邁,悉心輔佐曹髦。年逾古稀的老臣諄諄教導風華正茂的皇帝,那一幅美好的畫面可謂感人至深啊。不幸的是,幾年後曹髦因為領兵反抗司馬昭的控制而被奸賊殺害了。噩耗傳來,忠心一片的王祥捶心痛哭,他淚流滿面地說:“這是老臣的罪過呀!這是老臣的罪過呀!

王祥:不僅是個“臥冰求鯉”的孝子,他還是魏王朝的“一代明臣”

司馬昭死後,他的兒子司馬炎襲爵成為晉王,王祥和荀顎按照朝儀去向他表示祝賀。荀顓對王祥說:“晉王是國之宰相,地位尊貴,今日我們見他時應當下拜。”王祥迴應說:“晉王是魏的宰相,我們是魏的三公,公與王上朝時同班而列,哪有天子的三公動輒向人下拜的道理?這樣會損害魏的威望,也將有損晉王的品德。君子愛護一個人應按禮行事,我不會拜他。”見到司馬炎時,荀頡立即屈膝下拜,而王祥說到做到,只是做了一個長揖。司馬炎不僅沒有責怪他,還滿懷敬意地說:“今天才知道您是多麼看重我啊!

當司馬炎強迫魏元帝曹奐禪位、自己登基以晉代魏的時候,王祥又一次表現出了他忠貞無畏的高風亮節。儘管晉武帝司馬炎和曹髦一樣對王祥特別敬重,但王祥還是以年老體弱為由,多次請求讓位退休。晉武王竭力挽留,王祥依舊不為所動,堅持要辭官隱退,武帝最終拗不過王祥,只得頒下聖旨同意他以一等爵位睢陵公的身份退隱,並且同時享有和三公一樣的地位、和以前一樣的俸祿

王祥:不僅是個“臥冰求鯉”的孝子,他還是魏王朝的“一代明臣”

王祥毫無疑問是忠於曹魏王朝的一代名臣,可是,史書卻跟他開了個大大的玩笑——《三國志》的魏國部分並沒有他的傳記,而《晉書》中卻有他的一席之地,之所以如此,應該是因為王祥的子孫後人在有晉一代無比發達,榮耀無雙——大家熟知的王謝風流中的王氏家族的開山鼻祖就是王祥,也就是說,東晉王朝的開國第一勳臣王導、古今第一大書法家王羲之身上都流著和王祥一脈相承的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