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從御史到巡撫,明朝于謙為何被火速提拔成為封疆大吏

宣德五年(1430)九月,監察御史于謙接到了調令,吏部任命他為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兩省。

這一年,他33歲,古人云“三十而立”,這正是建功立業的年紀。

可是,監察御史只是一個正七品的官職,而兵部右侍郎官秩正三品,可以說,這樣的升遷速度,堪比坐了火箭。

那麼,于謙因何被命運之神眷顧,突然之間成為封疆大吏的呢?

從御史到巡撫,明朝于謙為何被火速提拔成為封疆大吏

上圖_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

首要原因是于謙在皇帝面前留了個好印象。

說起來,于謙能被任命為巡撫,還是得到了皇帝的賞識。明宣宗“乃手書謙名授吏部”,聖旨直接下到吏部:這個人我要用,你們趕緊提拔。

宣德初年,于謙被授予御史一職,有一次奏對,于謙吐字清楚,聲音洪亮,條理清晰,態度不卑不亢,這給剛剛即位的明宣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久漢王朱高煦的叛亂被平定,于謙被派過去歷數其罪狀。

這本來就是一個走過場的活,結果於謙超常發揮,憑藉其獨特的氣質和過人的口才把這位王爺給震住了,史載“高煦伏地戰慄,稱萬死”。宣德二年(1427),他又出按(出外巡察)江西,在任上清理積案,懲治豪強,頗受江西民眾的稱頌。“帝知謙可大任”,這才授予他巡撫一職。

從御史到巡撫,明朝于謙為何被火速提拔成為封疆大吏

上圖_ 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即明宣宗

其次是時勢造英雄。

宣德五年是個多事之秋。全國多個省份,如河南、山西、直隸、湖廣等地,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旱災、蝗災,造成了糧食的大面積減產,餓殍遍野,倉廩空虛,流民也漸漸多了起來,長此以往很難不發生民變。

面對如此嚴重的社會問題,明宣宗決定從中央抽調幹吏巡撫地方,賑濟災民,安撫地方,穩定民情。而於謙這樣一個既有能力,又有地方工作經驗的人,自然被列入選派之列。被派出的同時還有趙新、周忱、趙倫等人。

從御史到巡撫,明朝于謙為何被火速提拔成為封疆大吏

上圖_ 顧佐(1376-1446年),字禮卿,太康(今河南)人

還有就是有貴人相助。

當時于謙的上司顧佐是一個相當愛才的人,他對這個年輕的才俊十分欣賞,對他的品性也十分欽佩。這一次顧御史大力舉薦于謙,也是有意提拔于謙。

臨行前,明宣宗下諭給這些巡撫說:“今命爾往總督稅糧,務區劃得宜,使人不勞困,輸不後期。尤須撫卹人民,扶植良善……爾須公正廉潔,勤謹詳明,夙夜無懈,毋暴毋刻,庶副朕委任之重。欽哉。”公正廉明,夙夜不懈,這成為了未來十八年于謙在晉豫兩地的行事原則。

從御史到巡撫,明朝于謙為何被火速提拔成為封疆大吏

上圖_ 《到澤州》于謙手跡

當巡撫,都要幹些什麼

巡撫雖然看著風光,但是並不輕鬆。

要知道,于謙可是“奉命於危難之間”,當時的河南與山西人民,被旱災、洪災以及蝗災折磨著,普通百姓生活無以為繼。他得擔負起濟困和賑災的重任。

因為身兼兩地的巡撫,所以于謙不得不在山西和河南兩地來回奔波。這就需要翻越太行山。太行山海拔高,地勢險,不時還有猛獸和強盜出沒。因此,翻越太行山是一件苦差事。

他曾在詩中自嘲說:“馬足車塵不暫閒,一年兩度太行山。”(《登太行思親》)一般來說,冬春之際山西天氣寒冷,容易缺糧,這時他就在太原辦公。而夏秋之際雨水較多,黃河容易氾濫,這時候他就會在河南開封辦公。

從御史到巡撫,明朝于謙為何被火速提拔成為封疆大吏

上圖_ 于謙故居

在於謙擔任晉豫巡撫期間,兩地發生旱災的年份竟多達十次:宣德八年(1433),正統元年(1436),正統二年(1437),正統四年(1439),正統五年(1440),正統六年(1441),正統七年(1442),正統九年(1444),正統十年(1445),正統十一年(1446)。

下雨這種事,完全是看天意。束手無策的于謙,只能寄希望於神靈——祈雨。為此他還做了充足的準備:齋戒,戒酒,以表示自己的誠心。

有一次河南大旱,他親自祈雨。結果非但沒有求下來,還發生了蝗災。于謙也很執著,領著下屬又求了一次,還專門寫了一篇《祈雨丹誠文》。在山西,他也曾多次率眾去太原的晉祠、烈石祠、城隍廟等地祈雨。

與旱災並存的就是蝗災。每逢大旱之時,就有大批次的蝗蟲出沒。宣德九年(1434)尤為嚴重。他有一首詩,描述過蝗災過後農村的破敗景象:

荒村

村落甚荒涼,年年苦旱蝗。老翁傭納債,稚子賣輸糧。

壁破風生屋,梁頹月墮床。那知牧民者,不肯報災傷。

牆壁無法阻擋外面的寒風,倒塌的房梁也遮不住苦雨。為了還債,老翁不得不出去做工,小孩子也成為了交易的商品。比天災更嚴重的是人禍,官員為了自己的政績和前途,欺上瞞下,將災情都壓了下來,苦的卻是普通百姓。

從御史到巡撫,明朝于謙為何被火速提拔成為封疆大吏

上圖_ 于謙祠內的于謙夫婦畫像

好在於謙是一個負責任的父母官。他不僅親自率眾到地裡捉蝗蟲,還上疏免去了十分之四的農業稅,減輕了人民的負擔。

洪災則主要集中在河南的黃河沿岸。比如宣德六年(1431),黃河水暴漲,開封有八縣被淹;正統元年(1436)河南暴雨,黃河氾濫,開封、彰德、河南、懷慶、衛輝五府被淹;正統十年(1445)夏,有十四個州縣久雨決河,無數房屋、田產、牲畜被淹,財產損失無數。

在這種情況下,于謙發揚了務實的精神,親自上陣治理河道。每逢水患嚴重,他到重災區巡視河岸。農閒時率領當地軍民修堤築壩,並且栽樹固堤。每隔五里設定一個崗亭,負責巡視河堤。如遇損毀立即修補。他在開封城郊修築了一隻鎮河犀牛,並提筆寫下《鎮河犀牛銘》刻在犀背,表達了希望黃河歲歲安瀾的美好願景。

從御史到巡撫,明朝于謙為何被火速提拔成為封疆大吏

上圖_ 鎮河鐵犀,為明朝河南巡撫于謙為鎮降黃河洪水災害而建

在任期間,于謙主張輕徭薄賦,以養民力。他曾多次上疏,請求免去或減輕受災縣份的徭役和賦稅。有時乾脆直接用充軍的糧米賑濟災民。為了平抑糧價,防止糧商災年囤積居奇,他積極推行平糶制度,設立預備倉,後來有設立了“義倉”和“平倉”,在豐年屯好糧食以備不時之需,甚至乾脆捐薪買糧,賑濟災民。針對災荒過後的瘟疫,他開辦藥局,免費施藥,並且在路旁鑿井,讓百姓吃上乾淨的水。

值得一提的是,于謙在此時已經具備了十分成熟的戰略眼光。早在正統初年,他就意識到瓦剌的威脅,於是積極整頓軍務,訓練兵馬,修築城牆,並在正統元年(1436)、正統三年(1438)多次上疏陳言邊務事。這也引起了朝中部分官員的青睞。刑部尚書魏源就曾建議調任於謙鎮守宣化、大同,雖被駁回,但于謙的軍事才能可見一斑。

從御史到巡撫,明朝于謙為何被火速提拔成為封疆大吏

上圖_ 北京保衛戰地圖

經過這些洗練,他完成了從文人到實幹家的蛻變。他的倫理道德觀念不再建立在虛無縹緲的文字上面,而是真正做到了“民本思想”的知行合一。當他以兵部尚書的身份指揮北京保衛戰的時候,最先想到的不是紫禁城裡的朱家子孫的權力延續,而是千萬黎民的福禍安危。于謙不是一個迂腐的書生,而是一個真正的英雄。

作者:東海居士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風孰與高 于謙傳》 《明史》 《于謙集》 《明史紀事本末》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