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清朝書法結字理論,真書法寫上乘書論

申明:本文由清雅閣書畫原創首發頭條,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

當代書法創作及藝術風格簡述:

當代書法取法和批評觀念的多元化,給藝術創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和自由度,給書壇帶來了一系列新的面貌和風氣。

但是多元化不代表標準和尺度的喪失,當多元到“怎麼搞都行”,標準過於寬泛和相對化時,我們有可能失去基本的價值判斷,書法家不僅無法確立自己的身份,書法作為藝術或審美文化重要載體的功能也將喪失。

書法家稱號如同沒有門檻的野雞大學的“濫文憑”,書法家協會將變成權力、商業和利益的交換場所,書法大賽和展覽不過是皇帝們展示新衣的舞臺。

創新的寫作筆法,就是以新的書寫方式來重組文字結構,書寫技術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打破與突破原來的傳統書寫技巧,根據自己想象的字形美學觀點,對文字進行再創造。

無論怎麼創新,都離不開構成文字的基本要素,也就是離不開文字的表達美和視覺美,透過流動的線條,在保留傳統的視覺美的前提下進行重組文字結構和書寫順序去創新,才能體現書法藝術的魅力,既有傳統特色,又有創新的地方,所產生的書法藝術效果。

在創作上,書法和音樂都講究對稱和呼應、節奏和旋律。

書法的點畫線條,形態上有起有伏、有收有放,力度上有強有弱、有剛有柔,速度上有急有緩、有斷有續,感情上有緊張有鬆弛、有高潮有低潮,完全與音樂相同。

音樂中有休止,樂段與樂段之間有間歇,書法作品也是如此

。它透過字裡行間的布白和筆畫上的斷續,來達到這種休止和間歇

。毋庸置疑,一幅用筆抑揚頓挫、用墨淋漓生動、點畫結體和諧的美好“書法音樂”,自然會令人百讀不厭、回味無窮。

書法藝術欣賞的確是不容易把握的事,但是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透過不斷總結,逐步形成了共同的認識,還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因為書法藝術欣賞就是透過欣賞這一手段獲得一種美的感受,稱之為美感。

書作介紹:

愛新覺羅·永瑆

(1752年3月22日-1823年5月10日),號

少廠

,一號

鏡泉

,別號

詒晉齋主人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第十一子,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異母兄。

乾隆十七年(1752)二月初七辰時出生,生母淑嘉皇貴妃金佳氏,封和碩成親王,嫡福晉為富察氏,大學士傅恆之女,嫡母孝賢純皇后親侄女。嘉慶四年(1799年),在軍機處行走,親王總領軍機自永瑆始,總理戶部三庫。二十四年(1819年),以永瑆年老多病,罷黜一切差使,毋庸在內廷行走。道光三年三月三十日午時薨,年七十二,諡曰哲,是為成哲親王。

楷書的地位及書法創作中書法家的理論修養:

在書法史上的特殊地位在於楷書藝術上的承上啟下

。魏晉楷書,不僅隸味十足,還更多是小楷,南北朝碑刻對中楷與大楷都進行了深入的探求與嘗試,為後來唐代楷書的立法作了充分的準備。楷書擺脫了隸書“做作”走向了“自然”,

但楷書也應該有自身的法則與規範,南北朝正是處於規則的摸索之中,它的切入點是“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

書家有必要加強理論修養,更要涵養文化底蘊。

有經典書論的指導,才能較快提高書法的技能技巧,甚或是改變自己的書法風格或創作方向。

理論一旦掌握在具有藝術感悟力的書家手中,便可以煥發出巨大的創作能量。

理論創作兼擅的書家,往往表現出強烈的主體意識和歷史責任感,理論素養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書家的超人識見與審美觀念。